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艺术
在慢生活艺术中,艺术不只存在于博物馆,也存在于日常行为中。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慢生活艺术# #生活审美观念#
内容简介 · · · · · ·
《存在的艺术》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的著名作品,探讨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价值,堪称《爱的艺术》姊妹篇。
在这本书中,弗洛姆首先提出两个问题:生活的目标是什么?人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们想要得到幸福,即满足自己的愿望,得到想要的东西。弗洛姆在此区分了“占有型”和“存在型”两种存在方式,论述了后者何以优于前者,并分析了社会流行的诸多观点,提出如何集中注意力去发现和发展自我。他引导读者“多认识自己”,并列举许多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自我分析的方法介绍给读者,其最终目标是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作者简介 · · · · · ·
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1934年赴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先后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促使人们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作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存在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论不服从》等。
目录 · · · · · ·
目录:
编者前言
第一章
一 论存在的艺术
第二章
二 华而不实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当我们相信爱和忠诚时,我们要意识到自己的依赖性;当我们相信自己善良和乐于助人时,我们要意识到自己的虚荣心(自恋);当我们相信做什么是为别人好时,我们要意识到自己的虐待狂心理;当我们相信这是正义感所致并要求惩罚时,我们要发现自己所具有的破坏性;当我们相信自己很审慎和“现实”时,我们要意识到自己同时有儒夫的一面;当认为我们的行为非常谦卑时,我们要意识到自己傲慢的一面;当我们认为只是出于不希望伤害任何人的心态时,我们要知道自己害怕自由;当我们认为自己不愿意言行粗鲁时,我们要意识到自己是言不由衷;当我们相信我们非常客观时,我们要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奸诈的。 (查看原文) 烤地瓜的阿狸 3 回复 11赞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弗洛姆作品系列(共5册), 这套丛书还有 《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以生命的名义:弗洛姆谈话录》 。
喜欢读"存在的艺术"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39.00元

24.99元

24.99元

45.00元

47.99元
喜欢读"存在的艺术"的人也喜欢 · · · · · ·
2 有用 安德烈大叔 2019-02-13 22:52:13
内容结构不是特别讲究体系,偏向散文。但毕竟是弗洛姆,发散的思考中时常又有让人为之一振的有趣论述,甚至还简要介绍了一些自我精神分析的方法,并鼓励读者去实践,去忍受恐惧,突破自我(自私以及难以察觉的自恋)突破物质占有欲,感知存在本身。
我要写书评存在的艺术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0 条 )

选择生活的姿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弗罗姆的作品对于现代社会产生的种种病症可谓是一剂良药,现阶段的中国正在经历着那个时期欧洲所经历的阵痛。现代病症的来源很多社会学家都有专门的论述,弗罗姆探究在一个一切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关系为资本运转而服务的社会里,作为人内心的状态如何以及该如何面对现代生活里的... (展开)

随便写写
我算跳了弗洛姆理论的大坑,人大出版社的每一本读起来都感慨良多。 人类有两种生活目标,一种是以占有的多寡来衡量幸福,另一种是以存在为终极人生目标。学习存在的艺术有许多障碍,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八卦闲聊。 如果一个和尚想聊天,他必然会寻求能够远离尘世喧嚣、深居简出的... (展开)

To be or not to be?
(一篇老师要求的读书报告) To be or not to be? 在这里我将be理解为存在。 “一个人在哲学上的命运,便取决于他年轻时在哪个哲学家的作品中下过功夫。伟大的哲学著作无所不包,只需一部就能让人进入整个哲学的疆域。”豆瓣上的一位哲学人如是说。从庸常生活进入哲学的状态,... (展开)

我所存在的生活
《存在的艺术》一书,是由艾里希·弗洛姆撰写的,在看书的过程中觉得书中所写的内容,是很好的,有很多是我的生活中不曾去思考的,而读完此书的时候,能记住的却很少,我想以后还需要再认真的重读几遍,才能领悟书中所包含的真实意义。 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对完全以拥有物的多... (展开)

