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酵素及其环保应用研究进展
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生态研究或环保观察 #生活乐趣# #创新乐趣# #创新旅游#
摘 要 为研究环保酵素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效果,对环保酵素制备、生产机制及环保应用和存在的争议进行综述和分析。各种水果、蔬菜废弃物制备过程微生物菌种多样,环保酵素液中富含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活性成分,乙酸含量高,pH值普遍较低;环保酵素对于较低浓度污水处理效果不显著,但对于高污染浓度废水如填埋场渗滤液、含油废水等有一定优势;对污泥具有增溶作用,可加速固体废物的降解,也促进堆肥快速腐熟;作为土壤改良剂对油污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最佳,可促进植物生长。
关键词 环保酵素;环保应用;土壤修复
中图分类号:TQ925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7.032
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数量及其对食品需求的增加,食物浪费量也随之增加。蔬菜和水果市场、食品加工及家庭日常生活等会产生大量蔬菜和果皮残渣,至少有25%~30%的水果被丢弃。2005—2025年,食物浪费的数量可能从2.78亿 t增加到4.16亿 t[1]。随着我国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厨余垃圾数量剧增,急需提升处理能力。目前,有机固体废物的焚烧、填埋等常规处理可导致温室气体的增加[2],迫切需要发展适宜可替代传统有机固废的处理技术,以便尽量减少二次污染问题[3- 4],充分挖掘有机废物资源化利用途径。由于有机固废具有很高的生物可降解性和含水量,具有很大的回收前景,使其成为生产生物燃料[5]和其他工业上重要化学品(包括色素、酶、有机酸和精油)的理想底物。
环保酵素(Garbage Enzyme,GE),是将新鲜的水果、蔬菜废弃物与糖、水按照3∶1∶10的比例混合后,在厌氧条件下,经酵母菌、醋酸菌、乳酸杆菌等多种微生物的发酵而产生的棕色液体。这种液体含有蛋白酶、脂肪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生物表面活化剂等多种酶[6],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目前,GE已在污水处理、土壤修复、农业生产等方面开展研究[7-8]。GE的生产是促进有机固废源头减量和资源化的有效解决方案。本文旨在综述GE的制备方法、生产机制及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情况,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借鉴。
1" 环保酵素的制备
GE是由泰国的Rosukon博士发明的一种发酵液,将水果、蔬菜等厨余垃圾与水和糖浆混合发酵3个月而成[9]。这种环保酵素在东南亚和日本尤其盛行。与此同时,我国劳动者也探索出了使用皂角等制成日常清洁用品的方法[9],这与GE的制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为了制备GE,大多数蔬菜和果皮都可作为原料,它们既方便获取,又易于处理,尤其是那些富含有机酸的蔬菜和果皮最佳。目前,研究者们正在不断改进GE的制备方法。选用苹果皮、龙皮、茄子皮为原料,在厌氧条件下,发酵6个月后获得稳定的酵素,pH值为4.5,且成品无异味,液体清澈,原料在底部沉淀不分解[10]。
另一项研究中,使用等比的皂角和苹果废弃物,按照与糖和水的比例为3∶1∶10,在密闭容器中自然发酵3个月,制备出的皂角酵素具有更高的粘度、泡沫稳定性和乳液稳定性,淀粉酶、纤维素酶、脂肪酶等活性较高[11]。
王科杰[12]用红糖、水果、水体积比为3∶8∶29,在接种量为7%、温度为35 ℃下,进行为期30 d的定向生物发酵,成功制备了GE,并用于水泡猪粪的除臭处理,效果明显。Arun等将6 g菠萝皮和4 g柑橘皮经超声预处理20 min制备GE,水解酶活性较高;在pH值为6、温度为37 ℃以及218 r·min-1的搅拌条件下发酵3 d,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的活性达到最大[13]。
这些研究表明,通过生物强化和超声预处理手段可以有效缩短发酵周期,为大规模生产具有较高水解酶活性的GE提供了借鉴。
2" 环保酵素的生产机制
GE的传统制备过程通常需要3个月时间,其成分构成复杂。实质上,GE的是由原生的水果、蔬菜废弃物与水和糖混合后,通过微生物在厌氧发酵条件下产生的棕色液体。这种液体中含有多种酶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等成分。
