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宅”生活热的冷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pdf

发布时间:2025-05-23 22:07

通过社交互动增强生活乐趣的心理学视角 #生活乐趣# #心理健康乐趣# #生活乐趣心理学#

大学生“宅”生活热的冷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pdf

2011年第 3期 (总第 168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No.3,2011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General,No.168 大学 生 “宅 生活热的 冷思考 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 郑碧强 ,张 叶云2 (1.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2.福建江夏学院基础部,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呆在宿舍或家里,过着 “隐居”的生活,成 为 “时尚宅人”。本文力图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 角。分析 “宅”生活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大学生热衷于 “宅”生活的原因。并就如何 帮助 大学生走 出 “宅”门提供 了相应 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宅”生活;社会学;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9: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5285(2011)03—0157—05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了 “宅男宅女”,喜欢过着 “与世隔绝”的生活。据调查, 5O%的大学 生认为 自己不是 “宅人”,但他们中又有 60%的人身边有 “宅人”。有近四成的大学生认为,如 果有充足的食物和水,自己可 以在宿舍 “呆上一个星 期”。①在他们看来. “宅”已经成了他们这一代人的标 志。而在 “足不出户”的 “宅”生活当中。上网是大多 数校园宅人的首选,调查显示,66.3%的学生在学校平 均每天的上网时间超过 3至 4小时.其中一半以上时间 被用来从事与学习无直接联系的活动,如聊天、看电 影、玩游戏、网上购物等。@ “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这 是 “宅男宅女”们的口号,如今在校园里得到了充分体 现:“购物逛淘宝,聊天找 QQ,音乐搜酷狗,小说看晋 江,视频上土豆,万事问百度。”甚至有同学买了放在 床上的小电脑桌。 “坐起可娱乐,躺下就睡觉”,堪称 “宅”的最高境界。即使放假了.从学校到家、从宿舍 到起居室,变换的是空问距离.不变的是这些大学生难 以自拔的 “宅”生活。一项在线调查的结果表明。有高 达 85.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寒假期间, 自己大部分时间 都在家 “宅”着。而 当问到 “一般宅在家,你会干些 啥”时,有 58.8%的人表示会上网玩游戏看视频。而选 择看书学习 (16.2%)、陪伴父母亲人 (15.2%)和其他 (8.7%)的人则相对较少。@借由光纤肆 意蔓延的互联 网,大学生宅人们也纷纷 以 “爱 己所好,随心所欲”、 “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为豪。“我不是宅女。请叫 我居里夫人”,“我不是宅男。请口 我天才 ‘毕加索 (闭 家锁)”’。这些是最新在大学生 “宅”一族中口口相传 的流行语。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 “深居简出”?这 种 “宅”生活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应当给处于 “宅”生活的大学生提供什么建议和帮助呢?这些是本 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 、 “宅”生活热对大学生的影响 对于大学校园的 “宅”生活热,我们不能一棒子打 死。应该看到网络的发展在削平我们的生活空间的同 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拉伸了我们的认知空间。大学生若 是 “宅”起来利用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广泛浏览信息, 学习知识,激发 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 自己的学习能 力,实现个人更为全面的发展。那么 “宅”生活对大学 收稿日期:2010—10—21 基金项目:2010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立项一般项目 (项 目批准号:2010B080);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 A类社会 科学研究项 目 (项目批准号:JA1092S)。 作者简介:郑碧强 (1977一 ),男,福建漳浦人,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与社会 保障,管理心理学; 张叶云 (1979一 ),女,福建建瓯人,福建江夏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 社会心理学。 ① (大学生 “宅现象”透视)(2010—5—22).http:∥hgdxb.cuepa.en/show—more.php?doc—id=245136 ② 大学生上同一半时间无关学习)(2010—5—22)。http:∥news.qq.corn/a/2005O208/000247.htm ③ 寒假 “宅”在家里大学生达 85.1%,部分升级被窝男 (2010—5—23)。http:∥WWW.bj.xinhuanet.~om/bjpd—sx/2010一 O2/05/contenthtm 158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生 生来说大有益处。而且人需要适当的、真实的、自我的 心灵空间,如果在有正常的社交生活和稳定的朋友圈子

网址:大学生“宅”生活热的冷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pdf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12448

相关内容

风水:贯穿乡土社会文化的脉络――基于几种视角的思考
视力残疾大学生社交技能与学校生活品质的关系.pdf
多元哲学与生活世界的互变——基于文明的视角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心理学应用的大学生考研压力管理之道
设计心理学视角下的适老化住宅设计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实成因与干预策略
孙利天:多元哲学与生活世界的互变——基于文明的视角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策略探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