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卷 八年级科学
浙江杭州西湖游船赏月,品味江南诗意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休闲度假胜地#
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卷 八年级科学
1.(2025八上·德清期末)漫画《节水曲》反映了( )
A.工业节水 B.农业节水 C.生活节水 D.浪费水资源
【答案】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展示的信息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洗衣服的水可以拖地,而清洗拖把的水可以冲洗厕所,那么属于生活节水,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2025八上·德清期末)台风是我县夏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下列自然灾害与台风带来的强降水无关的是( )
A.寒潮 B.泥石流 C.山体滑坡 D.洪涝灾害
【答案】A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解答】 台风是一个强烈的热带气旋。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造成房屋倒塌,损害庄稼,引发洪涝灾害;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等。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区,会引起山体坍塌、泥石流等。寒潮不是台风带来的灾害。
故选A。
3.(2025八上·德清期末)如图所示,用烧瓶、去壳鹌鹑蛋、热毛巾等材料做瓶吞蛋实验时,将烧瓶口依次向右、向下、向左放置,发现鹌鹑蛋一直向烧瓶底部运动。下列对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假设: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探究结论:大气沿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D.探究目的:研究大气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 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该探究的各环节应该围绕大气压存在进行探究,该实验并不能测量大气压的大小。
【解答】 该实验是探究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因此针对该实验可以提出问题为大气压向各个方向有压强吗?假设:大气向各个方向有压强;目的是探究大气压向各个方向是否有压强;结论:大气压向各个方向有压强;
故B符合题意,而A、C、D错误。
故选B。
4.(2025八上·德清期末)某山区设立了四个降水测量站,其中测得年降水量数据最大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答案】B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 降水的类型主要分为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和台风雨。
【解答】 图示中显示的是地形雨的形成:暖湿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受地形的影响,气温降低,在迎风坡上成云降雨;而到了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已凝结,形成了雨影区。结合图示,②处于山地的迎风坡处,降水最多。
故选B。
5.(2025八上·德清期末)在室温下,100克的水中加入50克的蔗糖,充分搅拌溶解后,仍有部分蔗糖未溶解,则溶液的总质量为( )
A.等于150克 B.等于50克
C.小于50克 D.大于100克, 小于150克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根据题目描述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 100克的水中加入50克的蔗糖,充分搅拌溶解后,仍有部分蔗糖未溶解,
则溶剂质量为100g,溶质质量小于50g,
根据“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可知,溶液的质量大于100g,小于150g。
故选D。
6.(2025八上·德清期末)下列植物感应性现象中,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
A.捕蝇草捕食昆虫
B.含羞草的小叶合拢
C.根向着地心方向生长
D.郁金香的花在升温时开放,在降温时闭合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1)植物向性运动是指在刺激方向和诱导所产生运动的方向之间有固定关系的运动;依外界因素的不同,向性运动主要包括向光性、向重力性、向肥性、向化性、向触性和向水性等。
(2)植物的感性运动是指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生理机制的引起的运动,但运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
【解答】 ABD.“含羞草的小叶受到触碰后合拢”“捕蝇草遇到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番红花的花在温度升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都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都属于感性运动,故A、B、D不符合题意。
C.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属于向性运动,与重力有关,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7.(2025八上·德清期末)小清学习了电解水的实验后,用干电池、导线连接两枚大头针,插入吸饱水的生物球(也称水精灵、水宝宝,吸水后膨胀)内, 自制了微型电解水装置(如图),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流程快
B.装置简便材料易得
C.电池正极相连大头针处产生气泡更大
D.生物球凸透镜效果可放大现象,观察效果佳
【答案】C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将题目描述的方法与实验室水电解实验进行比较,进而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 用干电池、导线连接两枚大头针,插入吸饱水的生物球内, 自制了微型电解水装置 ,与实验室水电解的方法相比,实验流程快,装置材料简单易得,且生物球凸透镜效果可放大现象,观察效果佳,故A、B、D正确不合题意;
电池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而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则负极产生的气泡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8.(2025八上·德清期末)下列关于蜘蛛结网和小狗算数这两种动物行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前者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本能
B.小狗比蜘蛛高等,学习能力更强
C.小狗算数是后天学习行为,与遗传无关
D.这两类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C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解析】【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 A.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动物越高等,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越强,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小狗算数是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不是与遗传因素无关,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学习行为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因此都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9.(2025八上·德清期末)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强烈的积雨云中,云层与空气摩擦使云层下方积聚大量负电荷至一定程度时会向地面等放电。下列有关雷电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云层与空气摩擦,创造了新的电荷
B.云层与空气摩擦,电荷发生了转移
C.积雨云下方内部大量负电荷之间表现为相互吸引.
D.积雨云向地面放电时,电流方向为云层流向大地
【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
【解析】【分析】AB.根据摩擦起电的本质判断;
C.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D.电流方向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解答】AB.云层与空气摩擦,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受创造了新电荷,故A错误,B正确;
C. 积雨云下方内部大量负电荷之间表现为相互排斥,故C错误;
D. 积雨云向地面放电时,电流方向为云大地流向云层,故D错误。
故选B。
10.(2025八上·德清期末)在2024年夏季,贝碧嘉、康妮等台风多次登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造成部分地区持续强降水等极端天气,甚至引发洪水。台风过境以及洪水分别对应水循环中的环节正确的是( )
A.②蒸发;③水汽输送 B.③水汽输送;④植物蒸腾
C.③水汽输送;⑤地表径流 D.①降水;⑥地下径流
【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包括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台风过境可以带来大量的水汽,属于水汽输送环节。而洪水在地表流动,相当于地表径流环节,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1.(2025八上·德清期末)借助思维导图能构建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体系,与思维导图中甲、乙、丙、丁关系一致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脑 大脑 小脑 脑干
B 植物激素 生长激素 脱落酸 赤霉素
C 中枢神经 脑 大脑皮层 听觉神经
D 反射 杯弓蛇影 望梅止渴 向光性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植物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对各个选项中概念进行分析,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再与图片展示的关系比较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甲包括乙、丙和丁,且乙、丙和丁为并列关系。
A.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且大脑、小脑和脑干为并列关系,故A符合题意;
B.植物激素和生长激素为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B不合题意;
C.中枢神经好脑为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C不合题意;
D.向光性与杯弓蛇影、望梅止渴不是并列关系,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2.(2025八上·德清期末)学习了“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后,知道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三种分散状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B.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不一定是混合物
C.75%的酒精溶液,由于酒精的含量多,因此溶剂是酒精
D.悬浊液和乳浊液不稳定,静置后分层,总是质量大的在下层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A.根据溶液的特点判断;
B.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
C.由水和酒精组成的溶液,水为溶剂;
D.密度的物质在下面,密度小的在上面。
【解答】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故A正确;
B.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都由液体和另外的物质组成,为混合物,故B错误;
C.75%的酒精溶液,水为溶剂,酒精为溶质,故C错误;
D.悬浊液和乳浊液不稳定,静置后分层,总是密度大的在下层,故D错误。
故选A。
13.(2025八上·德清期末)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于01 时24分乘坐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着陆。飞船返回时经过的大气层层次顺序依次是( )
A.暖层一中间层一对流层一平流层
B.暖层一平流层一中间层一对流层
C.中间层一暖层一平流层一对流层
