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更“懂人” 城市更文明(纵横)

发布时间:2025-07-06 13:56

人性化设施让城市生活更便利,更具艺术性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城市生活艺术# #城市景观规划#

  在小吃店买了美食,一边逛街一边大快朵颐。盒子空了,却四处找不到垃圾桶,拎着空盒子走了很长一段路才“清空了手”,这样的尴尬你遇到过吗?

  出门在外,无论是找不到垃圾桶,还是在厕所前排长队,都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和不良体验。类似尴尬事多了,有些人可能会以不文明的方式来应对。

  一些不文明现象之所以滋生,有少数人文明素质不高的主观因素,也有相关设施短缺或维护不及时等客观原因。硬件设施不过硬、便民设施不便民等问题,看似是小事,却是涵养城市文明的“绊脚石”。

  “小事”不可小视。从社会治理的视角看待文明问题,想方设法提升居民素质是一方面,相关管理者也需经常检视,基础设施的数量多不多、标志是否明显、体验感如何。比如,曾有人吐槽,天津“古文化街里的公厕标识太不明显了,我们问了好多人,才在景区外找到厕所”。其实,该街区公厕并不少,但指示牌只注重了统一美观,实用性不强,让找厕所成了苦恼事。收到反馈后,街区强化了指示牌的提示效果。网友评价也变好了:“厕所很多,走一个路口就有。”配套设施是静态的,但管理和服务过程是动态的。多些换位思考,多点细致服务与人情味,让公共设施真正可用、好用,还需治理者花费更多心思去解答。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大花园,细致的规划、修剪必不可少。这个“打理”的过程,也是不断涵养文明的过程。天津滨海新区曾有一处约5000平方米的闲置地,地面荒草丛生,杂物乱堆。相关部门经过调研后,结合周边居民需求对这块地进行盘活改造,曾经的市容“洼地”升级为智慧便民停车场,并配备有新能源车辆充电桩、便民自助洗车设备、公共卫生间等设施。荒地变停车场,表面看改变的是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深层看提升的是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人性化设施多了,生活更便利了,滋生不文明行为的温床就少了。

  城市文明,在每个市民遵礼守序的行动中炼成,也在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中炼成。配备更多“懂人”的设施,引导更多人守礼,城市将成为更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幸福家园。

  (摘编自《天津日报》,原题为《文明是怎样炼成的》)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2日 05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网址:设施更“懂人” 城市更文明(纵横)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33928

相关内容

城市有温度 生活更幸福(纵横)
“美好生活城市”:道路纵横轨道成网 交通出行更加顺畅
推进便民设施建设 让城市文明“内外兼修”
城市有温度 生活更幸福(纵横)
打造和谐宜居、文明智慧的新型城市(纵横)
推动城市公交多样化发展(纵横)
照明设施提档升级 城市夜晚更亮更美——我市开展春季城市照明设施综合整治活动
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光彩(纵横)
设施无障碍,城市更有爱
市城管局:照明设施智能化 市民出行更安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