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可持续语境下减少家庭食物浪费的设计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07 20:50

家庭聚会时,可以设定食物分享机制,减少浪费。 #生活技巧# #节省生活成本# #生活垃圾分类指南# #食物浪费减少策略#

程文婷 刘畅 申浩敏

摘要:食物浪费问题一直是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未能有效解决的难题,家庭中的食物浪费现象尤为严重。为针对此类问题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解决思路,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第四个方面,即文化可持续的视角出发,立足本土饮食文化,探讨通过食物设计来减少家庭食物浪费的设计切入点与可能性,并从器物层、行为层、观念层这三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设计策略。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储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并整理当下针对文化可持续的运用及解决食物浪费问题的研究成果,探寻文化可持续与家庭食物浪费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其次,运用KJ法,对食物制作的全流程进行调研,分析各个环节食物浪费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从器物层、行为层与观念层这三个层面进行分类汇总,基于此提出设计切入点;最后,结合案例分析法,有针对性地对设计切入点展开设计策略研究。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基于器物层面的延长食材储存时间、基于行为层面的新饮食消费方式、基于观念层面的提升膳食认知与劝导式食物教育这四个方面的设计策略。综上所述,良好的饮食文化与习惯对减少家庭食物浪费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此作用关系的研究,一方面能为减少家庭食物浪费的相关设计实践提出新的见解,并从食物设计角度为创新文化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新视角与策略;另一方面,能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饮食文化提出新思路。

关键词:家庭食物浪费;文化可持续;食物设计

中图分类号:TS971;TS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9-00-04

0 引言

文化是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化可持续被认为是实现生态可持续性的一种手段,因食物浪费造成的资源枯竭和温室气体排放作为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受文化可持续的影响。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1年食物浪费指数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食物浪费量约9.31亿吨,其中61%来自家庭食物浪费。家庭作为食物浪费现象产生的主要场所,对其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以社会设计思维为指导,以我国内涵丰富且种类多样的饮食文化为载体,运用跨界思维多方位、深层次思考减少家庭食物浪费的可能性,从文化可持续的新视角思考减少家庭食物浪费的可行途径,挖掘减少家庭食物浪费的设计机会,通过可持续的方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1 文化可持续概念与减少家庭食物浪费领域研究现状

1.1 文化可持续

文化可持续性首先由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定义为代际和代内可获取的文化资源。在过去的10年里,文化可持续很大程度上旨在保护文化资本,成为不同学科和背景的一个重要话题,引起了公共规划、城市发展、可持续发展和文化政策等领域的重视。

文化可持续一般通过建筑、语言、技术和产品、情感展示、设计和时尚来传播,其设计类相关论文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方面的内容,设计实践部分则大多聚焦于通过提炼文化符号而进行的文创产品设计,而文化可持续与深入用户生活方式等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内容较少[1]。

1.2 针对减少家庭食物浪费领域的研究

在食品供应链中,家庭是食物浪费现象最严重的场所。家庭中的食物浪费主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食材采购、食材储存、烹饪、饮食、剩菜管理等环节,同时受饮食习惯、消费观念、政策制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营养学等学科均有不同程度的联系,所以对此类问题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

目前对食物浪费领域的研究已有如下设计与实践成果:宋子扬归纳出关于家庭食物浪费四个层面的问题,提出通过设计改善食物的储藏与分装、信息的设计与传达来减少家庭食物浪费[2];徐云洁从包装设计优化、技术创新这两个方面探讨了通过改善包装来减少食物浪费的机会点[3];斯里兰卡信息技术学院项目团队开发出能够捕捉食物的图像、识别食物、测量重量的移动应用程序,通过分析收集的数据,提供适合剩余食物烹饪的菜谱来减少家庭食物浪费;笔者研究团队设计了一款利用蚯蚓在家庭室内堆肥厨余垃圾的小型产品——可持续家庭花园,构建可持续社区,并充分利用厨余资源,从而减少厨余浪费[4]。

综上所述,相关研究对减少家庭食物浪费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更多是以“点”的方式来思考,缺少以线性思维系统性地对家庭食物浪费背后的主观与客观原因进行综合考虑,也缺少立足于本土化视角,对符合国民观念与文化特征的驱动因素[5]进行分析。后文将基于以上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补充研究。

2 文化可持续纳入减少家庭食物浪费设计的研究

2.1 文化是家庭食物浪费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L?htinen和Myllyviita的研究表明,文化可持续性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来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运用文献研究法,根据相关文献检索结果列出了与家庭食物浪费相关联的主要驱动因素,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除客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外,文化、生活方式、个人偏好、价值观、态度等主体观念也会间接影响家庭食物浪费行为的产生。从文化与饮食的关系角度看,文化包含了一個社会的信仰、价值观、实践和愿望,而食物正是人们身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一种表达,因而文化对群体饮食结构、饮食方式以及废物的产生有关键的引导作用。狭义上讲,家庭食物浪费的数量取决于家庭成员的文化习惯与态度。

