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电商,解构传统消费主义
自制或购买二手商品,减少消费主义。 #生活技巧# #组织技巧# #简约生活法#
来源 | 美股研究社
作者 | Manjusaka
新消费成为 2025 年最火热的概念。
政策端,国家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市场上,Z 世代向 " 悦己消费 " 与循环经济的生活方式大踏步前进;资本市场里," 新消费三姐妹 " 交相辉映,消费板块迎来爆发。
伴随六月消费旺季的临近,这股新消费浪潮正与 618 大促周期形成共振," 以旧换新 " 再次成为市场焦点。
恰逢此时,二手消费电子交易平台万物新生(爱回收)发布了一份超预期的财报。财报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万物新生总收入 46.5 亿元,同比增长 27.5%,超出收入指引区间高端;non-GAAP 经营利润为 1.1 亿元(经调整,剔除员工股权激励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及因收购产生的递延成本),已连续十一个季度实现经营利润。
这份财报折射出消费者真实的需求变化。今年以来,越来越多年轻人加速拥抱二手生活,进入循环经济、以旧换新的消费大趋势中。这不仅意味着二手电商迎来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更预示着,新消费领域的价值重估依然有长期向好的逻辑支撑。
二手交易
新型消费的 " 超级引擎 "
2025 年绝对是 " 跟新消费谈恋爱 " 的一年,谷子经济、闲置经济大行其道。而作为新型消费的标志性产物,二手电商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中,成为互联网及电商行业高增长稀缺样本。
万物新生以 27.5% 的营收增速,同时跑赢了社零。一季度,社零同比增长 4.6%,其中实物网零增长 5.7%。而万物新生已经连续是十一个季度实现 20% 以上的同比增长。
这并非行业个例。转转集团五一期间回收订单量增长 210%。闲鱼更是指出,国内闲置交易行业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3 万亿元。
二手经济全面爆发的背后,是年轻人正在养成 " 精致悦己 " 的新消费逻辑。
今年以来,消费市场涌现割裂的消费现象。一边是港股 " 新消费三姐妹 " 业绩与股价狂飙,奢侈品与潮牌的情绪溢价突破价格天花板;另一边则是二手交易市场蓬勃发展,比如爱回收 C2B 手机数码回收额同比增长超过 50%。
年轻人左手为悦己情绪大方买单,右手又将旧手机折算成换新补贴,情感溢价与高性价比的追求实现融合。
究其原因,消费者并非追求所谓消费降级或升级,用更经济实惠的方式享受优质生活才是核心诉求,而二手电商帮助消费者在追求品质生活与应对经济压力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于是,近年来,消费者出手闲置改善生活的消费心智逐渐形成。反映到万物新生的财报中,公司营收节节向上攀升。到今年一季度,平台 1P(自营)产品销售收入达 42.6 亿元,同比增长 28.8%;3P(平台)服务收入为 3.9 亿元,同比增长 14.2%。
值得关注的是,闲置消费品的交易和流通,释放了消费换新升级的潜在需求。在国内大循环战略中,二手电商已经实质上成为资源高效配置的关键枢纽。
这一点也体现在万物新生旗下拍机堂第三方商家的活跃度中。截至一季度末,拍机堂累计注册商家数突破 100 万,交易商家数量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今年 3 月,拍机堂还在深圳华强北开出了首家线下旗舰店,通过 " 看—验—采 " 一体化场景,进一步缩短消费者决策链路。作为行业基础设施以及二手手机 3C 交易所,线上线下一体正在让拍机堂成为二手消费电子界的 " 新零售中枢 "。
图:拍机堂 mall 二手商品交易
可以预见,随着二手电商自营业务扩张与第三方商家数量增长并行,线上与线下商品供给都将更加丰富,消费者体验也会进一步提升,二手商品流通生态将持续壮大。
这意味着,二手电商的 " 新 ",不仅仅是诞生了一个新的商业形态,而是通过对消费主义内核的价值重构,催生了拉动经济发展的新消费生态,为万亿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持续进化
二手电商抓住消费变迁的主线
提振消费,如何通过创造性流通激活市场活力是关键命题。而约瑟夫 · 熊彼特的 " 创造性破坏 " 理论提出,创新通过重组生产要素打破市场均衡,创造新价值。
在存量资源约束下,传统零售有一条难以逾越的价值曲线。在过去二十年,从电商到新零售的商业形态创新,一次次突破了这条曲线,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脱胎于传统电商的二手电商,精准锚定消费升级与理性消费并行的新需求,更加接近了消费者 " 多快好省 " 的价值锚点。时至今日,二手电商已经成为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并处于快速进化的阶段,正在创造更多价值。
具体来看,首先是商品生态的扩容,二手电商加速从以 3C 数码为核心的小生态转向 " 万物皆可循环 "。
万物新生在门店内增设箱包、腕表、黄金、名酒、鞋服等品类的回收,抓住更多闲置消费品交易的需求。今年一季度,万物新生多品类回收交易额和收入同比增长均接近 200%。
此外,闲鱼抓住年轻人 " 吃谷 " 需求,一季度谷子交易额创历史新高;转转去年收购红布林进军二手奢侈品市场后,平台女性用户同比增长 70%。
