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超好用的68个时间管理技巧

发布时间:2024-11-06 17:15

在这个信息如潮又惜时如金的时代,谁先掌握了时间管理的秘诀,谁就拥有了对工作和生活的主动权。

本书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篇为认知篇,告诉你如何认识时间、时间管理的意义以及如何走出时间管理的误区。

第二篇为技巧篇,主要从时间分配、目标管理、习惯养成、专注力、情绪心态、工作效率和人际交往七个方面。

介绍了68个经过实践检验且行之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

这些方法和技巧只要运用得当,就能让你掌握好自己的时间,变成高效能人士,让你的工作和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和高效能人士的差距在哪里·

按照当前人的平均寿命78岁算,人一生中要花28.3年的时间在睡觉上,约占总寿命的1/3。若每天工作8小时,那么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是10.5年。消磨在电视、社交媒体上的时间为9年,做家务花掉6年,吃吃喝喝花去4年,购物、化妆打扮再去掉2.5年……算到最后,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只有短短的9年!一生看似漫长,实际很短暂。

每天在工作开始之前,比尔·盖茨都会制定好行程表。他的行程表都是以5分钟为单位安排,每一分钟他都不会轻易浪费。这样,一天24小时被他切割成了许许多多个可以利用的时间段,在每个5分钟里都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专注。如果工作行程有变化或会见客人的时间少于5分钟,他会拿出一本书来阅读。

王健林凌晨4点钟起床,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就开始了1小时的健身;当许多人刚刚起床时,他已经健身完毕,吃完早饭,准备前往机场了。从印尼的雅加达到中国的海口,再到北京,24小时,2个国家,3座城市,他飞了6000千米,签了价值500亿元的合同。当上班族们在18:30下班回家的时候,王健林才刚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处理其他的工作。

时间管理的意义并不仅限于管理时间、提高效率、实现某些目标,更重要的是管理好我们自己的人生。

误区一:时间管理就是在短时间之间做更多的事,提高效率

时间管理做得好不好,并不在于任务完成了多少、是否全部完成,而在于完成的事情是否与目标计划相一致。

误区二:时间管理一定要找个完美的工具才可以开始

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规划,我们的目的是根据规划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而不是用时间来测试工具和软件的优缺点。

误区三:时间管理就是要让自己时刻像机器人一样按计划行事

时间管理就是要帮助我们尽可能地把需要做的事情安排好,然后没有压力地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好的时间管理一定会给自己留出一些机动时间,而不是像机器人一样完全按照计划行事。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很多时候变化太多又缺乏规划,就容易与自己最初的目标背道而驰。

误区四:大忙人才需要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可以帮助你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用于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不会让你的注意力漂移不定,盲目无措。

·时间分配法则·

我们进行时间管理的目的在于,在有效时间内,更加专注和高效地完成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每天的计划和行程都安排得太满,超出了自己承受能力的极限,这样的时间管理会让你很不舒服,也就很难坚持下去。很多人办事拖拉,原因可能就是任务安排得太满,时间又太紧,望而生畏,内心产生了抵触情绪,于是事情就被拖延着。

每天预留出至少1小时的机动时间,工作时尽量把必须完成的工作提前完成,这样即使被打断,也不容易产生焦虑和烦躁情绪。

我们虽然很难预料到每天都会有哪些计划外的事情需要去做,但如果留出一点缓冲时间,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产生在业余时间。”胡适也曾说:“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样利用闲暇时间,闲暇定终身。”业余时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能不能利用好业余时间,决定了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时间管理说到底其实是自我管理、精力管理。大部分人管理时间的方法就是一直工作,直到精疲力竭为止,然后短暂休息到感觉不累时再继续工作。这就好比给手机充电,一直用到手机关机,然后等电充到刚够开机的电量又匆忙继续使用。这其实是一种糟糕的时间和精力管理方式,人在这种情况下,精神状态会越来越差,工作效率也会越来越低。

如同人的情绪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一样,人的精力也会出现周期性的起伏。人在每一个小时、每一天和每一周的时间里,精力状态都在发生变化,并且有规律可循。我们最好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来安排我们的工作和休息时间。

早上起床后,大脑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劳,脑神经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此时适合开展计划性的工作。上午,人的精力充沛,大脑保持严谨且周密的思考能力,此时用来处理一些富有挑战性和需要创造力的工作,效率更高;下午,人的精力明显减弱,工作动力下降,此时更适合处理沟通性的工作;晚上睡前1小时,大脑的记忆能力最佳,适合学习或者处理需要记忆的工作。

·目标任务完成法则·

制定周/日目标可以把一个大的目标(周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日目标),这样我们完成任务时不再有遥遥无期之感,每周和每日的目标清单会让我们更具有目标感和紧迫感。任务进展到什么程度,预计什么时间完成,只需要查看清单便一目了然。

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准备日目标和周目标两个清单。

①每周最后一天,在周目标清单中列出自己下一周计划要完成的所有任务。

②一天结束时,把周目标中的工作挪到新的日目标列表中,这就是第二天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

③一旦完成了当天的目标,那么这一天的工作就结束了,不再额外增加任务。

制定周/日目标时,一定要计划得当,要注意,每天的目标任务数量不要太多,以3~5项为宜,且每一项小目标都要有明确的完成时间要求,当天的任务完成后,就可以休息,不必超前完成任务。

时间规划不仅包括短期计划,也包括长期计划。

(1)年计划

对于职场人士而言,年计划显得尤为重要。在制订年计划时,可以先简单地列个大纲,不必做得过分详细,以免计划跟不上变化,反而失去了计划的作用。

(2)月计划

月计划在整个计划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与年计划相辅相成,又与周计划相得益彰。它是落实年计划的第一步,我们在确定好年度目标后,要把大目标进行分解,然后划分到12个月里。每个月的目标再进一步分解到每一周的目标任务列表中。所以,相对于年计划,月计划要求做得尽量详细,最好具体到每一周都需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

(3)周计划

周计划和月计划类似,都是将目标逐渐细化的过程。周计划可根据年度计划和月计划去制定,注意要把一周内的日程安排都考虑进去,其中还应加入一些临时性但重要的工作,并且周计划一定要明确目标、完成方法、开始和完成的时间,如果是团队计划,还要具体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

(4)日计划

做日程安排时,时间、内容的安排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或提前准备几套预案。对于一些确定性的任务,我们可以在前一天的晚上将它从周计划中挪到第二天的日计划列表中去,或者在当天正式开展工作前先列出来,让自己明确当天的新目标。

·写在最后·

快速判断完成每件小事的价值、需要花费的时间以及合适的处理时间。

将这些琐事按重要和紧急程度进行排序,重要的事情先处理,不太重要的先放一放,待有时间了再与其他事情一起解决。

不过度追求完美。每件事情都要求做到完美,那是在浪费时间。

立即行动。处理琐事时,别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思考如何做上,而是马上行动,争取一次解决,杜绝返工。

责任编辑:

网址:《时间管理》:超好用的68个时间管理技巧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0966

相关内容

时间管理:超好用的68个时间管理技巧
9⃣个时间管理技巧
个时间管理技巧
有效利用时间的时间管理技巧.docx
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
超好用的8个时间管理方法
时间管理技巧12个节省时间的简单技巧
基层管理者如何做好时间管理?基层管理者的5大时间管理技巧
16个时间管理的技巧
36个看了就能用的时间管理技巧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