D.暖层一中间层一平流层一对流层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层分层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从地面向上,大气层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暖层,则飞船返回时从高空向下,那么依次经过暖层一中间层一平流层一对流层,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4.(2025八上·德清期末)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的电压是2.5伏,通过的电流为0.2安。现有一个电压为7.5伏的电源和一捆标有“2.5欧/厘米”的电阻线。应如何利用这捆电阻线才能保证小灯泡正常发光( )
A.并联一段15厘米长的电阻线 B.串联一段15厘米长的电阻线
C.并联一段 10厘米长的电阻线 D.串联一段 10厘米长的电阻线
【答案】D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小于电源的电压,要使灯泡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电阻分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建立等式即可求出电阻的阻值,再根据“2.5Ω/cm”求出电阻线的长度。
【解答】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5V,要使其接到7.5V的电源上正常发光,则应串联一个电阻分压,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电阻两端的电压UR=U-UL=7.5V-2.5V=5V,
则串联电阻线的电阻:;
解得:R=25Ω,
已知电阻线的规格为“2.5Ω/cm”,
则串联电阻线的长度:。
故选D。
15.(2025八上·德清期末)如图,将一个苹果和橙子放入水中,苹果漂浮,橙子下沉至底部。若苹果的质量、体积和受到的浮力为m1、V1和F1,橙子的质量、体积和受到的浮力为m2、V2和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则F1一定小于F2 B.若 则F1一定大于F2
C.若 则F1可能大于F2 D.若V1>V2, 则F1一定大于 F2
【答案】B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浮沉条件分别判断出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即可比较;
(2)根据物体所处状态判断出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判断浮力大小。
【解答】 (1)由于苹果漂浮,橙子沉底,则根据浮沉条件可知:
则F1=G1=m1g,G2=m2g>F2,
A.若m1>m2,则F1>F2,故A错误;
B.若m1=m2,则F1>F2,故B正确;
(2)由于苹果漂浮,橙子沉底,则:V排1<V1,V排2=V2,
由于都是浸在水中,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
C.若V1=V2,因苹果有一部分露出水面,所以V排1<V排2,则F1<F2,故C错误;
D.若V1>V2,则V排1与V排2的大小不能比较,所以F1不一定大于F2,故D错误。
故选B。
16.(2025八上·德清期末)华为 Mate XT非凡大师三折叠屏手机搭载了麒麟9010处理器。这款处理器由华为自主研发,具有较高的性能和能效比,制造处理器的主要材料是单晶硅,硅属于 (选填“导体”、“绝缘体”或“半导体”)。芯片上同时存在能导电的各种金属材料,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其内部存在大量 。
【答案】半导体;自由电子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半导体和超导体
【解析】【分析】(1)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特点和应用解答;
(2)导体能够导电是因为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制造处理器的主要材料是单晶硅,硅属于半导体。
(2)芯片上同时存在能导电的各种金属材料,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其内部存在大量自由电子。
17.(2025八上·德清期末)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是学习科学的好材料,小德学习了风和降水等知识后,将矿泉水瓶和纸飞机改造成了实验工具。
(1)将一大一小两个矿泉水瓶(均为圆柱形)制作成一大一小两个简易雨量筒,如图甲所示。某雨天,将它们放在同一地点进行1小时雨水收集,则所测降雨量的关系为A B。(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2)用铅笔顶着能自由转动的纸飞机,放在开启的电风扇前(如图乙所示),发现纸飞机的 (选填“机头”或“机尾”)朝向电扇。
(3)气温是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在气象观测站中通常把气温计放置在 内测量。
【答案】(1)等于
(2)机头
(3)百叶箱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天气的概念;降水
【解析】【分析】 (1)降水量是指一定时间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以mm为单位。
(2) 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3)根据气温的测量方法解答。
【解答】(1) 同一地点和同一时间,降水量应该是相同的,所以将同一品牌一大一小的两个圆柱形饮料瓶制作成A、B两个简易雨量筒,制作方式相同,则某雨天,将它们同时放置在同一地点进行1小时的雨水收集,则所测降雨量的关系为A等于B。
(2) 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纸飞机尖端侧迎风面积小,尾端迎风面积大,等质量的空气流过纸飞机尖端时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流过纸飞机尾端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会发现纸飞机的机头朝着电扇。
(3)气温是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在气象观测站中通常把气温计放置在百叶箱内测量。
18.(2025八上·德清期末)如图,小清把家里景观水池底部的鹅卵石取出清洗,她先将一个空桶漂浮于水面,然后将池底的鹅卵石捞出并放置在桶内,桶仍漂浮在水面上(不考虑捞出过程中带出的水)。
(1)某块鹅卵石在水池底部时,它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重力。
(2)将鹅卵石捞出放入桶内后,桶所受浮力相比原来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水池内水面高度相比原来 (选填“升高”、 “下降”或“不变”)。
【答案】(1)小于
(2)变大;升高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物体下沉时,所受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2)①根据浮沉条件分析出鹅卵石前、后所受浮力的关系;
②根据F浮=ρ液gV排知排开水体积的变化,进而判断出水池水面高度的变化。
【解答】 (1)某块鹅卵石在水池底部时,它处于下沉状态,即它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
(2)①鹅卵石捞出前沉底,浮力小于重力,即F浮1<G,将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鹅卵石与小桶都处于漂浮状态,此时鹅卵石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2=G,所以F浮1<F浮2,即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鹅卵石的浮力变大;
②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鹅卵石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则水池水面高度与鹅卵石未捞出时相比会上升。
19.(2025八上·德清期末)如图甲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A1所选择量程为 安,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 安,干路的电流为 安。
【答案】0-0.6(或 0.6);1.2;0.9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比较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大小,根据乙图分别读出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并完成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甲图可知,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灯泡L1的电流,电流表A2测总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可知,A1的示数小于A2的示数;
则A1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
A2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示数为1.2A;
则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0.3A,干路电流为1.2A;
那么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I2=I总-I1=1.2A-0.3A=0.9A。
20.(2025八上·德清期末)电池技术的发展正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日趋成熟。
(1)如图甲是某电动汽车的一个电池组,它由多个单体电池组成,每个单体电池的电压为4伏,整个电池组电压为60伏,该电池组应由 个单体电池 联组成。
(2)如图乙为某国产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内燃机也可以给汽车蓄电池充电,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填电路元件名称)。
【答案】(1)15;串
(2)用电器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U总=nU分析解答;
(2)用电器消耗电能,电源提供电能。
【解答】(1)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因此电池串联可以增大电源电压,那么串联的电池个数为:;
(2) 在行驶过程中内燃机也可以给汽车蓄电池充电,充电时蓄电池消耗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
21.(2025八上·德清期末)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图中T—E——N——F——A途径表示 过程(选填“激素调节”或“神经调节”) 。
(2)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小时内都处于39.5摄氏度,若A、B、C、D都表示热量,则此人的A+B C+D; 经用药, 病人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在恢复过程中A+B C+D(均选填“>”、 “<”或“=” ) 。
【答案】(1)神经调节
(2)=;<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1)根据T-E-N-F-A构成一个反射弧解答;
(2)产热等于散热,则体温恒定;产热小于散热,则体温减低;否则,体温升高。
【解答】 (1)图中T-E-N-F-A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说明该过程是神经调节,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3)据图可知,骨骼肌和内脏是产热器官,皮肤是散热器官,某人24h内都处于39.5℃,体温不变,说明产热和散热相等,即A+B=C+D;
后经用药,此病人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即产热小于散热,即A+B22.(2025八上·德清期末)你见过冬天能自热,夏天能自冷的罐装饮料吗 如图是一款有自冷功能的饮料罐。
(1)自冷饮料在炎热的夏天解渴,其罐底的固体是 (选填“氢氧化钠”或“硝酸铵”)。
(2)根据罐体设计,你认为该自冷饮料使用旋钮后应 (选填“正方”或“倒放”)。
(3)当我们喝碳酸饮料(含二氧化碳)后,经常出现打嗝现象,因为气体的溶解度要随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1)硝酸铵
(2)倒放
(3)减小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1)根据物质溶于水的温度变化来分析;
(2)根据倒置加快对流,从而使降温加快分析;
(3)根据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 (1) 自冷饮料在炎热的夏天解渴, 说明加入物质溶解后温度降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则管底的固体是硝酸铵;
(2)倒置后液体形成对流,加快溶解,达到对整瓶饮料最佳的冷却效果,因此饮料应该倒置;
(3)我们在喝饮料后,常出现打嗝现象,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3.(2025八上·德清期末)糖尿病为常见的疾病,影响着人的正常生活。为研究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简称水煮液)对糖尿病是否具有降血糖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选取相同性别、相同月龄、大小相近且 的小鼠30只,随机平均分成A、B、C三组。如图甲,向B组和C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其目的是为了减少 的分泌。
(2)向C组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水煮液,B组“ ”处应注射 。
(3)研究人员最终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如图乙,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健康;胰岛素
