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社会建构
政府和社会机构合作,共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精细化和精准化。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会信用#
内容简介 · · · · · ·
《现实的社会建构》是知识社会学的经典之作,也是社会建构论的扛鼎之作,更是社会学领域影响较大的著作之一。该书不仅将知识社会学的考察范围,从少数人关心的科学和理论知识,拓展到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用以指导行动的知识,而且以生动的笔法,揭示了作为“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的社会,到底是如何构成的,又具有怎样的特性。
本书融汇了现象学的洞察与人文主义的关怀。对于矫治社会学理论的退缩,该书至今仍有警示和启迪作用。
本书出版于1967年,是社会学领域的一本经典,是一本与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涂尔干的《自杀论》齐名的社会学经典。本书的问世,开启了社会科学领域一个跨学科的学派——社会建构主义。
现实的社会建构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彼得·伯格(Peter Berger,1929—2017),奥裔美国社会学家,现象社会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新保守主义的代言人之一。与卢克曼同为舒茨的学生,两人私交甚笃并长期合作。其主要研究领域是宗教社会学和关于经济发展的社会学理论。其社会学思想具有人本主义和现象学的特征。他认为社会学的任务是发现人类的价值,研究人类自身的状况,视知识社会学为社会学理论的根本,认为其使命是对现实的社会建构进行分析,即对社会的双重属性进行分析。一方面,社会是涂尔干所说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它也是韦伯论证的理解的主观意义,所以知识社会学要对客观的建构和主观的建构作出理论说明,以揭示在日常生活中“人是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创造的社会的产物”这一常识性道理。他还把现实的建构理论与现象学方法用于宗教社会学研究,提出“方法论的无神论”研究准则,其宗教对人类建构和维系世界的作用理论及宗教世俗...
(展开全部)
彼得·伯格(Peter Berger,1929—2017),奥裔美国社会学家,现象社会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新保守主义的代言人之一。与卢克曼同为舒茨的学生,两人私交甚笃并长期合作。其主要研究领域是宗教社会学和关于经济发展的社会学理论。其社会学思想具有人本主义和现象学的特征。他认为社会学的任务是发现人类的价值,研究人类自身的状况,视知识社会学为社会学理论的根本,认为其使命是对现实的社会建构进行分析,即对社会的双重属性进行分析。一方面,社会是涂尔干所说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它也是韦伯论证的理解的主观意义,所以知识社会学要对客观的建构和主观的建构作出理论说明,以揭示在日常生活中“人是他们自己积极主动创造的社会的产物”这一常识性道理。他还把现实的建构理论与现象学方法用于宗教社会学研究,提出“方法论的无神论”研究准则,其宗教对人类建构和维系世界的作用理论及宗教世俗化的分析,对宗教学和社会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主要著作有《社会学的邀请》(1963)、《现实的社会建构》(1967)、《神圣的帷幕》(1969)、《异端的使命》(1980)等。
目录 · · · · · ·
前言/ 001
绪论:知识社会学问题/ 001
第一章日常知识的根基/ 025
第一节日常生活现实/ 027
第二节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 038
第三节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与知识/ 045
· · · · · · (更多)
"现实的社会建构"试读 · · · · · ·
本书旨在对日常生活现实进行社会学分析,更准确地说,就是对那些指导人们日常行为的知识进行分析。至于这种现实在学者的各种理论视野中会是什么样子,并不是我们的分析重点,它只属于外围议题。因此我们必须在开头就澄清一点:我们所说的现实是社会中的普通人通过常识就可以感受到的现实。至于这种常识现实如何受到知识分子和其他思想贩子的理论建构的影响,这是下一个层面的问题。虽然我...
第一章 日常知识的根基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如果一个社会具有普遍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矛盾世界,那就会使主观现实和身份认同呈现出一些特殊构型。人们会日渐普遍意识到所有世界的相对性,这其中也包括自己的世界,此时它在主观上被视为“某一世界”,而非“唯一世界”,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结果:个人的制度化行为被理解为“一种角色”,个人可以在意识中把自己与角色分离开来,以操控的方式来“扮演”它。比如,贵族就不再简单地是个贵族,他会装成一个贵族,等等。与个人假扮自己的非预定身份相比,假扮自己的预定身份上性质完全不同的事情,它的影响要深远得多。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这种情形越来越普遍。 (查看原文) 自身的社会位置会带来相应的狭隘立场,在克服这一困难时,不同的社会群体表现出的能力有着巨大的差异。曼海姆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阿尔弗雷德韦伯所说的“与社会无涉的知识分子”。他们隶属于一种间隙阶层,从而相对超越了阶级利益。 (查看原文)>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未名社科·大学经典(共14册), 这套丛书还有 《国家间政治》《常识》《议程设置(第二版)》《政治与行政》《法理学的范围(第二版)》 等 。
喜欢读"现实的社会建构"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34.99元

