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里的环保艺术展?来看看“垃圾”的无限可能吧

发布时间:2025-07-13 19:16

通过艺术视角看待垃圾处理,实现环保生活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健康生活艺术# #日常美学实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废弃塑料瓶可以变身棉袜、晴雨伞、挎包?咖啡渣可以变身T恤?今天,来到杨浦公园党群服务站,就能看到这一刚刚开幕的“无用之用”再生环保艺术展。被定义为“垃圾”的物品,在这里焕发出千姿百态的新生。

  “这把伞居然是塑料瓶做的,真是难以想象!外表一点也看不出来。”市民罗女士对展品啧啧称奇。这把伞是“爱分类·爱回收”与天堂伞联名的再生产品,由废弃塑料瓶经过回收、清洗、粉碎、高温、造粒等环节,转化成环保纱线,再制作成RPET环保面料,大约5个塑料瓶可以转化制作一把伞。

  “塑料瓶如果放在干垃圾里一起被填埋到地下,需要500年才能降解,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主办方工作人员江文华告诉记者:“而作为可回收物被回收之后,就可以变废为宝,循环再生,不仅减少污染,还节约了资源。”


  记者看到,像这样的展品还有不少,比如由咖啡渣提炼出“咖啡碳纤维”制作的T恤,塑料餐盒回收利用制作的钥匙扣,易拉罐、纸箱再生制作的工艺品……连制作展台的砖也是“大有来头”,它们是由塑料餐盒转化的再生材料,浅灰色代表塑料餐盒,绿色寓意新生。今年,“爱分类·爱回收”与美团合作,将外卖餐盒经过回收、分拣、清洁等环节,由再生工艺打造成再生砖材料,用科技让塑料“重生”。

  在展厅中央,一副画作前人气特别高。它由参展者共同创作,大家可以用织线作为作画工具,连接自己投递过的垃圾品类,每个品类上都有相应数据。比如“每使用1吨再生塑料,能节省2-3kg原油”“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钢0.9吨”“利用废纸造纸与用传统的植物纤维造纸相比,可以节约50%的新鲜水”等40多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数据,提醒大家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再生的重要性。


  据介绍,今年10月,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实现再生资源应收尽收。2018年起,杨浦区绿化市容局携手区内企业“爱分类·爱回收”率先探索“互联网+智能回收”服务模式,逐步打造完善1+12+X可回收物“点、站、场”服务体系,落实低价值可回收物专项补贴发放,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目前,“爱分类·爱回收”在杨浦区日均回收量达180吨左右,助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成效明显;在上海市,已投放智能回收机近2500台,日均投递超过10万人次。由杨浦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指导、杨浦区可回收物主体企业“爱分类·爱回收”主办、美团协办的这一公园里的艺术展,则能让市民更进一步走进垃圾分类。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背景下,我们以可回收物作为创作素材,通过跨界合作、可持续设计等方式表达循环再生理念。希望通过这些创意独特的作品,将‘分类新时尚,减法新生活’的环保理念融入市民生活,提升市民环保意识,进一步助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爱分类·爱回收”首席运营官陈静晔表示。

  据悉,这一再生环保艺术展将持续到2022年1月15日,每天9:00—17:00开放,市民可免费进场参观。2021年12月19日和2022年1月9日还将举办线下互动,到现场观展、参与科普活动和问答,有机会获得环保再生礼品。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编辑:张红叶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网址:公园里的环保艺术展?来看看“垃圾”的无限可能吧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63041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开艺术展 无用垃圾环保再生变有用
垃圾分类开艺术展了!“无用”垃圾环保再生变“有用”
环保与艺术的碰撞,快来看看孩子们的创意吧~
爱花园的你,必备大号垃圾袋!这些园艺小妙招快来看看!
再生资源艺术作品竟和垃圾分类有关?来看这场“花Young艺术展”
园林科普丨垃圾变宝藏:公园里的创意再生艺术 重庆风景园林网 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
垃圾“重生”成为艺术品 环保装置艺术展在圆融时代广场展出
上海新展速递!适合全家一起观赏的艺术展它来啦!垃圾重生变艺术品,限时免费预约
「天下无废环保公益艺术展」4.22让绿意再生
说城管城管说:垃圾不知咋分?来垃圾分类体验馆看看吧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