(2)10mL 生理盐水
(3)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具有降糖作用,但无法降至正常水平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 ①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②根据“ 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 ”分析。
(2)根据对照实验的要求分析;
(3)根据图乙分析水煮液是否对降糖有作用,以及是否能够时血糖恢复正常状态。
【解答】(1)①选取相同性别、相同月龄、大小相近且健康的小鼠30只,随机平均分成A、B、C三组。
②如图甲,向B组和C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胰岛素的分泌。
(2) 向C组注射适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花生根茎水煮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水煮液 ;
(3)研究人员最终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如图乙,得出的结论是: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具有降糖作用,但无法降至正常水平。
24.(2025八上·德清期末)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没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 1643年做了如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距槽中水银面76厘米左右。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
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大气压力支撑水银柱、水银柱上方存在真空,都有支持者和反对者。
(1)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气,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 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 (选填“酒精”或“水”)更容易蒸发,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
(2)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使水银液面下降。帕斯卡利用1米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不同直径的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若在做实验时,外界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则水银液面高度将 76厘米(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
(3)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____(多选)。
A.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
B.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
C.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答案】(1)酒精
(2)相同;高于
(3)C;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酒精比水的蒸发速度快分析;
(2)①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高度有关,与液柱的粗细无关;
②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汞柱产生的压强;
(3)根据自己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判断。
【解答】 (1)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酒精比水容易蒸发;
(2)①大气压能够支持76cm的水银柱,用1m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做实验,结果不同直径的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相同,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
② 若在做实验时,外界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则水银液面高度将高于76cm。
(3)A.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故A错误;
B.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故B错误;
C.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故C正确;
D.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故D正确。
故选CD。
25.(2025八上·德清期末)小清和同学们在按图甲所示电路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时,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不稳定,于是改进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电路。
(1)由图甲改进为图乙是为保证实验过程中 不变。
(2)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小清和同学使用电源(3伏)、定值电阻 (5欧)、电流表(0-0.6安)、电压表(0-3伏)、滑动变阻器(20欧2安)、开关和导线若干,设计了如图丙电路并进行了4次实验,数据如表,你认为第 组数据有可能是伪造的,因为该电路的最小电流是 。由2号实验调整到3号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应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实验序号 1 2 3 4
电压/伏 0.5 1.2 1.8 2.5
电流/安 0.10 0.24 0.36 0.50
【答案】(1)电阻
(2)1;0.12安;右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都有关系,则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电阻相同,只改变电压;
(2)①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路的最小电流,然后与表格数据进行对照即可;
②根据表格数据确定②到③时电流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阻变化,进而确定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方向。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将灯泡更换为定值电阻,则由图甲改进为图乙是为保证实验过程中电阻不变。
(2)①根据题意可知,电路的最小电流为:;
根据表格可知,第1组数据中的最小电流为0.1A,而不是0.12A;
则第1组数据是伪造的;
② 由2号实验调整到3号实验时,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根据可知,此时总电阻变小,那么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变小,即滑片向右移动。
26.(2025八上·德清期末)水的净化再利用是节约水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小德与同学打算将一瓶收集到的河水按如下净化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
(1)图二中的装置Ⅲ可用于完成图一中的操作 (填序号),操作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近图中的 。
A.B.C.D.
(2)在图二的操作Ⅰ和Ⅱ中都涉及到了进出水的方向,请任选其一说明理由 。
(3)生命吸管(图三)能在自然水源中获取较为纯净的饮用水,以下表述错误的是____。
A.抗菌颗粒可以除去细菌
B.椰壳活性炭消除异味利用了吸附性
C.通过生命吸管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D.超滤膜可以过滤部分颗粒杂质,降低浑浊度
【答案】(1)①;A
(2)操作Ⅰ中冷凝管的水从下进上出是为了确保最佳的冷凝效果和防止冷凝管破裂;操作Ⅱ中水从下进上出是为了控制流速,提升吸附和过滤效果,防止堵塞出水口。
(3)C
【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 (1)①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②根据滤纸的折叠方法分析;
(2)根据冷凝的效果和吸附效果分析;
(3)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解答】 (1)①图一中操作①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方法,即过滤操作,对应图二中的装置是Ⅲ;
② 过滤器的制作过程是先将滤纸对折成半圆,然后折成四分之一圆制成一个圆锥形,且过滤时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所以难溶物在滤纸上的分布情况是小于滤纸的半圆。
故选A;
(2)在图二的操作Ⅰ和Ⅱ中都涉及到了进出水的方向,请任选其一说明理由:
①操作Ⅰ中冷凝管的水从下进上出是为了确保最佳的冷凝效果和防止冷凝管破裂;
②操作Ⅱ中水从下进上出是为了控制流速,提升吸附和过滤效果,防止堵塞出水口。
(3)A.抗菌颗粒可以去除细菌,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椰壳活性炭消除异味、提升口感,是利用了它的吸附性,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通过“生命吸管”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不能得到纯净水,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超滤膜可以过滤部分颗粒杂质,降低浑浊度,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27.(2025八上·德清期末)如图所示为小德探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部分实验,烧杯中均为水。
(1)由图可知,丙中物体所受浮力为 牛。
(2)由图中步骤 可知,当物体浸没在水中并增大所处深度时,浮力的大小不变。
(3)以下操作上的细节可能会对物体受到的浮力测量造成影响的是____(多选)。
A.烧杯内水过多
B.烧杯内水过少
C.小球位置过低与烧杯底部触碰
(4)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球形物体按图甲、乙、丙、丁的顺序操作过程中,能大致反应球形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5物体进入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最接近于戊中的 (填字母)。
【答案】(1)1
(2)丙、丁
(3)B;C
(4)B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称量法F浮=G-F拉计算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3)对各个选项中的情况进行分析,推断是否影响浮力的测量即可;
(4)根据图片分析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变化规律,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浮力的变化规律即可。
【解答】(1)根据甲和丙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拉=5N-4N=1N;
(2)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入深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只改变深度,故选丙和丁;
(3)A.烧杯内的水多些,对物体受到浮力的测量没有影响,故A不合题意;
B.如果烧杯内水太少,不能将物体浸没,那么可能会影响物体受到浮力的测量,故B符合题意;
C.当小球与烧杯底部触碰时,会受到向上的支持力,从而使测力计的示数偏小,导致测出浮力偏大,故C符合题意。
故选BC。
(4)根据图片可知,在小球浸入水中时,由于小球为球体,那么开始一段时间内,它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速度越来越快;后来它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速度越来越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增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故选B。
28.(2025八上·德清期末)如图为课堂活动——膝跳反射,这也是检查身体时常用的方法。
(1)若某位脊柱严重受伤的病人在作膝跳反射检查时没有反应,可能是反射弧中的是 受损。
(2)膝跳反射属于 (选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3)完成膝跳反射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同时被测试者在小腿突然跳起时也能感觉到被叩击,这说明脊髓还具有 功能。
【答案】(1)神经中枢
(2)非条件
(3)传导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1) 在反射弧中,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神经中枢的兴奋经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