96.60元

49.00元

8.40元

25.00元
喜欢读"现实的社会建构"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要写书评现实的社会建构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9 条 )

《现实的社会建构》全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绪论 知识社会学问题 1.何为知识社会学 (1)本书基本观点:现实是社会建构的,这一建构过程是知识社会学的分析对象。 (2)两个关键概念:现实(reality)与知识(knowledge)。前者是某些现象的属性,这些现象是独立于人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后者则是一种确定性,它确... (展开)

两个层次与三种辩证过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作为“建构学派”(Constructionist)的宣言式著作,以人和社会的关系为主轴来探讨社会实体的构建,是一部知识社会学论纲。 第一章是导论,介绍知识社会学的论域和理论发展。知识社会学,顾名思义,即是分析在社会中成为“知识”的事物。因为知识本身有着一定的社会条件,... (展开)

知识与现实,个体与社会
首先放上一张概念框架图(抱歉做得比较混乱,也省略了一部分比较动态性的内容,姑且一看吧),然后围绕图中几个最关键的部分做一点探讨。 1 从二元论到四要素 从马克斯·舍勒以一部《知识社会学问题》宣告知识社会学问世开始,这门学科似乎一直沉浸在一种“知识—社会”二元论... (展开)

对本书的概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初版于60年代的知识社会学扛鼎之作是我本科毕业论文的理论支柱,但当时并没有读完它。即便本书的中译本备受好评,但由于并不具备足够的社会学理论知识,所以我读起来仍然有些困难(说实话,本书一部分内容晦涩难懂)。这几天正好趁着国际秩序课程进行到社会解释路径,就再... (展开)

读彼得·伯格&托马斯·卢克曼《现实的社会建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作为一本理论书,本书对读者真的非常友好,很容易跟上作者的理论逻辑。 作为舒茨的学生,两位作者的观点跟舒茨可谓一脉相承。在讨论现实建构理论之前,作者用不少的篇幅介绍了所谓“现实”、“日常生活”等概念,为后面的理论阐述奠定论域基础、锚定方向。而在这部分中,常常可... (展开)

现实的社会建构的学习小结笔记
本书写于1967年,在较早的时间提出了“社会建构论”,并提出了如何运用社会学的学术研究视点从宏观的社会结构拉回至日常生活的研究。正如本书结语所说,“有大量的经验问题等待着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本书也为后现代的解构和批评预留了许多重要的话题。 本书让我个人受益最深的... (展开)

《现实的社会建构》一些梳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作为社会建构论的开山之作,在社会学学者当中地位相当之高,这次重译也实属“千呼万唤始出来”。再版之后立刻就买了,一直听说翻译质量极高,可拖拖拉拉直到十月才开始读。这里打算将主要观点梳理一遍,尝试着从其他视角以实现整体把握 一、日常生活现实-理论 本书在开篇即... (展开)

“现实”是如何被建构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知识社会学在20世纪20年代起源于德国的舍勒。其思想的源头有:马克思主义(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尼采哲学(思想乃是人类生存和谋取权力的工具);历史主义(一种相对),之后被曼海姆所发展。 在曼海姆看来,知识社会学中的意识形态(一种代表着某种社会利益的观念... (展开)

中国周刊好书榜-《现实的社会建构》
“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西方人文社会思潮来说,‘建构主义’占据了近乎垄断的地位。人们普遍认识到,一些看上去刚性、客观和自然的制度、观念和知识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它们分明就是前人基于特定的历史因素和利益因素创造出来的,却蒙蔽了一代又代人。妨碍或引导人类解放... (展开)
> 更多书评 49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论坛 · · · · · ·
不知道为什么评分这么高,非社会学专业表示读起来... 来自我是一颗仙人掌 2024-10-28 14:39:50 请问本书适合对非专业只是单纯对社会学感兴趣的人... 来自飘 8 回应 2024-06-03 10:08:10 有没有人带着一起读 来自王小花 2024-05-31 12:30:15 想知道那位约德尔歌手到底是谁 来自Ezekiel 2023-09-26 21:00:38 书中举例多次出现的,猎人制度中,舅舅和外甥的关... 来自绝绝子一号 4 回应 2021-06-04 13:12:33网址:现实的社会建构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47697
相关内容
构建和谐社会如何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活
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家庭治疗:社会建构主义疗法
【中国社会科学报】高校心理建设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路径
浅谈环境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家庭做起
美光团建活动融入公益,担当社会责任实现社会和谐
宁波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协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