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中的中医智慧

发布时间:2025-05-22 10:08

《中医养生饮食智慧》- 结合中医理论的饮食保健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健康饮食指南#

人民政协报记者 陈晶

在健康意识日益提升的当下,中医养生理念愈发深入人心。近日,国家中医药局召开了“饮食中的中医养生”专题发布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凭借其多年在食疗营养领域的深厚积淀,为大家带来了实用且易懂的中医养生饮食知识。

冬病夏治,饮食先行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效果显著的疗法。”王宜介绍,“冬病”指的是那些好发于冬季,或者在冬季病情会加重的疾病,像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还有中医所说的脾胃虚寒等病症。而“夏治”,则是趁夏季这些疾病症状有所缓解时,进行辨证施治,以此预防冬病复发,减轻疾病症状。从中医理论来讲,“春夏养阳”“长夏胜冬”,体现了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性。夏季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扩张,利于药物吸收。此时治疗寒性疾病,能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

“在饮食方面,夏季虽热,但人体阳气浮于外,内里相对虚寒,可适当食用温热性食物,如羊肉、桂圆、韭菜、生姜等,以此温补阳气;同时,夏季暑热易伤脾胃,应注重健脾利湿,多吃薏米、白扁豆、红豆等食物,维持脾胃正常运化功能;天气炎热出汗多,还需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多选择水分充足、维生素丰富的果蔬类食品。”王宜提醒,一定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体质施膳,选择合适的饮食调养方式。

药食同源,合理应用

如今,中药饮品、中药冰淇淋、中药面包、中药月饼等中药食品不断走红。王宜表示,这类食品在专业范畴里被称为药食同源或食药同源的膳品。应用这类膳品时,要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药食两用物质的范围,运用“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中医原则,充分发挥其调理价值。

王宜举例说,在夏季,人们喜欢开低温空调、吃寒凉食物,易造成“人造风寒”,此时可用生姜、紫苏叶、葱白煮水做代茶饮;脾胃虚弱导致胃口不好、积食、肚子胀,可选用山药、麦芽、山楂等健脾益气的食材;小孩吃肉过多,提前煮些麦芽山楂饮,能消食、健脾,预防积食;吃了过多冰冷食物、饮料导致拉肚子、肚子不舒服,可用陈皮、生姜煮水来温中祛寒;心火肝火旺盛,小孩出现烦躁、情绪不好、睡觉不安,尤其在季节变化时,可用麦芽平肝疏肝,搭配灯芯花、莲子心等煮水或煮汤饮用。

食养助眠,好梦常伴

如今,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睡眠质量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睡眠是人体修复精力与体力的关键生理过程,当大脑皮质受精神紧张、疾病等因素干扰,正常抑制过程被打破,失眠问题便随之而来。”针对这一困扰众多人的难题,王宜从食疗角度出发,分享了科学的饮食建议与实用药膳配方。

王宜介绍,改善睡眠的核心在于运用具有安定神志作用的食材与药食两用物质,通过日常饮食调理心神。在日常饮食中,首先应保持食物多样化,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减轻肠胃负担,避免因消化不良影响睡眠;其次,可适当增加百合、莲子、桂圆等具有补心安神功效的食材摄入,从饮食源头滋养心神;此外,晚餐要注意节制,避免吃得过饱或过晚,睡前更不宜进食或大量饮水,防止肠胃不适及夜尿频繁干扰睡眠。

基于多年临床经验,王宜推荐了三款简单有效的安神药膳:

酸枣仁黄芪小米粥:精选酸枣仁、黄芪与小米,先将酸枣仁、黄芪煮汁,再取汤汁熬煮小米。此粥尤其适合晚餐食用,对于心气虚导致的健忘失眠有显著改善效果。黄芪补气升阳,酸枣仁宁心安神,搭配健脾和胃的小米,三者协同,为疲惫的身心注入安定力量。

莲子瘦肉汤:以瘦猪肉与莲子肉为主要原料,将猪肉切片或切丁,与莲子一同炖煮,调味后于晚餐享用。这道汤适合失眠且伴有气短乏力的人群,莲子养心安神,瘦肉滋阴润燥、补气养血,一碗热汤下肚,既补充营养,又能安抚躁动的心神。

胡桃肉黑芝麻粉:将胡桃肉与黑芝麻炒熟研碎,可根据个人口味调味,每日食用一汤勺,对心悸失眠有良好调理作用。黑芝麻补肝肾、益精血,胡桃肉补肾固精、温肺定喘,二者搭配,既能安神助眠,又能为身体补充营养,是日常调理的便捷之选。

网址:饮食中的中医智慧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09467

相关内容

四季食饮中的中医智慧
一日三餐、四季食饮中的中医智慧
中医食疗的防病智慧
衣食住行的中医养生智慧阅读随笔.docx
养生之道:中医养生的智慧
中医药膳:传统中医与现代饮食的结合
从饮食文化看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中医饮食/中医饮食营养学的概念和内容
鹰眼智慧中医:科技传承中医智慧 谱写健康管理新篇章
《衣食住行的中医养生智慧》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