(2)非条件反射是不需要经过后天学习就存在的本能反应。条件反射是需要人后天的生活中不断获得的一种经验性行为;
(3)根据现象推测脊髓的功能。
【解答】(1)若某位脊柱严重受伤的病人在作膝跳反射检查时没有反应,可能是反射弧中的是神经中枢受损。
(2)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是低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属于非条件反射。
(3)完成膝跳反射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同时被测试者在小腿突然跳起时也能感觉到被叩击,这说明脊髓还具有传导功能。
29.(2025八上·德清期末)氯化钠俗名食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的一种重要原料,也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药品。下表是20℃时,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克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克 溶液的质量/克
1 10 2 12
2 10 3 13
3 10 4 m
4 10 5 13.6
(1) 表中的 m= 。
(2)求第4组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至 0.1%)
(3)若将四次实验所得物质均倒入同一烧杯内,请通过计算说明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否澄清。
【答案】(1)13.6
(2)NaCl%=3.6g÷13.6g×100%=26.5%
(3)溶液澄清, 3.6g×4=14.4g, 2+3+4+5=14g, 14g<14.4g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确定1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再与加入的4g氯化钠比较,从而确定溶质质量,计算溶液质量;
(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3)根据题意推算4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钠的质量比较,从而确定是否存在未溶的氯化钠即可。
【解答】(1)根据第4组数据可知,10g水中加入5g氯化钠时得到13.6g溶液,那么10g水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13.6g-10g=3.6g。在第3次实验中,10g水中加入4g氯化钠,仍然溶解3.6g,则m=10g+3.6g=13.6g。
(3)根据题意可知,1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g,
则四次实验中4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g×4=14.4g;
四次实验中加入氯化钠的总质量为: 2+3+4+5=14g ;
因为14g<14.4g,
所以溶液没有饱和,不存在未溶的晶体;
则溶液澄清。
30.(2025八上·德清期末) “铜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如图为西汉时期的熊足青铜鼎,被誉为“古代高压锅”。当鼎内装部分水、盖上鼎盖闭合左、右二个锁扣,鼎下堆放干柴燃烧,即可快速煮熟鼎内食物。已知鼎盖面积为200厘米2。水的沸点与气压关系如表。
沸点/℃ 90 100 105 110 114 118 120 124 128 130
气压/105Pa 0.7 1.01 1.21 1.43 1.63 1.89 1.99 2.26 2.58 2.7
(1)根据表格所给信息,该鼎能快速煮熟食物的原因是 。
(2)已知鼎盖的质量为1千克,每个锁扣能承受最大的力为875牛,在标准大气压(1.01×105Pa)下,请计算鼎内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3)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该“高压锅”可作的改进是 。
【答案】(1)锅内气压升高,液体沸点升高
(2)F=875N×2+1kg×10N/ kg=1760N, △P=1760N÷200cm2=1760N÷2×10-2m2=0.88×105Pa
查表可知,最高温度可达118℃。
(3)加装一个限压阀和排气孔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解答;
(2)锅内外的压力差等于2个锁扣承受的拉力和顶盖的重力之和,再根据压强公式计算锅内外的压强差,再根据p内=p大气+△p计算锅内的最多气压,最后根据表格确定锅内的最高温度;
(3)高压锅内的气压不断增大,当超过限度时可能发生爆炸,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表格所给信息,该鼎能快速煮熟食物的原因是:锅内气压升高,液体沸点升高;
(2)根据题意可知,锅内外的压力差为:△ F=875N×2+1kg×10N/ kg=1760N,
锅内外的压强差;
则锅内的最大气压:;
查表可知,最高温度可达118℃。
(3)高压锅内的气压不断增大,当超过限度时可能发生爆炸,因此需要一个可以安装一个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自动排气的装置,即: 加装一个限压阀和排气孔 。
31.(2025八上·德清期末)学完浮力知识后,小清同学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活动。 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
(1) 选取一质量为600克、体积为1000厘米3的长方体木块,让它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求木块受到的浮力。
(2)取来规格相同由某种合金材料制成的螺母若干,每只螺母质量为80克,将螺母逐个放置在漂浮的木块上。问:放多少只螺母时,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
(3)她又用弹簧测力计、一只螺母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为0.6N,求合金材料的密度。
【答案】(1)m=600g=0.6kg,
(2),
G 螺母总=10N-6N=4N
m 螺母总=4N÷10N/ kg=0.4kg=400g
n=400g÷80g=5 只
(3)G螺母=0.08kg×10N/ kg=0.8N
F 浮螺母=0.8N-0.6N=0.2N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漂浮条件 计算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刚好浸没水中时,它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计算出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再根据G螺母总=F浮力-G木块计算螺母的总重力,根据计算螺母的总质量,最后除以一个螺母的质量得到螺母的数量即可。
(3)根据F浮螺母=G螺母-F示数计算螺母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计算出螺母的体积,最后根据计算螺母的密度。
32.(2025八上·德清期末)小德与同学设计了三款电子称重计(如图甲、乙、丙),他们试图将电压表改装成称重计。其中电压表量程为0~3伏,电流表量程为0~0.6安,定值电阻R0=5欧,电源电压恒为4伏。R是竖直放置的电阻,长9厘米,总电阻为15欧,其接入电路的电阻与接入长度成正比。弹簧受到拉力作用时均匀伸长,且每受到5牛拉力时弹簧长度伸长1厘米。金属杆 ac和bP(右端P是滑片,bP 随金属杆上下运动)与电路接触良好,电阻不计,未悬挂重物时P与a接触。
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a 两只电表均安全 一只电表安全 两电表会损坏
指标b 质量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大 质量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小 电压表示数不能显示物体质量
指标c 刻度均匀 刻度不均匀 无正相关
(1)按照“评价指标a”,乙图对应方案的评价等级是 (选填“优秀”、 “良好”或“待改进”) 。
(2)有小组认为丙图中的电流表示数一直都不变。请计算丙图中电流表的示数大小。
(3)若小德同学用乙图测量某物体质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伏,请计算该物体的质量。
(4)请在丁图中加以改装,将电压表安装在最合适的位置,从而达到三个指标均为优秀等级。
【答案】(1)良好
(2)
(3)U0=4V-2V=2V,I=2V÷5Ω=0.4A
R=UR÷I=2V÷0.4A=5Ω
接入长度L=(5Ω÷15Ω)×9cm=3cm
G=F=3cm÷1cm×5N=15N
m=G/g=15N÷10N/ kg=1.5kg
(4)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欧姆定律分别计算出乙图中电压表的最大示数和电流表的最大示数,然后与电表的量程比较,从而确定是否安全即可;
(2)在丙图中,电压表相当于断路,那么无论滑片怎样移动,R都是全部阻值接入电路。根据R总=R+R0计算出总电阻,再根据计算电流表的示数即可。
(3)首先根据U0=U总-U计算出R0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计算通过电路的电流,接下来根据计算R接入的阻值,根据“电阻与长度成正比”计算出接入电路的长度,也就是弹簧伸长的长度。接下来根据“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计算出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最后根据计算物体的质量即可;
(4)对丙图进行分析,按照三个指标进行评价,找到有问题的位置进行修正即可。
【解答】(1)在乙图中,变阻器R与R0串联,电压表测R的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
当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得到:;
;
解得:U=3V;
此时电压表的最大示数没有超过电压表的量程0-3V;
当变阻器R接入的阻值为零时,电流表的示数最大;
即:;
那么电流表的最大示数超过量程。
因此只有一个电表安全。
则乙图评价指标a应该为良好。
(4)如下图所示:
变阻器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滑片上端变阻器分担的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
电压表的内阻很大,相当于断路,则变阻器始终全部接入电路,
根据(1)题分析可知,电压表的最大示数为3V,即不超量程,是安全的;
电流表的示数为:,则电流表是安全的;
此时指标a为“优秀”;
电流表的示数不变,当物体重力增大时,电压表并联部分电阻变大。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则指标b为“优秀”;
根据U=IR可知,电流不变时,电压表的示数与电阻成正比。而接入的电阻与向下移动的距离成正比,弹簧伸长的长度与重力成正比,因此电压表的示数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即刻度是均匀的。
则指标c为“优秀”。
1 / 1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卷 八年级科学
1.(2025八上·德清期末)漫画《节水曲》反映了( )
A.工业节水 B.农业节水 C.生活节水 D.浪费水资源
2.(2025八上·德清期末)台风是我县夏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下列自然灾害与台风带来的强降水无关的是( )
A.寒潮 B.泥石流 C.山体滑坡 D.洪涝灾害
3.(2025八上·德清期末)如图所示,用烧瓶、去壳鹌鹑蛋、热毛巾等材料做瓶吞蛋实验时,将烧瓶口依次向右、向下、向左放置,发现鹌鹑蛋一直向烧瓶底部运动。下列对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假设: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探究结论:大气沿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D.探究目的:研究大气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
4.(2025八上·德清期末)某山区设立了四个降水测量站,其中测得年降水量数据最大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5.(2025八上·德清期末)在室温下,100克的水中加入50克的蔗糖,充分搅拌溶解后,仍有部分蔗糖未溶解,则溶液的总质量为( )
A.等于150克 B.等于50克
C.小于50克 D.大于100克, 小于150克
6.(2025八上·德清期末)下列植物感应性现象中,属于向性运动的是( )
A.捕蝇草捕食昆虫
B.含羞草的小叶合拢
C.根向着地心方向生长
D.郁金香的花在升温时开放,在降温时闭合
7.(2025八上·德清期末)小清学习了电解水的实验后,用干电池、导线连接两枚大头针,插入吸饱水的生物球(也称水精灵、水宝宝,吸水后膨胀)内, 自制了微型电解水装置(如图),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流程快
B.装置简便材料易得
C.电池正极相连大头针处产生气泡更大
D.生物球凸透镜效果可放大现象,观察效果佳
8.(2025八上·德清期末)下列关于蜘蛛结网和小狗算数这两种动物行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前者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本能
B.小狗比蜘蛛高等,学习能力更强
C.小狗算数是后天学习行为,与遗传无关
D.这两类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具有重要意义
9.(2025八上·德清期末)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强烈的积雨云中,云层与空气摩擦使云层下方积聚大量负电荷至一定程度时会向地面等放电。下列有关雷电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云层与空气摩擦,创造了新的电荷
B.云层与空气摩擦,电荷发生了转移
C.积雨云下方内部大量负电荷之间表现为相互吸引.
