垃圾分类新时尚,杨浦这一案例榜上提名

发布时间:2025-05-21 23:43

垃圾分类:时尚穿搭也可以融入环保元素,提倡垃圾分类。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日常生活摄影# #时尚穿搭推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已有三年多的时间。在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指导下,上海市资源利用和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上海市绿化和市容宣传教育中心组织在全市范围内以“垃圾分类新时尚、绿色低碳新生活”主题,开展案例征集活动,总结社会各界在践行垃圾分类、低碳发展、绿色引领等实践中的“上海模式”。

来自上海市杨浦区控江中学的

废弃物再生设计行动案例

《可回收废弃塑料的艺术再生》

就荣登二十佳“新时尚”

示范行动案例榜单

随着全球塑料循环体系的变革升级,提高塑料的回收利用率不仅可以减少塑料在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还可以解决废塑料潜在的生态环境危害。在强调“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大背景下,控江中学的市级创新实验室文创中心聚焦“塑料污染”这一全球化的问题,结合垃圾分类理念,围绕塑料废弃物治理和再造议题展开,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模式和绿色可持续的设计态度。

通过讲解设计思维、调研方法、杨浦滨江沿线改造、皂梦空间与白七咖啡馆参观介绍,由控江中学高中生与控江教育集团上海市辽阳中学的初中生组成跨学段小组进行实践,将废弃塑料包装、咖啡杯、饮用水瓶、废弃日用塑料瓶等制作的艺术装置。

这些废弃物再生设计变成了关注环保与社会问题的装置艺术、可穿戴的废弃塑料装饰、带有跨学科属性的模型等,探索一条废塑料循环化、低碳化、艺术化、低技术门槛的适合学生与公众的新塑料循环路线,打造以“废弃物再生”为核心理念的美育劳育结合的课程。课程贯穿一个学期的选修课程,目前已开设了三学期。

通过认知、行走、实践,让学生参与整个资源回收及利用过程,激发社会参与。对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进行深入思考,提升学生分类和回收意识。

废弃物资再生设计实践,激发反思生活的习惯、改善快消生活、践行垃圾分类的方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模式和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态度。滨江行走增强人文底蕴,促使学生理解城市更新的宗旨与目的,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传承的重要性,城市更新对于旧城区的意义所在以及杨浦滨江演变与城市发展、产业格局变化、文化背景的关联性。

在此项课程实践中,共有十项有关可持续发展艺术实践创意落地,其中包含杨浦滨江白七一次性咖啡杯氛围灯设计、可穿戴的废弃塑料古风首饰与云肩设计、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仙人掌丛林大型装置设计、老年人用药安全设计等等。

学生的作品在控江高中文创中心作公开项目路演,并在2022年1月在杨浦公园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为期15天的公众展出。此课程的实践与梳理被国家优秀科普期刊《中学科技》杂志刊登,实现了跨学科课程项目化学习引入必修课堂的一次尝试与学生项目化成果展示。

文字:王歆瑜

编辑:张天一

网址:垃圾分类新时尚,杨浦这一案例榜上提名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08443

相关内容

杨浦区生活垃圾分类2.0模式创建工作启动,提升社区宜居品质和居民幸福感
垃圾分类优秀案例
黄浦区联合支付宝创新垃圾分类新模式 “一键上门”回收垃圾
【垃圾分类小创新】垃圾分类新风尚 开启生活新时尚
当生活垃圾分类向2.0模式迈进,阿姨爷叔,你们准备好了吗?
科技赋能、惠民回收!浦东垃圾分类工作出新招
再生资源艺术作品竟和垃圾分类有关?来看这场“花Young艺术展”
沪尚回收公共服务平台上线,推动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
推广“沪尚回收”可回收物公共服务平台,浦东垃圾分类再上新台阶
垃圾分类成为城市新“时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