在厌氧环境中,各种糖类为微生物提供了必要的营养,从而促进它们的新陈代谢。GE可由废物中的土著微生物种群进行发酵,也可加入酵母[14]来缩短发酵时间。GE中所含的酒精和乙酸,是由水果和蔬菜中的细菌代谢产生的。
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碳水化合物转化为挥发性酸,在容器中形成气泡[11]。随着有机酸在发酵液中的不断溶解,pH值不断降低,最终为酸性[15]。在GE的制备过程中,乳酸、草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逐渐转化为乙酸[16],形成了一种类似醋的液体,通常被称为酵素[17]。
在分解过程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存在极大地促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降解,这些酶不仅可以作为抗真菌、抗菌和杀虫剂,也可以用作清洗剂。发酵时间的长短会影响GE的颜色、香气和pH值[18]。通常,GE多呈深褐色,并具有强烈的新鲜酸味。
3" 微生物菌种
GE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中包括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纤维素降解菌、耐酸菌、硝化细菌等和多种酶[19]。周伟等[20]以瓜果皮、红糖、水按1∶1∶8的体积比密封,在室温下自然发酵1年,发现GE中细菌、放线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数量多,且形态多样性丰富。王科杰等筛选出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进行GE的生物强化发酵,发现有效活菌数显著高于自然发酵组,优势菌群所占比例高达90.35%[21]。Parekh等利用宏基因组分析得出,GE的优势微生物为厚壁菌门,包括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22]。Ling等制备的GE中酵母占主导地位,占总分离株的85%[23]。在属水平上,富集培养基的微生物群落由酵母菌、芽孢杆菌和念珠菌组成。这些研究表明,GE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优势菌属与原料的营养成分、土著菌群有较大的关系[24]。然而,若制作GE的原材料不够新鲜,或者置于阴凉潮湿或被阳光照射的环境中,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会导致杂菌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种群的存在。
4" 环保酵素的应用
GE的发酵产物为醋酸、乙醇等,具有一定的除油、去污等清洁能力。因此,社区和家庭手工制作GE很受欢迎,主要用作化学清洁剂、洗发水和洗涤剂的替代品。在过去10年中,GE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流行,反映了人们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以及消费行为转向绿色消费的趋势。然而,有关GE的大规模生产实践较少,主要集中在宣传推广制作方法和用途方面,同时,也有一些研究者对GE的作用存在争议[6],认为GE消毒效果是伪科学。由此可见,对GE的科学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鉴于此,本文重点关注GE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进展。
4.1" 污水治理
将糖、果皮和水按1∶3∶10的比例混合制备GE,并处理模拟乳业废水,在pH值为4.0和6.5时,总悬浮物(TSS)的减少率分别为22%和26%,GE对TSS有一定的还原作用[25]。混合GE去除污染物的能力略高于单一GE,对水中氨氮污染物的去除率为37.91%;应用GE后可有效提升水体样本的溶氧量,使水环境形成良性循环[26]。但GE分别处理初始 化学需氧量(COD) 为 240 mg·L-1的模拟河水时,当GE浓度为 1%、pH 值为7,实验开始时,COD 有所上升,6~8 d后 ,COD 仅下降了 31.7%。这种稳定状态下的 COD 浓度比河水中初始COD浓度值要高,仅向模拟河水中添加GE并不能有效降低其 COD 含量[27]。由于GE本身的强酸性及较高的COD 浓度,将GE加入到低污染浓度水体中,可能会导致体系化学需氧量增加和pH 值降低,从而使净化效果不理想。
Rasit等考察了使用15%的GE稀释下预处理棕榈油厂废水的效果,结果显示,此方法对油和油脂的去除率为90%[28]。与香蕉、橘子和芒果的GE相比,菠菜酵素在促进颗粒污泥初始造粒的潜力最大,它在去除总磷、总氨氮和COD方面的效率最高,并且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29]。在奥克拉填埋场渗滤液中,添加20% GE后28 d,渗滤液污染指数( LPI)的最大降低率为74.75%。而掺入5% 的GE显著降低了加齐普尔县和巴尔斯瓦垃圾渗滤液的最终LPI,分别降低了60.61%和55.12%[30]。蔬菜GE可降低渗滤液中68%的化学需氧量和39%的氨态氮[22]。