D.积雨云向地面放电时,电流方向为云层流向大地
10.(2025八上·德清期末)在2024年夏季,贝碧嘉、康妮等台风多次登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造成部分地区持续强降水等极端天气,甚至引发洪水。台风过境以及洪水分别对应水循环中的环节正确的是( )
A.②蒸发;③水汽输送 B.③水汽输送;④植物蒸腾
C.③水汽输送;⑤地表径流 D.①降水;⑥地下径流
11.(2025八上·德清期末)借助思维导图能构建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体系,与思维导图中甲、乙、丙、丁关系一致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脑 大脑 小脑 脑干
B 植物激素 生长激素 脱落酸 赤霉素
C 中枢神经 脑 大脑皮层 听觉神经
D 反射 杯弓蛇影 望梅止渴 向光性
A.A B.B C.C D.D
12.(2025八上·德清期末)学习了“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后,知道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三种分散状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B.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不一定是混合物
C.75%的酒精溶液,由于酒精的含量多,因此溶剂是酒精
D.悬浊液和乳浊液不稳定,静置后分层,总是质量大的在下层
13.(2025八上·德清期末)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于01 时24分乘坐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着陆。飞船返回时经过的大气层层次顺序依次是( )
A.暖层一中间层一对流层一平流层
B.暖层一平流层一中间层一对流层
C.中间层一暖层一平流层一对流层
D.暖层一中间层一平流层一对流层
14.(2025八上·德清期末)一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的电压是2.5伏,通过的电流为0.2安。现有一个电压为7.5伏的电源和一捆标有“2.5欧/厘米”的电阻线。应如何利用这捆电阻线才能保证小灯泡正常发光( )
A.并联一段15厘米长的电阻线 B.串联一段15厘米长的电阻线
C.并联一段 10厘米长的电阻线 D.串联一段 10厘米长的电阻线
15.(2025八上·德清期末)如图,将一个苹果和橙子放入水中,苹果漂浮,橙子下沉至底部。若苹果的质量、体积和受到的浮力为m1、V1和F1,橙子的质量、体积和受到的浮力为m2、V2和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则F1一定小于F2 B.若 则F1一定大于F2
C.若 则F1可能大于F2 D.若V1>V2, 则F1一定大于 F2
16.(2025八上·德清期末)华为 Mate XT非凡大师三折叠屏手机搭载了麒麟9010处理器。这款处理器由华为自主研发,具有较高的性能和能效比,制造处理器的主要材料是单晶硅,硅属于 (选填“导体”、“绝缘体”或“半导体”)。芯片上同时存在能导电的各种金属材料,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其内部存在大量 。
17.(2025八上·德清期末)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是学习科学的好材料,小德学习了风和降水等知识后,将矿泉水瓶和纸飞机改造成了实验工具。
(1)将一大一小两个矿泉水瓶(均为圆柱形)制作成一大一小两个简易雨量筒,如图甲所示。某雨天,将它们放在同一地点进行1小时雨水收集,则所测降雨量的关系为A B。(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2)用铅笔顶着能自由转动的纸飞机,放在开启的电风扇前(如图乙所示),发现纸飞机的 (选填“机头”或“机尾”)朝向电扇。
(3)气温是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在气象观测站中通常把气温计放置在 内测量。
18.(2025八上·德清期末)如图,小清把家里景观水池底部的鹅卵石取出清洗,她先将一个空桶漂浮于水面,然后将池底的鹅卵石捞出并放置在桶内,桶仍漂浮在水面上(不考虑捞出过程中带出的水)。
(1)某块鹅卵石在水池底部时,它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重力。
(2)将鹅卵石捞出放入桶内后,桶所受浮力相比原来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水池内水面高度相比原来 (选填“升高”、 “下降”或“不变”)。
19.(2025八上·德清期末)如图甲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A1所选择量程为 安,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 安,干路的电流为 安。
20.(2025八上·德清期末)电池技术的发展正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日趋成熟。
(1)如图甲是某电动汽车的一个电池组,它由多个单体电池组成,每个单体电池的电压为4伏,整个电池组电压为60伏,该电池组应由 个单体电池 联组成。
(2)如图乙为某国产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内燃机也可以给汽车蓄电池充电,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填电路元件名称)。
21.(2025八上·德清期末)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图中T—E——N——F——A途径表示 过程(选填“激素调节”或“神经调节”) 。
(2)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小时内都处于39.5摄氏度,若A、B、C、D都表示热量,则此人的A+B C+D; 经用药, 病人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在恢复过程中A+B C+D(均选填“>”、 “<”或“=” ) 。
22.(2025八上·德清期末)你见过冬天能自热,夏天能自冷的罐装饮料吗 如图是一款有自冷功能的饮料罐。
(1)自冷饮料在炎热的夏天解渴,其罐底的固体是 (选填“氢氧化钠”或“硝酸铵”)。
(2)根据罐体设计,你认为该自冷饮料使用旋钮后应 (选填“正方”或“倒放”)。
(3)当我们喝碳酸饮料(含二氧化碳)后,经常出现打嗝现象,因为气体的溶解度要随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23.(2025八上·德清期末)糖尿病为常见的疾病,影响着人的正常生活。为研究一定浓度的花生根茎水煮液(简称水煮液)对糖尿病是否具有降血糖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选取相同性别、相同月龄、大小相近且 的小鼠30只,随机平均分成A、B、C三组。如图甲,向B组和C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其目的是为了减少 的分泌。
(2)向C组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水煮液,B组“ ”处应注射 。
(3)研究人员最终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如图乙,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24.(2025八上·德清期末)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没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 1643年做了如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距槽中水银面76厘米左右。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
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大气压力支撑水银柱、水银柱上方存在真空,都有支持者和反对者。
(1)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气,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 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 (选填“酒精”或“水”)更容易蒸发,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
(2)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使水银液面下降。帕斯卡利用1米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不同直径的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若在做实验时,外界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则水银液面高度将 76厘米(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
(3)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____(多选)。
A.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
B.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
C.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5.(2025八上·德清期末)小清和同学们在按图甲所示电路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时,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不稳定,于是改进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电路。
(1)由图甲改进为图乙是为保证实验过程中 不变。
(2)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小清和同学使用电源(3伏)、定值电阻 (5欧)、电流表(0-0.6安)、电压表(0-3伏)、滑动变阻器(20欧2安)、开关和导线若干,设计了如图丙电路并进行了4次实验,数据如表,你认为第 组数据有可能是伪造的,因为该电路的最小电流是 。由2号实验调整到3号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应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实验序号 1 2 3 4
电压/伏 0.5 1.2 1.8 2.5
电流/安 0.10 0.24 0.36 0.50
26.(2025八上·德清期末)水的净化再利用是节约水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小德与同学打算将一瓶收集到的河水按如下净化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
(1)图二中的装置Ⅲ可用于完成图一中的操作 (填序号),操作后展开滤纸,若黑色代表泥沙,则看到的情况最近图中的 。
A.B.C.D.