这些现象都表明,二手经济正在渗透整个零售大赛道,无物不可循环。
其次,行业基础设施能力建设仍在加速推进,万物新生、闲鱼、转转都在完善线下布局,驱动信任重构。
二手闲置交易,绕不开线上线下的联动。" 看得见 " 的门店和 " 摸得着 " 的商品,对于构筑消费者信任、提升交易效率作用突出,反映在消费者价值坐标系中,就是 " 多快好省 " 里的好和快。
今年,转转持续加速门店开设的速度,连主营第三方的闲鱼也首次落地线下全品类二手实体店。而爱回收作为业内线下门店数最多的企业,更是进一步加强了线下交付能力建设。爱回收的线下门店数一季度末已达 1886 家,覆盖全国 283 座城市。公司还拓展了上门交付团队,一季度同比净新增约 360 名上门回收人员,总人数超过 1000 人。
值得关注的是,万物新生在持续强化线下交付体系的同时,仍保持健康的盈利增长态势。从 GAAP 层面看,万物新生一季度经营利润和净利润分别达到 7269 万元和 4280 万元,同比扭亏。
这表明线上线下一体化战略带来的销售服务提质,产生的价值增益覆盖了运营成本,更显著提升了消费者对 " 二手严选好货 " 的信任度。财报数据印证了这种良性循环,一季度,万物新生自营产品 ToC 收入同比增长 73.5%。
万物皆可循环、全场景皆能触达、所购皆是好物,二手交易平台进化的路线,反映了未来消费大趋势。
在消费产业步入高度成熟阶段的中国市场,产业升级的密钥已转向对消费世代需求的精准捕捉。通过持续的服务升级,循环经济企业正在唤醒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深层需求,撬动市场大循环,促进新型消费发展。
新消费重启元年,
循环经济成下一匹增长黑马?
随着新生代兴趣、悦己、个性化等消费理念盛行,具备差异化产品力和消费者洞察力的黄金珠宝品牌;顺应消费趋势、积极探索变革的线下零售龙头;找到品质生活与经济成本平衡点的二手交易平台……越来越多消费 " 新势力 " 走在崛起路上。
掌控未来消费趋势的 Z 世代不断改写消费版图,驱动新业态崛起,资本市场也开始重估消费赛道价值。而作为激活新消费的重要引擎,循环经济企业的价值和潜力仍被低估。
从政策风向看,当前,国家对环保产业、以旧换新等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今年 4 月,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5 部门共同开展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工作,万物新生入选二手商品流通试点企业。
这证明循环经济企业 " 回收—处置—销售 " 一体化的能力对国内消费促进的重要作用。而循环经济企业也在加快模式创新,触达更广泛的闲置资源循环需求。
比如,4 月,循环经济领域的 " 国家队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成立了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子电器有限责任公司,与万物新生达成合作,探索手机回收的全新业务模式。
从消费趋势看,活跃用户画像表明,循环经济企业迎合了新消费最重要的三大关键词:高性价比、下沉渗透、Z 世代崛起。
闲置市场活跃用户画像(图源:甬兴证券)
围绕这些消费趋势,循环经济企业自身也在加速培养消费者 " 换新好物 " 的心智,加速行业渗透。
比如,在今年 4 月的 " 世界地球日 " 期间,爱回收与 " 返航新生 " 携手 12 个国内一线的消费品牌,推出了以二手回收和循环经济为主题的环保活动。借助消费品牌影响力和环保活动,这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人认可。此外,今年 618 预售期多平台数据也显示,消费者对于 " 以旧换新 " 的热情高涨," 国补 " 将助力循环经济生活方式进入更多消费者日常。
展望未来,循环经济作为新生产业,仍在商业创新和消费意识培育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结语
兴趣消费、情绪消费、悦己消费,为了研究清楚新消费火热的底层逻辑,近年来涌现了越来越多概念。
然而,一种消费形态的崛起,本质就是商业文明对人性需求更深层次的精准呼应。而循环经济盘活了旧资产帮助消费者 " 回血 ",又满足了人们对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精神追求。
因此,当新消费浪潮奔涌激荡,循环经济产业加速提质扩容,正以破竹之势跃升为时代新经济样本。
翻越传统消费主义的认知藩篱,年轻人热情地拥抱二手交易,循环经济的逆袭之路才刚刚开始。
【如需和我们交流可后台回复 " 进群 " 加社群】
网址:二手电商,解构传统消费主义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65006
相关内容
二手电商,解构传统消费主义 新消费成为2025年最火热的概念。政策端,国家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市场上,Z世代向“悦己消费”与循环经...二手市场发展不利于促消费系误解!报告详解二手电商经济价值
理性消费二手商品
二手商品交易平台的消费新趋势(5页)
商务部:提升消费升级,二手市场要这样做
手机里的电商助手,二手电商排行榜
二手市场潜力巨大!解读闲置二手电商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
消费电子的万亿二手江湖
二手消费红火显商机
二手电商消亡史:屠龙刀大战传家宝 真“贩子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