由此可见,GE在处理难降解废水方面有一定优势,如填埋场渗滤液、含油废水等,对于常规污水处理效果不明显或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
4.2" 污泥处理
Arun等以菠萝、花椰菜、橘子、番茄和芒果等消费前废弃物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类型的GE,并对每种GE的特性进行了研究[15]。不同类型的GE在不同的pH值和时间下对污泥进行增溶。当处理时间为48~ 60 h、pH值为7时,各类型的GE对挥发性悬浮物(VSS)、TSS的降低幅度较大,对化学需氧量(COD)、总谢氏氮(TKN)和总磷(TP)的溶解度也有较大的提高。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GE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活性成分。当使用10%的GE酶液处理水产养殖污泥时,其效果更好。这不仅体现在经济实惠上,更重要的是其处理效果的优异性。具体来说,处理后的总悬浮固体减少了89%,化学需氧量减少了88%,总氨氮和总磷分别减少了94%和97%[31]。
4.3" 土壤修复
GE施入土壤,可提高土壤氮、磷及有机质含量[32-33],促进作物生长[34],有利于土壤改良。从以土壤、水果、垃圾为主的有机废弃物中提取的生物催化剂-酶,在对废旧机油污染的土壤的修复过程中,当污染水平为5%和10%时,橘子皮GE对油脂的去除率最小值为47%,最大值为58%,表明GE具有去除土壤中油脂的潜力[35]。因此,GE可以应用于油污染土壤的生物催化修复。在GE与生物炭复合处理污泥堆肥的过程中,总有机碳(TOC)降解和腐殖质化效果最佳[36]。在此过程中,腐殖化作用的真菌主要有假牙菌属、木霉属、青霉属。传统的堆肥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使用GE有助于加速有机固体废物的降解速度,极大地提高了堆肥效率。用餐厨垃圾制备GE协助生产堆肥后,用于土壤改良剂,添加10% GE的整体堆肥对菜豆的促生长效果最好[37]。种植苋菜后,施加两种浓度酵素不仅均可减少土壤中有效态镉(Cd)的含量,降低苋菜对Cd的吸收,还能提高苋菜组土壤细菌的多样性,改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38]。这些结果无疑表明,GE在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5" 结论与展望
环保酵素(GE)的制备过程不仅原材料易得且成本低廉,操作流程亦简单便捷,其绿色生产模式充分贴合了当前原生垃圾处理中的“零填埋”“零废物”及资源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然而,尽管GE具备广泛的应用潜力,例如在消毒清洁、污水治理和土壤修复等领域,但其制备和应用过程中尚缺乏规范和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GE的规模化生产和工业化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在废水处理方面,GE的效果受到其来源和用量的影响,表现出差异性。大量的果蔬废弃物可以被转化为GE,然而,其在水体和废水处理中的适用性依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特别是在处理如填埋场渗滤液和含油废水等高浓度污染方面,GE显示出了显著的潜力。
在污泥增容和土壤修复领域,GE的研究相对较新,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仍有待深入探索。为了更有效地应用GE,并发挥其在环境修复中的潜力,需要对其降解污染物的机理有更深入的了解。这包括结合微生物活动、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进行详细分析,以揭示其作用原理和优化应用策略。
综上所述,虽然GE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充满前景,但为了实现其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以及更广泛的工业应用,还需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发展上投入更多的努力。这不仅涉及GE的效能和效率提升,还包括其生态安全性和经济可行性的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1] ADHIKARI B K, BARRINGTON S, MARTINEZ J. Predicted growth of world urban food waste and methane production[J]. Waste Management amp; Research, 2006, 24(5): 421-33.