2.2 文化可持续纳入减少家庭食物浪费设计的层次分类

我国学者注重对文化具体内涵的探究,解构文化的具体类别。其中,学者费孝通认为文化是器物层、组织层和观念层这三层概念有机统一的整体。器物层指物质文化,对应设计的具体产品;组织层指行为文化,对应设计的服务与交互体验;观念层指精神文化,对应设计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因此,本文以上述三个层面为指导,运用KJ法(亲和图法)对造成家庭食物浪费的原因进行整理分类,并以中国饮食文化视角为切入点,探寻设计介入的可能性,如表1所示。

3 文化可持续语境下减少家庭食物浪费的设计介入点

3.1 器物层——延长食材储存时间

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有许多延长食物储存时间的方法流传至今,如窖藏、风干、陶器封藏、腌制等,这些处理方法不仅能延缓食物的腐烂速度,还能将许多食材制成了人们喜爱的美食。食物储存时间的长短与中国古代传统存储器物的造型和材质特性密不可分,容器的形状、材质、透气性、恒温能力也会对食物风味产生影响[6]。

如今,许多家庭成员因缺乏对不同食材存储条件相关知识的了解,导致食材过期腐烂不可食用而被浪费。除此之外,人们对冰箱的过分依赖也是造成食物浪费的原因,如今大部分家庭使用的冰箱存在分区简单、无法灵活调节温控、因不可透视而造成食材被遗忘等问题亟待解决。

在这一层面,“P0”提供了一种减少消费排放的食品存储和购物解决方案。该设计将有机和可持续材料与泥土美学相结合,其陶瓷主体和纺织衬里有助于鼓励用户更深入地欣赏食物,并让用户直观地掌握烹饪实际所需的食物量,最大限度减少食物浪费。

综上所述,对于该层面的相关设计,可从食物加工用具、食品储蓄容器材料与空间、改善冰箱温度与分区合理性以及内室可视性、相关食物储存与冷冻的知识科普以及辅助用户合理规划购物等方面入手,结合中华饮食文化智慧和创新传统材料应用,从而改善人们存储食材的方式和习惯,提供延长食物食用期限的新方案。

3.2 行为层——新饮食消费方式

随着文化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现代消费文化流行,人们开始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中国人重视人情和家庭观念,传统餐桌礼仪和饮食文化在合餐制的饭桌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而当前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让每日的家庭合餐问题重重:一天工作结束后采购、烹饪、清洗等家务占用了太多休息时间;一次性购买过多食材导致食物浪费;烹饪阶段对备菜量、食量的主观性把握不准确,导致菜品做多、菜品做法单一。因而在进行相关方面的设计时,应着重改善、精简操作流程,减轻烹饪压力,帮助人们更轻松自在地享用晚餐。

柳冠中认为,设计创新可以促进生活方式创新,要想增强文化自信,就必须转变疯狂消费的生活习惯,并倡导人们建立共享的新生活模式。基于此,柳冠中在其著作《设计方法论》中展示了以设计事理学为指导的食物准备与消费相关研究项目的设计流程,提出了关于中国厨房新的设计机遇[7],通过转变观念,用设计手段让厨房变成家人沟通情感、共同相处的空间,而非传统的烹饪工作台。

根据书中展示的社区自助式厨房设计案例,可对这种新饮食消费方式进行迭代设计:在社区建构“食材购买—公共厨房—餐吧”系统服务,既能节省用户在烹饪准备阶段所需花费的时间,又能减轻用户烹饪后的清理负担。在采购环节,提供半成品或搭配比例菜品,以及多种人数菜量搭配的选择,让用户通过相关包装设计清楚把握菜量,节约备菜时间;在烹饪环节,凭借公共厨房“集中烹饪”的特性,使在此环节产生的厨余废物可被轻松地集中分类与收集,再对分类收集后的废物进行堆肥处理,供社区绿化所需,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社区在绿化方面的开支。由此可见,整体的服务体验设计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能达到满足家庭合餐的凝聚和减少食物浪费的目的。

3.3 观念层——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食物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药用。食物药用的观点并非创新,中国的饮食传统中食与养有重要的关系,有丰富的关于养护身体、治疗疾病的食物药用知识,通过养生、食疗、食补的饮食方式可以满足机体正常代谢的需要。另外,食物的每个部分都有其价值。中国烹饪食物的手法多样,许多厨余食材的价值往往被忽略而造成浪费。了解食物每个部分的营养与食用价值并培养烹饪技能,让食物最大限度地实现它的价值,可避免60%左右的食材浪费。