“存在”应该是幸福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弗洛姆《存在的艺术》 1900年3月23日,艾利希•弗洛姆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正统犹太人的家庭,他的父亲叫纳夫塔里•弗洛姆,是一位酒商,沉迷于金钱,并且性格古怪。弗洛姆从小就与他十分疏远。他的母亲叫卢莎•弗洛姆,则是经常唉声叹气,对弗洛姆却极度溺爱。这样... (展开)

《存在的艺术》:我渴望解放和幸福
这是一本关于人本存在的启蒙之书,尽管可能许多章节还是不够完善,但这也不妨碍此为一本好书。 去年11月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就离职然后开启了一段意料之外的“躺平之旅”。自从参加工作之后,2021/2022这之间的工作经历可谓说是波折。并且由于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最终选择... (展开)

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力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果说有一类书是接近本质的,那么心理学和哲学一定能在其中有一席之地。接下来谈谈我对这本小书的感想,可以说是很受启发。 一:我“聊天”故我在 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存在呢?试想一下,现在阅读这些文字的人是谁?是你的眼睛还是你的大脑?亦或是“你”这个整体? 我们很... (展开)

弗洛姆《存在的艺术》简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弗洛姆认为人只有两种基本的生存模式:占有或是存在。一个人对自我或对世界最终的选择方向不是占有就是存在,两者必居其一。 一、占有的生活与存在的生活 一个人倾向于占有的生活意味着什么呢?这个人会根据他已拥有的、能拥有什么来给自己定位,以此确定生命的意义和如何过这... (展开)

我即我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读书 《存在的艺术》艾里希 弗洛姆著,汪雁译。一个人最终的生活倾向不是占有就是存在,两者必居其一。一个倾向于占有的生活意味着这个人会根据他拥有的、能拥有的或者还能拥有更多的什么来给自己定位,以此确定生命的意义和如何度过这一生;一个倾向于存在的人往往意味着其生... (展开)
> 更多书评 40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seed
编者前言 倾向占有的人总是善于利用支撑物,而不善于利用自己的双脚。这种人使用外部物体才能存在,才能做他们所希望的自己。只有当他们拥有时,才真正成为他们自己。这些个体觉得存在也像拥有物品。他们被物品所占有,因而也被他们所拥有的物品占有。 爱、理性和生产的能力是一个人自身的心理力量,只有不断实践才能成长至一定的深度。他们不能被消费、买卖或老像物品被拥有,只能实践,练习或进行冒险。与拥有物品不同,当它...
2022-11-09 20:38:36 1人喜欢
夕蝉 (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倏忽而扪天。)
让我们假设人就是人,他与世界的关系是健全的。那么只能用爱交换爱,信任交换信任。如果你喜欢享受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影响别人,你必须是那个真正能对他人有促进和鼓励作用的人。你对人和对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特定表现,和你意志的对象相符合,和你真实的个人生活相符合。如果你的爱没有唤起爱的回报,也就是说,如果你不能够表现自己是一个有爱的人,使自已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是无力与...
2022-04-01 15:07:09 1人喜欢
冰糖橙赛高! (寒梅著花未?)
现实主义者”相信,那些寻求善良的人意愿很好,但他们天真、充满幻想,简单地说,他们就是傻。这种看法不完全错。许多憎恶暴力、仇恨和自私的人都很天真,因为他们需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来维持这种信念。他们的信仰还没强大到足以相信人的各种可能性、无需闭眼就可以直视个人团体的丑陋和邪恶的程度。只要他们这样做,他们试图实现最大幸福的目标就一定会失败。巨大的失望会说服他们、并让他们认识到他们错了,或者使他们... (1回应)
2022-01-26 13:03:26 1人喜欢
夏目友人赖账
最重要的是,人们完全忘记了人即使在没有铁链束缚的情形下也可以成为个奴隶。
2023-09-11 15:54:32
网址:存在的艺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65531
相关内容
生存的艺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艺术与现实生活存在的根本矛盾是什么
艺术与食物,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家装全案设计,让家变成艺术品般的存在
在城市中,艺术与生活有共存的可能吗?
应用果树园艺技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式方法
艺术的内在发生
让艺术在植物中生长的生态艺术
“现在”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