(2)在图二的操作Ⅰ和Ⅱ中都涉及到了进出水的方向,请任选其一说明理由 。
(3)生命吸管(图三)能在自然水源中获取较为纯净的饮用水,以下表述错误的是____。
A.抗菌颗粒可以除去细菌
B.椰壳活性炭消除异味利用了吸附性
C.通过生命吸管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D.超滤膜可以过滤部分颗粒杂质,降低浑浊度
27.(2025八上·德清期末)如图所示为小德探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部分实验,烧杯中均为水。
(1)由图可知,丙中物体所受浮力为 牛。
(2)由图中步骤 可知,当物体浸没在水中并增大所处深度时,浮力的大小不变。
(3)以下操作上的细节可能会对物体受到的浮力测量造成影响的是____(多选)。
A.烧杯内水过多
B.烧杯内水过少
C.小球位置过低与烧杯底部触碰
(4)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球形物体按图甲、乙、丙、丁的顺序操作过程中,能大致反应球形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5物体进入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最接近于戊中的 (填字母)。
28.(2025八上·德清期末)如图为课堂活动——膝跳反射,这也是检查身体时常用的方法。
(1)若某位脊柱严重受伤的病人在作膝跳反射检查时没有反应,可能是反射弧中的是 受损。
(2)膝跳反射属于 (选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3)完成膝跳反射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同时被测试者在小腿突然跳起时也能感觉到被叩击,这说明脊髓还具有 功能。
29.(2025八上·德清期末)氯化钠俗名食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的一种重要原料,也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药品。下表是20℃时,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克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克 溶液的质量/克
1 10 2 12
2 10 3 13
3 10 4 m
4 10 5 13.6
(1) 表中的 m= 。
(2)求第4组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至 0.1%)
(3)若将四次实验所得物质均倒入同一烧杯内,请通过计算说明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否澄清。
30.(2025八上·德清期末) “铜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如图为西汉时期的熊足青铜鼎,被誉为“古代高压锅”。当鼎内装部分水、盖上鼎盖闭合左、右二个锁扣,鼎下堆放干柴燃烧,即可快速煮熟鼎内食物。已知鼎盖面积为200厘米2。水的沸点与气压关系如表。
沸点/℃ 90 100 105 110 114 118 120 124 128 130
气压/105Pa 0.7 1.01 1.21 1.43 1.63 1.89 1.99 2.26 2.58 2.7
(1)根据表格所给信息,该鼎能快速煮熟食物的原因是 。
(2)已知鼎盖的质量为1千克,每个锁扣能承受最大的力为875牛,在标准大气压(1.01×105Pa)下,请计算鼎内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3)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该“高压锅”可作的改进是 。
31.(2025八上·德清期末)学完浮力知识后,小清同学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活动。 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
(1) 选取一质量为600克、体积为1000厘米3的长方体木块,让它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求木块受到的浮力。
(2)取来规格相同由某种合金材料制成的螺母若干,每只螺母质量为80克,将螺母逐个放置在漂浮的木块上。问:放多少只螺母时,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
(3)她又用弹簧测力计、一只螺母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为0.6N,求合金材料的密度。
32.(2025八上·德清期末)小德与同学设计了三款电子称重计(如图甲、乙、丙),他们试图将电压表改装成称重计。其中电压表量程为0~3伏,电流表量程为0~0.6安,定值电阻R0=5欧,电源电压恒为4伏。R是竖直放置的电阻,长9厘米,总电阻为15欧,其接入电路的电阻与接入长度成正比。弹簧受到拉力作用时均匀伸长,且每受到5牛拉力时弹簧长度伸长1厘米。金属杆 ac和bP(右端P是滑片,bP 随金属杆上下运动)与电路接触良好,电阻不计,未悬挂重物时P与a接触。
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a 两只电表均安全 一只电表安全 两电表会损坏
指标b 质量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大 质量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小 电压表示数不能显示物体质量
指标c 刻度均匀 刻度不均匀 无正相关
(1)按照“评价指标a”,乙图对应方案的评价等级是 (选填“优秀”、 “良好”或“待改进”) 。
(2)有小组认为丙图中的电流表示数一直都不变。请计算丙图中电流表的示数大小。
(3)若小德同学用乙图测量某物体质量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伏,请计算该物体的质量。
(4)请在丁图中加以改装,将电压表安装在最合适的位置,从而达到三个指标均为优秀等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展示的信息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洗衣服的水可以拖地,而清洗拖把的水可以冲洗厕所,那么属于生活节水,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A
【知识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
【解析】【分析】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解答】 台风是一个强烈的热带气旋。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造成房屋倒塌,损害庄稼,引发洪涝灾害;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等。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区,会引起山体坍塌、泥石流等。寒潮不是台风带来的灾害。
故选A。
3.【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 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该探究的各环节应该围绕大气压存在进行探究,该实验并不能测量大气压的大小。
【解答】 该实验是探究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因此针对该实验可以提出问题为大气压向各个方向有压强吗?假设:大气向各个方向有压强;目的是探究大气压向各个方向是否有压强;结论:大气压向各个方向有压强;
故B符合题意,而A、C、D错误。
故选B。
4.【答案】B
【知识点】降水
【解析】【分析】 降水的类型主要分为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和台风雨。
【解答】 图示中显示的是地形雨的形成:暖湿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受地形的影响,气温降低,在迎风坡上成云降雨;而到了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已凝结,形成了雨影区。结合图示,②处于山地的迎风坡处,降水最多。
故选B。
5.【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根据题目描述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 100克的水中加入50克的蔗糖,充分搅拌溶解后,仍有部分蔗糖未溶解,
则溶剂质量为100g,溶质质量小于50g,
根据“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可知,溶液的质量大于100g,小于150g。
故选D。
6.【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
【解析】【分析】(1)植物向性运动是指在刺激方向和诱导所产生运动的方向之间有固定关系的运动;依外界因素的不同,向性运动主要包括向光性、向重力性、向肥性、向化性、向触性和向水性等。
(2)植物的感性运动是指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生理机制的引起的运动,但运动的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
【解答】 ABD.“含羞草的小叶受到触碰后合拢”“捕蝇草遇到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番红花的花在温度升高时开放,温度降低时闭合”,都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都属于感性运动,故A、B、D不符合题意。
C.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属于向性运动,与重力有关,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C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将题目描述的方法与实验室水电解实验进行比较,进而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 用干电池、导线连接两枚大头针,插入吸饱水的生物球内, 自制了微型电解水装置 ,与实验室水电解的方法相比,实验流程快,装置材料简单易得,且生物球凸透镜效果可放大现象,观察效果佳,故A、B、D正确不合题意;
电池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而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则负极产生的气泡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C
【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解析】【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 A.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动物越高等,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越强,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小狗算数是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不是与遗传因素无关,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学习行为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因此都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B
【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流和电流的单位换算
【解析】【分析】AB.根据摩擦起电的本质判断;
C.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D.电流方向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解答】AB.云层与空气摩擦,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受创造了新电荷,故A错误,B正确;
C. 积雨云下方内部大量负电荷之间表现为相互排斥,故C错误;
D. 积雨云向地面放电时,电流方向为云大地流向云层,故D错误。
故选B。
10.【答案】C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包括蒸发(包括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台风过境可以带来大量的水汽,属于水汽输送环节。而洪水在地表流动,相当于地表径流环节,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1.【答案】A
【知识点】植物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对各个选项中概念进行分析,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再与图片展示的关系比较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甲包括乙、丙和丁,且乙、丙和丁为并列关系。
A.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且大脑、小脑和脑干为并列关系,故A符合题意;
B.植物激素和生长激素为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B不合题意;
C.中枢神经好脑为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C不合题意;
