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孩子生长发育、年龄的特点以及一些家长的监管不善,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儿童意外伤害种类比较多,包括坠落、食入或吸入异物、中毒、烫伤、烧伤、电伤、溺水等。
食入或吸入异物
儿童玩耍时可能会将硬币、纽扣或小玩具塞入口中,或咬下气球的一块,呼吸时会将这些物体吸入气道。也有因食用果冻、珍珠奶茶、花生米等食物不当而导致的窒息。
由于食物或异物嵌顿于声门或落入气管,造成儿童窒息或严重呼吸困难,表现为突然呛咳、不能发音、喘鸣、呼吸急促、皮肤发紫,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儿童一旦窒息,前4分钟的急救最为重要,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常采用站位法,即患儿神志尚清醒能站立,救护人从背后抱住其腹部,一手握拳,将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腹部(肚脐稍上);另一手握住握拳之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病人应作配合,头部略低,嘴要张开,以便异物的吐出。
烫伤
生活中,以火焰烧伤和热水、热油等热液烫伤最为多见。
许多患儿在受伤之后直接在创面上涂抹香油、酱油、黄酱、牙膏等物品后便急急忙忙到医院就医,但这些日用品并无任何治疗烧烫伤的作用,且只能增加医生治疗的困难。若涂抹紫药水,因其着色重、不易洗净而影响医生判断伤情。
发生烧烫伤后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局部降温,凉水冲洗是最切实、最可行的方法。冲洗的时间越早越好,冲洗时间可持续半小时左右,以脱离冷源后疼痛已显著减轻为准。
如不能迅速接近水源,也可以用冰块、冰棍儿甚至冰箱里保存的其他冷冻物品冷敷。如采取的冷疗措施得当,可显著减轻局部渗出、挽救未完全毁损的组织细胞。
坠落
坠落发生的第一刻,先不要心急慌忙地抱起孩子。观察孩子是否有昏迷——可能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如果孩子确实失去了知觉,哪怕只是很短一刻,也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者火速前往急诊。
如果孩子立即“哇”的一声哭了出来,那么可以先松一口气,然后抱起孩子,安慰他,同时检查他身上是否有肿起(骨折),头部是否有血块。坠落发生后的24小时为密集观察期。一旦孩子头上或身上出现血肿(可能数小时后才出现)、呕吐、晕眩(如果小龄孩子,表现是精神不振和昏昏欲睡),则必须前往医院就诊。
误食中毒
因孩子误食而引起的中毒是最常发生的家庭事故,因此必须做好防护工作,药品和洗涤剂等要放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发现孩子误食后应该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对方孩子误食了什么,并询问对策——由于误食引起的中毒多种多样,贸然行动很可能错上加错。
(1)误食药物
尽快弄清误服药物的名称、服药时间长短以及误服剂量。如果服药时间在4-6小时之内,可立即采用催吐方法;如果服药量过大,时间过长,特别已出现中毒症状,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同时携带剩余药品及说明书。
(2)误食化学制剂
如果幼儿误食酸/碱性化学制剂(洁厕洗剂、通下水道的制剂),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令孩子呕吐。酸/碱性制剂会严重损伤食道,强迫呕吐会使得已经到达胃的制剂反复回到食管,对食管进一步损害。
若误服强酸,可以吃生鸡蛋清、牛奶或植物油,以保护食管及胃黏膜。
若误服强碱,则应立即食用稀释的米醋或柠檬汁(碳酸盐中毒时禁用),随后生服鸡蛋清或牛奶及植物油。
(徐莎 张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