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环境心理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5-07-11 01:28

社区凝聚力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会心理学#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居住区景观设计
学院:建筑学院
姓名:申超
学号:201005806
指导老师:程麟

【摘要】应用环境心理学学科理论对居住小区进行调研、分析,解析户外环境与人群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年龄层次之间人们行为模式的差异与联系,探寻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对户外空间的需求,寻求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群心理需求的途径。
【关键词】环境心理;年龄层次;行为模式;公共空间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
近年来,景观设计项目中越来越重视对人的行为习惯与心理感受的考虑,“以人为本”成为首要设计思想。如何将环境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有效地应用在居住小区景观实践设计中的研究正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普罗旺世小区进行针对性的调查与研究,探寻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模式、适合各种人群行为及心理需求的室外休闲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的方法。
1 环境心理学基本理论
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在公共空间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尤其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场所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这一方面。应用最多的五条理论依次为:环境感知理论、私密性需求、领域性特征、个人空间尺度理论和不同年龄段人群相互交往的需求。
环境感知理论
人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器官感觉来接收环境信息。从环境获取的这些信息,经过感知者自身的经验,把知觉对象的前后关系和背景参与进来,形成人对环境的感知。人通过环境感知来感受和评价公共景观。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环境的感知又有所不同。
私密性需求
私密性即人们(个体或群体)设法控制自己对别人开放或封闭的程度。私密性包括四种类型: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它是一种能动的过程,重要的是要给使用者提供选择的机会。环境的设计是尽可能提供私密性调整的机制。所谓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考虑使用者的私密性,就是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使陌生人之间的接触平静和有效。
领域性特征
领域性指个体或团体暂时或永久地控制一个领域,可以是一个场所或物体。领域有三种类型:首属领域、次级领域和公共领域。其中的次级领域与我们园林设计中常用的半私密空间较为相似。领域性行为有两个作用:认同感和安定、家的感觉。领域的建立可以使人们增进对环境的控制感。在景观设计中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秩序感和安全感。故在景观设计中应包括增进领域感和设计可防卫空间等多种设计手法。
个人空间尺度理论
个人空间是人们周围看不见的界限范围内的空间,主要指的是人际距离,与人的生理和心理有关。包括:亲密距离(范围为0~)、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在景观设计中主要给人提供不同空间功能下的舒适距离。
不同年龄段人群相互交往的需求
根据生物学的交叉圆理论,不同年龄段人群之间相互交往的场所,即活动领域应是两两相交,但又不相互重合的
“圆”,交叉部分是彼此共同的世界,不交叉部分是各自独立的天地。所以,功能泾渭分明的环境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更不用说清一色的均质环境。
小区概况
普罗旺世位于郑州金水区国基路与索凌路交汇处,项目占地1600亩,总投资30亿元,由信和(郑州)置业有限公司开发。项目以法国南部小镇——普罗旺斯为蓝本。一期开发了“香榭丽舍”、“枫丹白露

小区环境心理学分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网址:小区环境心理学分析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54587

相关内容

居住区环境的心理学分析
室内设计环境心理学分析.pptx
小区居住环境调查分析
环境心理学设计案例分析报告.pptx
行为环境心理学空间实例分析.doc
心理健康环境分析报告.pptx
心理健康社会环境分析.pptx
大学生心理健康家庭环境分析
居住区环境的心理学分析.pdf
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解析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doc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