D.向光性与杯弓蛇影、望梅止渴不是并列关系,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12.【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分析】A.根据溶液的特点判断;
B.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
C.由水和酒精组成的溶液,水为溶剂;
D.密度的物质在下面,密度小的在上面。
【解答】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故A正确;
B.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都由液体和另外的物质组成,为混合物,故B错误;
C.75%的酒精溶液,水为溶剂,酒精为溶质,故C错误;
D.悬浊液和乳浊液不稳定,静置后分层,总是密度大的在下层,故D错误。
故选A。
13.【答案】D
【知识点】大气层的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大气层分层的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从地面向上,大气层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暖层,则飞船返回时从高空向下,那么依次经过暖层一中间层一平流层一对流层,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4.【答案】D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小于电源的电压,要使灯泡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电阻分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建立等式即可求出电阻的阻值,再根据“2.5Ω/cm”求出电阻线的长度。
【解答】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5V,要使其接到7.5V的电源上正常发光,则应串联一个电阻分压,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电阻两端的电压UR=U-UL=7.5V-2.5V=5V,
则串联电阻线的电阻:;
解得:R=25Ω,
已知电阻线的规格为“2.5Ω/cm”,
则串联电阻线的长度:。
故选D。
15.【答案】B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根据浮沉条件分别判断出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即可比较;
(2)根据物体所处状态判断出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即可判断浮力大小。
【解答】 (1)由于苹果漂浮,橙子沉底,则根据浮沉条件可知:
则F1=G1=m1g,G2=m2g>F2,
A.若m1>m2,则F1>F2,故A错误;
B.若m1=m2,则F1>F2,故B正确;
(2)由于苹果漂浮,橙子沉底,则:V排1<V1,V排2=V2,
由于都是浸在水中,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
C.若V1=V2,因苹果有一部分露出水面,所以V排1<V排2,则F1<F2,故C错误;
D.若V1>V2,则V排1与V排2的大小不能比较,所以F1不一定大于F2,故D错误。
故选B。
16.【答案】半导体;自由电子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半导体和超导体
【解析】【分析】(1)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特点和应用解答;
(2)导体能够导电是因为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制造处理器的主要材料是单晶硅,硅属于半导体。
(2)芯片上同时存在能导电的各种金属材料,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其内部存在大量自由电子。
17.【答案】(1)等于
(2)机头
(3)百叶箱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天气的概念;降水
【解析】【分析】 (1)降水量是指一定时间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以mm为单位。
(2) 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3)根据气温的测量方法解答。
【解答】(1) 同一地点和同一时间,降水量应该是相同的,所以将同一品牌一大一小的两个圆柱形饮料瓶制作成A、B两个简易雨量筒,制作方式相同,则某雨天,将它们同时放置在同一地点进行1小时的雨水收集,则所测降雨量的关系为A等于B。
(2) 用铅笔顶着一个纸飞机对着电扇,纸飞机尖端侧迎风面积小,尾端迎风面积大,等质量的空气流过纸飞机尖端时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流过纸飞机尾端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会发现纸飞机的机头朝着电扇。
(3)气温是描述天气的基本要素,在气象观测站中通常把气温计放置在百叶箱内测量。
18.【答案】(1)小于
(2)变大;升高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物体下沉时,所受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2)①根据浮沉条件分析出鹅卵石前、后所受浮力的关系;
②根据F浮=ρ液gV排知排开水体积的变化,进而判断出水池水面高度的变化。
【解答】 (1)某块鹅卵石在水池底部时,它处于下沉状态,即它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
(2)①鹅卵石捞出前沉底,浮力小于重力,即F浮1<G,将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鹅卵石与小桶都处于漂浮状态,此时鹅卵石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2=G,所以F浮1<F浮2,即鹅卵石捞出放置在桶内时鹅卵石的浮力变大;
②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鹅卵石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则水池水面高度与鹅卵石未捞出时相比会上升。
19.【答案】0-0.6(或 0.6);1.2;0.9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比较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大小,根据乙图分别读出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并完成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甲图可知,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灯泡L1的电流,电流表A2测总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可知,A1的示数小于A2的示数;
则A1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
A2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示数为1.2A;
则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0.3A,干路电流为1.2A;
那么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I2=I总-I1=1.2A-0.3A=0.9A。
20.【答案】(1)15;串
(2)用电器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U总=nU分析解答;
(2)用电器消耗电能,电源提供电能。
【解答】(1)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因此电池串联可以增大电源电压,那么串联的电池个数为:;
(2) 在行驶过程中内燃机也可以给汽车蓄电池充电,充电时蓄电池消耗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
21.【答案】(1)神经调节
(2)=;<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1)根据T-E-N-F-A构成一个反射弧解答;
(2)产热等于散热,则体温恒定;产热小于散热,则体温减低;否则,体温升高。
【解答】 (1)图中T-E-N-F-A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说明该过程是神经调节,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3)据图可知,骨骼肌和内脏是产热器官,皮肤是散热器官,某人24h内都处于39.5℃,体温不变,说明产热和散热相等,即A+B=C+D;
后经用药,此病人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即产热小于散热,即A+B22.【答案】(1)硝酸铵
(2)倒放
(3)减小
【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1)根据物质溶于水的温度变化来分析;
(2)根据倒置加快对流,从而使降温加快分析;
(3)根据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 (1) 自冷饮料在炎热的夏天解渴, 说明加入物质溶解后温度降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则管底的固体是硝酸铵;
(2)倒置后液体形成对流,加快溶解,达到对整瓶饮料最佳的冷却效果,因此饮料应该倒置;
(3)我们在喝饮料后,常出现打嗝现象,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3.【答案】(1)健康;胰岛素
(2)10mL 生理盐水
(3)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具有降糖作用,但无法降至正常水平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1) ①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②根据“ 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 ”分析。
(2)根据对照实验的要求分析;
(3)根据图乙分析水煮液是否对降糖有作用,以及是否能够时血糖恢复正常状态。
【解答】(1)①选取相同性别、相同月龄、大小相近且健康的小鼠30只,随机平均分成A、B、C三组。
②如图甲,向B组和C组小鼠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破坏胰岛,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胰岛素的分泌。
(2) 向C组注射适量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花生根茎水煮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水煮液 ;
(3)研究人员最终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如图乙,得出的结论是:水煮液对糖尿病小鼠具有降糖作用,但无法降至正常水平。
24.【答案】(1)酒精
(2)相同;高于
(3)C;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酒精比水的蒸发速度快分析;
(2)①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高度有关,与液柱的粗细无关;
②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汞柱产生的压强;
(3)根据自己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判断。
【解答】 (1)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酒精比水容易蒸发;
(2)①大气压能够支持76cm的水银柱,用1m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做实验,结果不同直径的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相同,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
② 若在做实验时,外界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则水银液面高度将高于76cm。
(3)A.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故A错误;
B.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故B错误;
C.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故C正确;
D.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故D正确。
故选CD。
25.【答案】(1)电阻
(2)1;0.12安;右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分析】(1)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都有关系,则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电阻相同,只改变电压;
(2)①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路的最小电流,然后与表格数据进行对照即可;
