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树立“工匠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适时引入科学实验,培养探索精神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学龄前教育#
进入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成为推动各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便是一个生动例证:“洪流大战”中对2亿个角色的精细雕琢;哪吒从穿心咒中重生的10秒镜头,制作团队耗时1年,并反复修改了40多个版本,导演饺子在3年的制作中,几乎把70%的镜头演了一遍,通过自己的表演让动画师能更好地理解角色的表情和动作……这种对作品精雕细琢、追求卓越的态度,赢得了海内外观众的赞叹与认可,也充分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工匠精神”传承的时代价值。
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其数量与质量正成为衡量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但是数量仍然不足、占比仍然不高。国家对既精通技艺又品德优良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这就对高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即培养出更多具备工匠精神的综合型人才。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肩负着重大使命,应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发展要求,聚焦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培养,拓展“大思政课”育人阵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着力提升自身素质,以工匠精神融通“六力”引领。作为辅导员要深刻领会“六力”的科学内涵,并将其转化为技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将教育强国要求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处。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工匠精神”是教育强国“六力”落地的重要支点——“敬业报国”的思政引领;“懂技艺、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竞争力培育;“技术痛点攻关”实践中“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的科技创新品格塑造;以高质量就业实现民生保障力的微观落地;在国际技能大赛中通过“技艺展演+文化解说”输出中国标准、增强国际话语权等,都是以“工匠精神”为切入点、贯通“六力”要求的育人逻辑。
进入大学后,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惑和问题。作为辅导员不能只忙于对某个人、某个问题的解决,而应该抓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关键,以“工匠精神”的培育为着力点,打破“技艺与精神”“技术与精神”割裂的现实痛点,改变教育方式,激发家国情怀。在追求德技统一的匠魂、知行统一的劳动素养中,在践行产教合一的育人理念、构建家校社合一的协同机制中,既要着眼大局,又要关注细节,注重从技术层面、职业层面和伦理层面的全方位育人。通过深入探究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形成机理、培育思路和评价标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引导学生将“技能成就出彩人生”的成才理念和“精益求精”的求学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真正领悟“技能报国”的真谛。
着力强化思政引领,培育工匠精神价值内核。工匠精神本质上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对于大学生来说,培育工匠精神的关键在于在价值层面形成清晰、坚定的认知。学生个体是工匠精神教育的主体,其对教育类别、职业希望感和人生价值的判断,以及成长氛围、专业教育、榜样引领和学风环境等因素,都会对工匠精神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辅导员可通过“看、听、讲、研”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技能成才教育。例如,辅导员可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红色影片、红色舞台剧,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映照中,坚定理想信念;组织“工匠精神进校园”,邀请大国工匠、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等讲述自身经历,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向往;开展班会、团课、讲座、论坛等活动,分析当前世界和我国的发展态势,解读国家职业教育和人才发展政策,让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使命,从而在价值引领下,逐步培育起“敬业报国”的工匠精神。
着力注重细节培育,夯实工匠精神实践根基。工匠习惯是培育工匠精神的第一步。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对学生细节方面的培育,能进一步夯实工匠精神的根基。辅导员应立足日常习惯养成,涵养学生工匠精神,“严”字当头,从小事入手,在课程学习中鼓励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每一个实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错误,培养他们严谨认真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约定“上课提前5分钟到教室”“宿舍物品分类收纳、按规定摆放整齐”等,于细节处引导学生养成分类习惯和追求精益的品质。
辅导员带领学生组织活动时,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并关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从方案设计到具体实施,都要追求尽善尽美。辅导员在开展社团活动时注重手脑并用,通过手工制作、模型搭建等项目,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工匠精神对细节把控的要求,从而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时,引导学生详细研读评分标准,对参赛作品细节、工艺作品精度等方面进行重点反复打磨,激励学生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总之,工匠精神是一个融合了专业才能、工作哲学、创新思维、职业情感和社会伦理、家国情怀等多元要素的综合体。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使命。辅导员需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注重细节培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为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贡献力量,让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作者为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武姣宁)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网址:引领学生树立“工匠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44756
相关内容
【工作研究】加强思政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工作研究丨加强思政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新时代大学生勤俭节约精神培育策略研究.docx
匠人精神II——追求极致的日式工作法
劳动教育月丨活动总览:弘扬劳动精神,传承工匠清华
工匠精神 走向生活的工匠之美——人民政协网
活动 | “劳动教育月”活动总览:弘扬劳动精神,传承工匠清华
匠人精神2:追求极致的日式工作法
小学生家庭教育立德树人论文
工匠精神 走向生活的工匠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