[2] 乔如陆, 王凌霄, 孙玉鑫,等. 厨余垃圾好氧堆肥技术及优化策略研究进展[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3, 29(4): 821-828.
[3] 李秋虹, 孙晓杰, 胡心悦, 等.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碳排放变化趋势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3, 45(7): 952-958.
[4] 陈文昊, 袁辉洲, 柯水洲, 等. 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置方式的碳补偿与能源回收潜力对比分析[J]. 环境工程, 2023, 41(7): 37-44.
[5] PASSADIS K, CHRISTIANIDES D, MALAMIS D, et al. Valorisation of source-separated food waste to bioethanol: pilot-scale demonstration[J]. Biomass Conversion and Biorefinery, 2022, 12(10): 4599-4609.
[6] 张可煜. 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环保酵素的应用及争议 [J]. 现代园艺, 2021, 44(7): 50-51,113.
[7] 庞敏晖, 左强, 宋大平, 等. 植物酵素营养液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北方农业学报, 2019, 47(5): 60-64.
[8] 程晓娇, 刘玉香, 张松涛. 环保酵素应用的研究进展 [J]. 现代化工, 2023, 43(1): 67-70,76.
[9] 周丰, 曹小璐, 曹晓晴. 生态环保酵素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J]. 科技视界, 2023(19): 44-47.
[10] TONG Y, LIU B. Test research of different material made garbage enzyme's effect to soil total nitrogen and organic matter[C]. 2020 4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Renewable Energy and Development (IWRED 2020), Electr Network, 2020.
[11] GU S, XU D, ZHOU F, et al. The garbage enzyme with Chinese hoenylocust fruits showed better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than when using the garbage enzyme alone[J]. Foods, 2021, 10(11):2656.
[12] 王科杰. 环保酵素生物定向强化发酵及除臭应用评价 [D].太原:山西农业大学,2022.
[13] ARUN C, SIVASHANMUGAM P. 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parameters for enhancing the multi-hydrolytic enzyme activity in garbage enzyme produced from preconsumer organic waste[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7, 226(1): 200-210.
[14] SELVAKUMAR P, SIVASHANMUGAM P. Optimization of lipase production from organic solid waste by anaerobic diges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iodiesel production[J].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7(165): 1-8.
[15] ARUN C, SIVASHANMUGAM P. Solubilization of waste activated sludge using a garbage enzyme produced from different pre-consumer organic waste [J]. Rsc Advances, 2015, 5(63): 51421-51427.
[16] ARUN C, SIVASHANMUGAM P. Ident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parameters for the semi-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garbage enzyme from pre-consumer organic waste by green RP-HPLC method [J]. Waste Management, 2015(44): 28-33.
[17] BARMAN I, HAZARIKA S, GOGOI J,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n enzyme extraction from organic wastes and its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Biochemical Technology, 2022, 13(3): 32-37.
[18] RUSDIANASARI, SYAKDANI A, ZAMAN M, et al. Utilization of eco-enzymes from fruit skin waste as hand sanitizer[J]. Asian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Empowerment, 2021,5(3):23-27.
[19] 饶毅萍, 魏建华, 陈冬娥,等. 环保酵素的微生物检测和生化成分分析 [J]. 农业与技术, 2021, 41(1): 30-32.
[20] 周伟, 陈轩, 蒋娟, 等. 环保酵素特性成份及微生物种类初步研究 [J]. 贵州科学, 2020, 37(3): 11-15.