②根据表格数据确定②到③时电流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阻变化,进而确定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方向。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将灯泡更换为定值电阻,则由图甲改进为图乙是为保证实验过程中电阻不变。
(2)①根据题意可知,电路的最小电流为:;
根据表格可知,第1组数据中的最小电流为0.1A,而不是0.12A;
则第1组数据是伪造的;
② 由2号实验调整到3号实验时,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根据可知,此时总电阻变小,那么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变小,即滑片向右移动。
26.【答案】(1)①;A
(2)操作Ⅰ中冷凝管的水从下进上出是为了确保最佳的冷凝效果和防止冷凝管破裂;操作Ⅱ中水从下进上出是为了控制流速,提升吸附和过滤效果,防止堵塞出水口。
(3)C
【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解析】【分析】 (1)①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②根据滤纸的折叠方法分析;
(2)根据冷凝的效果和吸附效果分析;
(3)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解答】 (1)①图一中操作①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方法,即过滤操作,对应图二中的装置是Ⅲ;
② 过滤器的制作过程是先将滤纸对折成半圆,然后折成四分之一圆制成一个圆锥形,且过滤时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所以难溶物在滤纸上的分布情况是小于滤纸的半圆。
故选A;
(2)在图二的操作Ⅰ和Ⅱ中都涉及到了进出水的方向,请任选其一说明理由:
①操作Ⅰ中冷凝管的水从下进上出是为了确保最佳的冷凝效果和防止冷凝管破裂;
②操作Ⅱ中水从下进上出是为了控制流速,提升吸附和过滤效果,防止堵塞出水口。
(3)A.抗菌颗粒可以去除细菌,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椰壳活性炭消除异味、提升口感,是利用了它的吸附性,故B正确不合题意;
C.通过“生命吸管”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不能得到纯净水,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超滤膜可以过滤部分颗粒杂质,降低浑浊度,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27.【答案】(1)1
(2)丙、丁
(3)B;C
(4)B
【知识点】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1)根据称量法F浮=G-F拉计算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
(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
(3)对各个选项中的情况进行分析,推断是否影响浮力的测量即可;
(4)根据图片分析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变化规律,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浮力的变化规律即可。
【解答】(1)根据甲和丙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拉=5N-4N=1N;
(2)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入深度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只改变深度,故选丙和丁;
(3)A.烧杯内的水多些,对物体受到浮力的测量没有影响,故A不合题意;
B.如果烧杯内水太少,不能将物体浸没,那么可能会影响物体受到浮力的测量,故B符合题意;
C.当小球与烧杯底部触碰时,会受到向上的支持力,从而使测力计的示数偏小,导致测出浮力偏大,故C符合题意。
故选BC。
(4)根据图片可知,在小球浸入水中时,由于小球为球体,那么开始一段时间内,它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速度越来越快;后来它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速度越来越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增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故选B。
28.【答案】(1)神经中枢
(2)非条件
(3)传导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1) 在反射弧中,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神经中枢的兴奋经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
(2)非条件反射是不需要经过后天学习就存在的本能反应。条件反射是需要人后天的生活中不断获得的一种经验性行为;
(3)根据现象推测脊髓的功能。
【解答】(1)若某位脊柱严重受伤的病人在作膝跳反射检查时没有反应,可能是反射弧中的是神经中枢受损。
(2)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是低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属于非条件反射。
(3)完成膝跳反射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同时被测试者在小腿突然跳起时也能感觉到被叩击,这说明脊髓还具有传导功能。
29.【答案】(1)13.6
(2)NaCl%=3.6g÷13.6g×100%=26.5%
(3)溶液澄清, 3.6g×4=14.4g, 2+3+4+5=14g, 14g<14.4g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数据确定1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再与加入的4g氯化钠比较,从而确定溶质质量,计算溶液质量;
(2)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3)根据题意推算4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钠的质量比较,从而确定是否存在未溶的氯化钠即可。
【解答】(1)根据第4组数据可知,10g水中加入5g氯化钠时得到13.6g溶液,那么10g水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13.6g-10g=3.6g。在第3次实验中,10g水中加入4g氯化钠,仍然溶解3.6g,则m=10g+3.6g=13.6g。
(3)根据题意可知,1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g,
则四次实验中4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g×4=14.4g;
四次实验中加入氯化钠的总质量为: 2+3+4+5=14g ;
因为14g<14.4g,
所以溶液没有饱和,不存在未溶的晶体;
则溶液澄清。
30.【答案】(1)锅内气压升高,液体沸点升高
(2)F=875N×2+1kg×10N/ kg=1760N, △P=1760N÷200cm2=1760N÷2×10-2m2=0.88×105Pa
查表可知,最高温度可达118℃。
(3)加装一个限压阀和排气孔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规律解答;
(2)锅内外的压力差等于2个锁扣承受的拉力和顶盖的重力之和,再根据压强公式计算锅内外的压强差,再根据p内=p大气+△p计算锅内的最多气压,最后根据表格确定锅内的最高温度;
(3)高压锅内的气压不断增大,当超过限度时可能发生爆炸,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表格所给信息,该鼎能快速煮熟食物的原因是:锅内气压升高,液体沸点升高;
(2)根据题意可知,锅内外的压力差为:△ F=875N×2+1kg×10N/ kg=1760N,
锅内外的压强差;
则锅内的最大气压:;
查表可知,最高温度可达118℃。
(3)高压锅内的气压不断增大,当超过限度时可能发生爆炸,因此需要一个可以安装一个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自动排气的装置,即: 加装一个限压阀和排气孔 。
31.【答案】(1)m=600g=0.6kg,
(2),
G 螺母总=10N-6N=4N
m 螺母总=4N÷10N/ kg=0.4kg=400g
n=400g÷80g=5 只
(3)G螺母=0.08kg×10N/ kg=0.8N
F 浮螺母=0.8N-0.6N=0.2N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漂浮条件 计算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刚好浸没水中时,它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计算出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再根据G螺母总=F浮力-G木块计算螺母的总重力,根据计算螺母的总质量,最后除以一个螺母的质量得到螺母的数量即可。
(3)根据F浮螺母=G螺母-F示数计算螺母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计算出螺母的体积,最后根据计算螺母的密度。
32.【答案】(1)良好
(2)
(3)U0=4V-2V=2V,I=2V÷5Ω=0.4A
R=UR÷I=2V÷0.4A=5Ω
接入长度L=(5Ω÷15Ω)×9cm=3cm
G=F=3cm÷1cm×5N=15N
m=G/g=15N÷10N/ kg=1.5kg
(4)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欧姆定律分别计算出乙图中电压表的最大示数和电流表的最大示数,然后与电表的量程比较,从而确定是否安全即可;
(2)在丙图中,电压表相当于断路,那么无论滑片怎样移动,R都是全部阻值接入电路。根据R总=R+R0计算出总电阻,再根据计算电流表的示数即可。
(3)首先根据U0=U总-U计算出R0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计算通过电路的电流,接下来根据计算R接入的阻值,根据“电阻与长度成正比”计算出接入电路的长度,也就是弹簧伸长的长度。接下来根据“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计算出此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最后根据计算物体的质量即可;
(4)对丙图进行分析,按照三个指标进行评价,找到有问题的位置进行修正即可。
【解答】(1)在乙图中,变阻器R与R0串联,电压表测R的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
当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得到:;
;
解得:U=3V;
此时电压表的最大示数没有超过电压表的量程0-3V;
当变阻器R接入的阻值为零时,电流表的示数最大;
即:;
那么电流表的最大示数超过量程。
因此只有一个电表安全。
则乙图评价指标a应该为良好。
(4)如下图所示:
变阻器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压表测滑片上端变阻器分担的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
电压表的内阻很大,相当于断路,则变阻器始终全部接入电路,
根据(1)题分析可知,电压表的最大示数为3V,即不超量程,是安全的;
电流表的示数为:,则电流表是安全的;
此时指标a为“优秀”;
电流表的示数不变,当物体重力增大时,电压表并联部分电阻变大。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则指标b为“优秀”;
根据U=IR可知,电流不变时,电压表的示数与电阻成正比。而接入的电阻与向下移动的距离成正比,弹簧伸长的长度与重力成正比,因此电压表的示数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即刻度是均匀的。
则指标c为“优秀”。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网址:【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卷 八年级科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11863
相关内容
2024年梅州市梅江区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安徽合肥市庐江县二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章节测试A卷(详解版).docx
解析卷广东广州市第七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专题攻克试题(含答案解析版).docx
湖南省岳阳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docx
浙江省“山水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万州区2024年三上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2024年贵州省黔东南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数学四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贵州省铜仁市2024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附答案).docx
安徽省青阳县第一中学2023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