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家庭,一看就能养出幸福感强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5-07-10 15:10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能提升家庭幸福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生活品质# #家庭幸福指数#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在谈及家庭教育时,曾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

“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这种教育有言传有身教,甚至我觉得身教重于言传。

你生活在这个家庭里面,你的长辈,你的亲人,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工作、对待他人,我想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的确,孩子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一个家庭的模样。孩子身上的优点、存在的问题,往往都能在家庭中找到答案。

下面这几种家庭,更容易养出优秀、有出息的孩子。

1、和谐有爱的家庭

哈佛大学花了76年,持续追踪268人,为了解答这一问题:什么样的人,最可能成为“人生赢家”?

“人生赢家”的标准十分苛刻。主持这项研究的心理学者乔治·瓦利恩特说,赢家必须“十项全能”:十项标准里有2条跟收入有关,4条与身心健康有关,4条与亲密关系和社会支持有关。

结果发现,决定人生能不能成功的,从来都不是智商,体型,父母收入,自己受教育程度。

真正的答案是:爱。只要能在30岁前找到 “真爱”—— 无论是真的爱情、友情还是亲情,就能大大增加你 “人生繁盛” 的几率。

这答案看上去太过普通,以至于令人难以相信。但研究者瓦利恩特说:“爱,温暖和亲密关系,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应对机制。”

图片

人生中的挫折无法避免,生活在爱中的人,抗挫折能力会更强,能够自信、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风雨,很快振作起来。

反之,“缺爱”的人常会在挫折面前失去勇气和力量,心理脆弱、自我怀疑。

在孩子成长早期,一个和睦、有爱的家庭,会让孩子建立起充分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

安全感、自我价值感充足的孩子,能够充分地接纳自己,心理健康,更有勇气和自信对外探索、发展自我,也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

可以说,爱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内在动力。真正优秀的孩子,一定是被“爱”出来的。

图片

著名家庭排列系统的创始人海灵格提出,幸福家庭关系是这样的:

夫妻俩亲密并肩站立;孩子站在父母的前面中间位置,形成稳定的等腰三角形关系。

一个和睦、有爱的家庭,第一点是和谐的夫妻关系。

不管遇到什么难题,夫妻二人永远是“战友”,秉持着信任、理解、包容的心态,关爱、呵护、支持彼此,共同努力。

第二点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这份爱更倾向于“无条件的爱”,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他的外在表现。

给孩子充足、温暖的关注和陪伴,在他犯错、失意的时候,在他身边给予帮助和鼓励。

2、互相理解的家庭

杨绛曾经指出钱钟书把法文“bon”读错了。

钱钟书不服气,认为自己不可能读错。

杨绛一本正经地告诉钱钟书,他的读音不对,带有浓重的家乡口音。

对待知识,杨绛一直是严谨的态度,年轻气盛的钱钟书也不甘示弱。

两人都据理力争,争辩不休,由开始的辩解变成恶语相向。

最后找了个会说英语的法国人来当裁判,杨绛赢了,钱钟书只能丧气地不再言语。

图片

争吵中获胜的杨绛,不但没有胜利的喜悦,反而觉得很难过。

气急之下,彼此都说了那么多过分的话,她觉得一点都不值得。

至此以后,两人再有吵架,不管谁对谁错,钱钟书都会让着杨绛。

事后,杨绛问钱钟书:”为什么每次吵架你都让着我?有时候我反思是我的错。”

钱钟书微笑着说:

“因为你是我的,就算吵赢了,又能怎样?赢了道理,输了感情,丢了你,我就输了人生的全部,两个人的世界总要有一个闹着,一个笑着,一个吵着,一个哄着。”

这就是钱钟书和杨绛的相处模式,诠释了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生活在一个屋檐下,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若是一味地为了输赢而理论计较,摆事实讲道理,就会伤及彼此之间的感情。

图片

刷剧时看到过这样一个生活场景:

丈夫沮丧地回到家,一言不发躺在沙发上。

妻子听见门响却半天没有动静,从厨房出来,看到丈夫随意地躺在自己刚刚换好的沙发垫上,鞋子耷拉下来,蹭的垫子上满是土。

妻子立即走过去,想把丈夫拉起来。

丈夫本就是闷闷不乐,不曾想妻子此时过来。

妻子拉了一下没拉动,手一松,自己倒是坐在了地上。

眼看一场大的矛盾即将爆发。

丈夫回过神来,把妻子从地上拉起,妻子也回抱了下丈夫,以示安慰。

然后,静静地回到厨房,为丈夫做饭去了。

家庭中,不是时时刻刻的想念,而是互相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你无需多言,更不需多余的道理,要的是:我的失落你能懂,我悲伤时你抱抱我,我欢喜时你比我还开心。

家庭中相互理解是高配,遇到问题,先进行情绪安抚的沟通方式,远比滔滔不绝的大道理更行之有效。

图片

3、心态乐观的家庭

朱光潜曾经在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写道:

“朋友,闲愁最苦!

愁来愁去,人生还是那么样一个人生,世界也还是那么样一个世界。

假如把自己看得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

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

我劝你多打网球,多弹钢琴,多栽花木,多搬砖弄瓦。

假如你不喜欢这些玩意儿,你就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

生活中的烦恼和困苦无可避免,但我们可以转变自己的心态。

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很多烦恼就会烟消云散,也能给内心增添信心和力量。

心态乐观了,对家里人传递的是积极的能量,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家庭就会越来越好,生活也会越过越顺。

图片

正如心理学家贝曼博士所说:

“一个观点就会带来一个量子场。

如果父母对待世界和生活的观点从消极走到积极,那么不仅我们自己的幸福指数会提高,甚至于,我们眼中的孩子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可爱,更加有活力。”

在教育孩子方面:

懂得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善于欣赏孩子的特点和长处,不盲目与人比较。

根据个性来培养,让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是很正常的,家长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少一些否定和打击,多从正面引导,更利于孩子不断进步和完善。

图片

在生活中:

多关注生活的乐趣和美好的一面,不要一直沉溺在负面情绪中;

与其焦虑,不如通过实际行动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哪怕是微小的一步,日积月累,就会看到成果;

爱自己,疲惫时给自己放个假,和家人朋友谈谈心,调整好状态,才能更好地出发;

多想想自己拥有的,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更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与大家共勉。

网址:什么样的家庭,一看就能养出幸福感强的孩子?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52822

相关内容

仪式感=幸福感,有仪式感的家庭,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一个家庭如何培养有幸福感孩子?
罗清军 |仪式感=幸福感,有仪式感的家庭,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培养孩子的幸福感,孩子将会受益一生
彭凯平教授:拒绝无效内耗,养出一个幸福感强的孩子
如何培养有幸福感的孩子?
一个幸福的家庭是什么样的?这是我见过最幸福的模样
情绪价值越高的父母,越容易培养出幸福感强的孩子
什么样的家庭叫幸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