[21] 王科杰, 许力山, 姬高升, 等. 环保酵素高效发酵菌株筛选及不同发酵方式比较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3, 29(2): 252-258.
[22] PAREKH D, VAIDH S, AILANI R, et al. Investigation of biochemical, enzymatic, and metagenomic profiles of garbage enzym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umping site leachate treatment[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4, 31(6): 8974-8984.
[23] LING R L Z, KONG L K, LIM L H,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microorganisms from fermented biowaste and the potential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J].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23(218):115013.
[24] 邸鹏月, 彭宇, 李晨, 等. 基于宏基因组分析桑葚酵素的微生物多样性 [J]. 中国食品学报, 2020, 20(5): 251-257.
[25] SAMBARAJU S, LAKSHMI V S. Eco-friendly treatment of dairy wastewater using garbage enzyme[J]. Materials Today: Proceedings,2020,33(1):650-653.
[26] 王婷, 赵仕沛, 孙志华, 等. 环保酵素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 [J]. 能源与环保, 2022, 44(10): 176-81.
[27] YUSTIANI Y M, NUGROHO F L, MURTADHO F Z, et al. Use of eco enzyme to reduce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of synthetic river water[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23, 55(1): 91-97.
[28] RASIT N, KUAN O C, IOP. Investigation on the Influence of bio-catalytic enzyme produced from fruit and vegetable waste on palm oil mill effluent[J].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8,140(1):012015.
[29] 徐德金, 陈智松, 康天旭, 等. 不同自制植物环保酵素在不同发酵时间抗氧化力的对比研究 [J]. 南方农业, 2018, 12(11): 138-142.
[30] RANI A, NEGI S, HUSSAIN A, et al. Treatment of urban municipal landfill leachate utilizing garbage enzyme [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0(297):122437.
[31] GALINTIN O, RASIT N, HAMZAH S.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co enzyme produced from fruit and vegetable waste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aquaculture sludge [J]. Biointerface Research in Applied Chemistry, 2021, 11(3): 10205-10214.
[32] 佟玉洁. 不同原料环保酵素对土壤全氮影响的试验研究 [J]. 盐科学与化工, 2020, 49(12): 21-24.
[33] 李方志, 李丝丝, 王殷, 等. 环保酵素改良土壤中有机质与磷素的探索性研究 [J]. 环境科学导刊, 2016, 35(5): 65-69.
[34] 冯筠洋. 环保酵素施用对土地与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 [J]. 化工设计通讯, 2017, 43(10): 185,188.
[35] BULAI I S, ADAMU H, UMAR Y A, et al. Optimization of fruit garbage enzymes requirements for biocatalytic remediation of used motor oil-contaminated soil [J]. Journal of Korean Societ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s, 2021, 43(4): 241-256.
[36] JIANG J, WANG Y, YU D, et al. Combined addition of biochar and garbage enzyme improving the humification and succession of fungal community during sewage sludge composting[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2(346):126344.
[37] NARANG N, HUSSAIN A, MADAN 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ompost preparation using lab prepared eco-enzyme and its effect on growth of plant species vulgari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4, 31: 36230-36240.
[38] 姚小琴, 蒋娟, 龙云川, 等. 环保酵素对苋菜Cd吸收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J]. 地球与环境, 2023, 51(2): 227-234.
(责任编辑:敬廷桃)
基金项目:四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3076);吉林省教育厅项目(JJKH20210460KJ)。
作者简介:高秀红(1980—),硕士,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治理与资源化。 E-mail:xiaohangnt@163.com。
网址:环保酵素及其环保应用研究进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45024
相关内容
农业废弃物生产环保酵素及其应用研究环保酵素生活应用篇
环保酵素制作DIY及生活应用
环保酵素是什么?环保酵素的功效与作用!
环保酵素居家妙用!
环保阻燃剂研究和应用进展.DOC
环保酵素应用于农业的技巧
环保酵素的制作方法
【环保酵素清洁剂】
环保酵素制作与使用方法及案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