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照片为什么还要打印出来?

发布时间:2025-07-11 12:32

笑话12:为什么电脑键盘上会有数字键?因为程序员觉得数字最能代表他们。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日常笑话集锦#

2022爱普生印像摄影大赛面向全球火热征集!特设自然生态、人物肖像、城市建筑三大类别,马上携打印作品参加,赢取万元大奖与线下展览的机会吧!(参赛投稿详情请长按上图二维码了解)

投稿后,请将打印的作品寄至:摄影之友杂志社收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雍和大厦A座608

联系电话:0108528 5422

打印门店推荐:

关于照片是否需要输出成实体,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因为相信我们中国大多数的家庭并没有打印照片的习惯,特别是到了数字时代之后。我们日常所产生的照片相比“前数字时代”要多了太多,无论是手机、相机还是平板电脑,越来越多可以捕捉图像的设备让摄影更加轻易的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海量的照片大多是保存在手机中、电脑硬盘中,甚至是在“云”中。因此为了更简便的观看照片通常也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甚至是电视。但你是否还记得上次在家中翻阅老照片时候的情景呢?是否会感到用手触摸照片和触摸屏幕之间的差别呢?


尼埃普斯1826年拍摄著名的《窗外的风景》

摄影术诞生于1826年,法国人尼埃普斯把沥青涂到了金属板上,用日光足足照射了8小时之后,获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而这张照片正是通过金属板所承载的。又过了几年,达盖尔在尼埃普斯的基础上使用镀银的铜板获得了更清晰的照片拷贝,这张照片同样是放在金属板上保存。后来在人们进入到数字时代之前,摄影术也在不断进化,从使用各种金属板显影,到玻璃、相纸、菲林。几乎可以说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前的大部分影像资料都是保存在这些实体当中的。


莫高窟第329窟壁画

而在摄影术诞生一千四百多年前,人们对与文明与艺术的追求并不比千年后的人们少多少。震惊世界的敦煌壁画就诞生在那个年代。当然由于技术限制当时的人们无法使用更先进的技术保存影像,于是就选择了开山凿洞,讲故事和历史用壁画的形式呈现出来。莫高窟的壁画精美绝伦,处处可见漫天飞舞的美丽飞天。对于没有亲临过莫高窟现场的人来说很难通过照片感受到这种震撼。这种真切的将图画与艺术展现在你面前,甚至充满你所处空间的任何角落的感觉是数字影像很难达到的。即便是现在敦煌研究院依然在用各种高精度影像设备对敦煌进行了精度极高的扫描和拍摄,但是这种通过屏幕展示出来的色彩依然不及在现场看到一样震撼。


坎昆遗址3号石板雕刻的绘画

也许你会被公元三百多年古人的艺术造诣所惊叹,被敦煌壁画的精美绝伦所折服。但如果你了解了比敦煌壁画还要早两千多年的神秘玛雅文明,怕是会惊掉了下巴。玛雅文明从古至今一直和神秘挂钩,而这个来自公元前2000-8000的文明不仅创造除了惊人的科技成果,甚至还通过文字、绘画、雕刻留下了大量的历史信息。上图的壁画就是在玛雅文明的坎昆遗址保存的石板雕刻绘画,描述的是坎昆君主册封两位附庸的事件。即便是这些在千万年前留下的信息,依然通过石刻这种最原始的信息保存手段让我们得以了解当时的历史。而这正是非数字化、实体信息保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时间。

但随着数码设备的普及,人们变得越来越少的接触打印出来的照片了,既然数字如此便利,我们真的还需要实体照片吗?


Z世代甚至更年轻的朋友成长就伴随着电子屏幕

标准色彩的统一

实体照片有一个巨大的优势,是目前几乎所有数码产品无法比拟的,那就是作者对照片标准的制定。简单的说就是作者通过确认照片的“标准”颜色、亮度、灰阶等参数,最终输出的照片就是作者理解的这张照片的呈现方式。它不会随着观看者的设备而变化,它不会随着网络条件而变化,它甚至不会随着设备是否损坏而变化。这也是专业画廊和展览机构不会选择电子屏幕作为展览媒介的一个重要原因。


屏幕显示的色彩也需要实体的标准色卡校对

我们日常使用的带有屏幕的设备,每块屏幕都采用着不同的色彩标准制定,几乎甚至是根本无法做到所有用户的色彩能够校准统一。因此同样一张照片在我的屏幕上看到的和在你的屏幕上看到的很可能色彩完全不同。而为了获得作者心中的标准色彩,就必须要通过输出设备打印出来,无论是悬挂在画廊里还是展开在手中,这张实体的照片才是作者所要呈现的作品。


实体印刷能够保证色彩的标准与统一

重要作品的留存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数字信息的存储“保质期”可能要比你想的时间短很多。常见的机械硬盘,在最理想的使用环境下也大概只有50年的寿命。目前最普及的固态硬盘,NADA闪存颗粒的寿命要比机械硬盘还要短,大概在20年左右。而其他的存储介质,如光盘、磁带、磁盘等,即使保存环境优质也不会有超过100年的寿命。所以你能想象一张经典摄影作品会由博物馆将它放到这些数字存储系统中进行保存吗?