肉丝实验室创始人林敏怡就疫情背景下对该层面的设计进行了重新思考,提出了肉丝实验室未来的研究方向:零厨余。即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研究与探索:使用可降解餐具;零厨余,物尽其用;让食物最终回归到土地。其尝试将食材的每个部分通过烹饪制成可口的菜肴,如萝卜皮凉菜、萝卜边角料清汤、玉米须与玉米秆清汤冻,让食材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同时挖掘食材更多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从观念层来看,减少食物浪費可以通过提升人们的膳食认知,培养合理健康的饮食规划意识,加深对食材效用的了解,并基于其特性加以充分利用,达到物尽其用、减少食物浪费的目的。譬如进行养生烹饪体验设计、养生创新菜谱推送与烹饪器具智能互联,将人体体检指数信息与用户的长期健康目标联系起来,并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厨余再利用手工等来加强现代家庭的膳食认知。这不仅可以培养人们健康养生的烹饪饮食习惯,减少食物浪费,还能传承中国传统养生食疗文化,达到文化可持续的目的。

3.4 观念层——劝导式食育

食物系统是最大的社会系统之一,从教育角度来说,其具有全感官、跨学科、综合性强等特点。国内研究表明,6岁以下的幼儿对待饮食的态度和习惯与其心理健康发展紧密相关。2021年9月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强食育;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营养健康、家庭烹饪、种植养殖、公共卫生等关键词也明确体现在体育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课标内容中。

食育,即食物教育,是能促进人们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教育,可以概括为四个维度:食知、食操、食趣、食礼。食育可在饮食中培养价值观,通过介绍不同食品的来源与制作过程,并阐述每种食物的生产与制作所需付出的努力与劳动,让人们亲自参与到食物加工的过程中,加深对有劳动才有回报和收获、料理人的辛苦、餐桌上饭菜来之不易等的体会,加强对饮食文化内涵及价值的认识与重视,自觉承担传承优秀饮食文化的重任[8]。

江南设计大学作品:识蔬——基于食物浪费的菜市场儿童食教品牌设计。该作品为基于菜市场新消费背景下亲子互动性食物教育的科普蔬菜品牌设计,通过设计普及蔬菜知识教育,引导减少食物浪费行为,拉近代际关系,优化菜市场导视系统,从而提升亲自购物体验,营造良好的科普氛围。

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对“德”具有深刻的理解和展现,尤其注重对自然赠予的感恩,基于此展开食物教育,不仅能传承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德”,還能启示后代,从小培养尊重食物的意识,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促进食物设计与食物教育的良性循环。

4 结语

中国的食物设计,不仅是基于中国传统的食物文化和餐饮体验,更重要的是基于中国的国情发展和产业发展,是基于中国人生活的现实需求和未来战略。本文以发展的眼光分析饮食文化可持续与家庭食物浪费的关系,对落实未来文化可持续与减少中国家庭食物浪费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以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储存方法、用餐方式、膳食认知、食物教育等层面为切入点,积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在新兴的食物设计发展阶段,对于减少家庭食物浪费的设计还需要多方面的思考,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对未来食物设计不断创新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筱玥,张琳.针对文化可持续设计的策略研究[J].设计,2022,35(15):92-96.

[2] 宋子扬.家庭食物浪费的原因及设计介入的途径[J].装饰,2018(12):95-97.

[3] 徐云洁,任钟鸣.减少家庭食物浪费的食品包装可持续设计研究[J].设计,2022,35(9):62-64.

[4] 程文婷,王灿.面向可持续社区的生活垃圾系统设计策略研究[J].设计,2021,34(21):82-85.

[5] 汤夺先,王荞.我国餐桌食物浪费问题的饮食人类学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3):1-10.

[6] 郭晶晶.交叉与融合:结构化思维下食物设计学科体系的可视化研究[J].创意设计源,2021(6):58-62.

[7] 柳冠中.设计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6-206.

[8] 靳桂荣.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评《饮食文化十三讲》[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20):6789.

作者简介:程文婷(1984—),女,江西南昌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食物设计、交通设计。

刘畅(1999—),女,山东烟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食物设计。

申浩敏(1998—),男,河南郑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儿童玩具设计。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8年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文化创意产业化设计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基于‘汉绣工艺的创新设计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CY1815;2019年度湖北工业大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SQD2019068

网址:文化可持续语境下减少家庭食物浪费的设计策略研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40069

相关内容

基于可持续理念下的儿童益智玩具设计研究
设计反思——可持续设计策略与实践
可持续设计策略:完整指南
这5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减少家庭食物浪费
基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厨房环境设计研究
家庭环境的智能化改造与升级策略研究.docx
冶金工业可持续发展策略论文
可持续设计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减少食物浪费从家庭做起
基于可持续发展企业绿色营销策略研究.doc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