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大实践团进城北社区,育青少年环保情
青少年教育策略13: 鼓励团队合作,提升社交能力 #生活技巧# #亲子教育建议# #青少年教育策略#
指导老师:文磊 通讯员:毛艳飞、朱敏敏
7月6日下午,湘潭大学赴城北社区安全赋能暑假实践团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安全一‘夏’,智护童真”之“生态保卫小卫士”特色课程。以知识讲解、互动问答和手工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为社区学生送上了一堂沉浸式生态保护教育课,以生动实践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课程伊始,实践团成员张爽以自然资源与生态问题为核心命题,通过具象案例与互动问答展开教学。他系统阐释了自然资源的定义——“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并结合森林、海洋鱼群、大熊猫等实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认知。针对“资源取之不竭、可随意使用”的误区,实践团成员通过对比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特性,重点强调“即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速度亦有上限”,引导学生从认知层面转变观念,深刻理解资源保护的紧迫性。
在“旧物改造”环节,实践团成员展示了诸多创意案例:饮料瓶变身结实板凳、洗衣液瓶制成美观花盆、废光碟和药瓶打造闪光装饰品、废纸箱做成音响外壳等。随后,学生们自由组队,利用带来的旧物共同完成改造项目。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属性联想法、痛点转化法、形态仿生法等思路,动手将废旧物品“变废为宝”,在实践中真切体会到资源循环利用的意义。
(图为学生参与旧物改造手工实践场景)
随后,“垃圾分类大挑战”互动环节将课程推向高潮。实践团成员向学生们介绍了垃圾分类的四大标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讲解了各类垃圾的特点及分类目的。随后,学生们分组参与模拟垃圾投放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垃圾分类知识,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图为学生参与垃圾分类游戏场景)
课程尾声,实践团成员带领学生们回顾了本次课程的核心内容:自然资源是大自然的馈赠,需节制使用、主动修复;旧物改造与垃圾分类是生态守护的具体行动。此次活动以“理论+实践”的双轨教学模式为抓手,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寓教于乐的互动环节中,让环保知识从纸上走向生活中。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学习了生态保护认知,更在实践中践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培育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新时代青少年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网址:湘大实践团进城北社区,育青少年环保情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60075
相关内容
湘民社区:以青春之力赋能基层治理的探索与实践华声社区频道暑期实践丨社区青少年关怀:社区里,有一座孩子们的温馨港湾
【实践出真知,青春放光彩】实践团走进黑林社区,多元活动播撒环保理念
中国海洋大学团委扎实开展大学生社区实践
共青团衡水市桃城区委开展团团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社区实践活动简报
以实际行动守护好一江碧水 湘潭市河长制宣讲团走进九华金庭莲城小学
“社区营造”如何在地实践,全国百名社区实践者新区论道
【新时代文明实践 】 小手拉大手 绿色环保我先行——兴安二小教育集团兴安校区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绿色环保齐参与,武汉纺织大学绿芽实践团走进社区开展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