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级非遗到日常穿搭:六旬传承人让蒙古族服饰焕发“新时尚”

发布时间:2025-05-22 18:38

分享时尚穿搭技巧:从日常服饰搭配到节日装扮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品质生活点滴# #时尚生活#

蒙古族服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娜仁其其格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任磊

  “孩子爱出汗,帽子要轻薄透气,衣服的花纹要传统的‘夏格拉绣’”5月18日,在肃北县蒙古族服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娜仁其其格的工作室内,牧民刘丽青正在为儿子“定制”传统肃北蒙古族服饰。这件融入现代审美的民族服装,将成为孩子节日活动和校园生活中的“文化名片”。

  如今的肃北蒙古族服饰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元素。正在挑选布料的刘丽青说:“面料更舒适了,款式更时尚了,连刺绣花样都多了新选择。年轻人上班、上学都能穿,孩子们也喜欢。”

娜仁其其格正在为小朋友制作传统肃北蒙古族服饰

  酒泉市肃北县是甘肃唯一以蒙古族为聚居区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由于常年生活在雪山下,因此也被称为雪山蒙古族。

  作为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肃北蒙古族服饰以“三长”特征闻名——长坎肩、长辫套、高顶长缨帽不仅承载着游牧民族的审美情趣,更蕴含着适应严寒气候的生活智慧。66岁的娜仁其其格是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她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让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我8岁起跟随祖母学习传统服饰制作,在家里放牧的时候就干一些刺绣、裁剪的活。”这位没进过学堂的“绣娘”走遍草原拜访老裁缝,自学现代裁剪技术,搜集蒙古族旧服饰,将厚重的传统服饰改良为轻便时尚的日常装束。 

肃北蒙古族服饰

  走进娜仁其其格的工作室,仿佛翻开了一部立体化的民族服饰史。传统婚礼服、现代演出服、改良新式袍依次陈列,不同年龄段的服饰与各种材质配饰相映成趣。工作台上则堆叠着融合民族元素的设计稿,传统与现代在此完美交融。

  在娜仁其其格努力下,文化传承的方式正在改写。她打破家族传承模式,编写教材开设培训班,已培养出多名各级传承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组织陪读妈妈们学习刺绣技艺,并代为销售作品,在普及传统手艺的同时,又为当地妇女开辟了增收渠道。“要让民族技艺真正活起来,就必须让更多人成为传承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娜仁其其格抚摸着绣片说。 

5月18日晚,2025年肃北雪域“村BA”球王争霸赛开幕式前夕,娜仁其其格正细心地为队友整理传统肃北蒙古族服饰。

  有人质疑:“肃北蒙古族人口少,做这行能养活自己吗?”娜仁其其格笑着回应:“民族文化传承不在于市场大小。”肃北蒙古族服饰不仅早早列入国家级非遗,更因创新设计赢得年轻人青睐。如今在街头巷尾、校园机关,改良版的蒙古族服饰已成为日常风景——传统纹样遇上现代剪裁,让非遗真正融入了人们生活中。

5月18日晚,在2025年肃北雪域“村BA”球王争霸赛开幕式上,一场精彩的民族服饰秀惊艳亮相。

  现年66岁的娜仁其其格岁月在她身上刻下了工匠的印记——由于常年埋头制作蒙古族服饰,腰背已出现变形,眼睛近视。对她而言,肃北蒙古族服饰早已超越衣物本身,成为一个民族的“活态史书”。她说:“我这辈子就做了这一件事,我已经老了,现在最要紧的,就是通过文字完整地将肃北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保留下来,在后人的手中传承壮大。”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2025-05-21广西横州:小小茉莉花撬动百亿大产业 2025-05-20陇拍客|浪漫520!甘肃百对职工集体婚礼在平凉举行 2025-05-20“金融活水润八桂 活力乡村展宏图”全国重点网络媒体云观广西采风活动启动 2025-05-20甘肃省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网址:从国家级非遗到日常穿搭:六旬传承人让蒙古族服饰焕发“新时尚”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10204

相关内容

蒙古族服饰文化与时尚的一次激情碰撞
代表委员谈非遗传承、话创新发展:让古董“活起来” 非遗“火起来”
从日常生活到顶级时尚圈,汉服渐成潮流:中华传统服饰何以正青春
让非遗焕新:千年舟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话文化传承
让濒危技艺重新焕发生机:内蒙古手工匠艺的现代传承
从服装到家居再到日常生活——传承创新,“新中式”火爆出圈
让非遗“牵手”生活,让传统“走进”日常
寻找尚古斋:薪火相传 重焕光彩(非遗)
“非遗+”焕新“出圈” 激发文化传承新活力
“老非遗”持续“减龄”焕新生 传承与创新激活新质消费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