常见的数字化存储介质

相比数字存储系统的“不靠谱”,你想一想家里相册父母的照片、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到现在已经保存多久了?起码有几十年吧?而如果对收藏年限有更高的要求,配合专业的收藏无酸相纸和打印系统,最终打印输出的照片保存个百年以上都是轻轻松松的。这也是照片需要打印出来,特别是专业摄影机构需要实体照片输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家庭相册的存储时间往往都要比数字化文档更久

观感上的差异

除了以上两点关于“标准”的硬指标,当然还有一些相对主观感受的原因。首先在观感上,大部分市面上的显示屏幕效果都不如靠谱一点的艺术微喷效果优秀。尽管我们在修图、挑片等流程还是会严重依赖数字显示设备,即便是主打专业显示的艺卓、明基、苹果等万元及显示器,在最终看到实体照片时还是会黯然失色。实体输出的照片无论是在色彩层次、质感上相比“数码味”都要好上不少,更不用说我们如果在暗房化学显影出的照片将会有更加细腻的层次和纹理。这其实有点类似于音响发烧友对磁带、黑胶这类模拟信号音源的青睐,并不是说数字化就不好,只不过数字化有的时候真的会少了点“味道”。


实体照片的观感相比数字屏幕通常更有质感

不同媒介的附加价值

正如前文我们提到的,数字化的图像展示会遇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它极度以来显示设备,无论显示设备好与不好,精度高或低,它始终是与数字图像共生的设备,一旦断电就彻底完蛋。而实际上照片除了可以通过相纸这种媒介进行展示之外,利用现代打印技术甚至可以将它保存到很多你无法想象的媒介之上。比如利用爱普生的精准打印技术,不仅可以将图像印刷到传统相纸之上,更是可以在衣服、帽子之类的各种布料,甚至是玻璃上进行输出。如果你还不满意,也可以加大力度,将图像制作成墙纸、车贴。总之在现代输出技术的加持下,似乎没有什么不能作为图像打印介质的东西了。相比在显示器上观看,让图像更加自然的融入我们的生活不才正是它应有的意义吗?


现代打印技术支持通过更多介质展示作品

装裱与展览

装裱与展览其实相对普通用户来说稍微有点遥远,但是对于和摄影关系密切的从业者来说一定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好的作品需要经受放大后对细节的观察,也要保证上墙后经受观众的观察。就如同第一部分我们介绍的,从硬指标来看目前市面上很难有满足展览要求的数码显示屏作为照片的展示介质,更不用说照片的输出还要考虑纸和墨的搭配、装裱的工艺、展览现场的布置等等。


照片的展览可以用丰富的装裱工艺对作品进行展示

如果说道装裱工艺完全可以另起一问进行单独介绍,装裱的工艺繁多工序复杂,因此也能与照片本身相呼应。通过不同的技术呈现出的作品效果也会完全不同,这是电子显示屏绝对无法达到的。而展览现场的环境、光线同样时影响摄影作品的重要因素,大多数的电子显示屏仅可视角度一个指标就会被直接PASS了。


大幅面输出的作品也是电子显示屏无法替代的

另外,如果涉及到摄影作品的展览,输出尺寸也是一个核心的指标。目前主流的专业显示器也不过20、30多英寸,很少有40英寸以上甚至更大的显示面积了。但摄影作品的展览往往需要更大面积的输出尺寸,一人高的作品在摄影展览中非常常见,大幅面输出不仅可以将作品的细节更加清晰的展示给观众,更能给展览现场带来更加具有冲击力的效果。但如果换做是数码显示设备,其他不考虑的,单成本开销一项就非常夸张了。


实体照片可以承载的意义远大于数字文档

其实照片是否需要输出有点类似于我们的阅读是选择实体图书还是电子文档,即便在电子图书大行其道的这些年,实体图书遭遇了严重的冲击,但目前看来似乎影响并不大。我想照片也是同样的,一张打印出来捧在手里观看的家庭快照,或者是经过标准输出流程挂在美术馆墙上的艺术作品,无论对作者还是观众来说都会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它不会轻易地被划走、删除、传播,它只是静静地存放于某个地方。

网址:数字时代,照片为什么还要打印出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56063

相关内容

数字时代,照片为什么还要打印出来?
数字化打印照片的手机App——Photomyne
手机上的照片怎么打印出来
9款理想的照片扫描仪,可数字化您的打印件(2022年最佳选择)
照片怎么做数字人?照片数字人有什么作用?
翻拍or扫描?老照片在数字时代如何重生
如何将旧照片转换为数字格式
照片制作数字人,让你的照片变身未来!
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照片墙怎么布置好看
新闻照片的数字化原则是什么? 爱问知识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