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发布时间:2025-07-15 00:32

有效的情绪管理能改善睡眠质量。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情绪管理培训#

[内容提要]在我们身边,会有一些做完肝癌手术的患者,因为传统护理模式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没有得到良好的照护,大大影响了患者的情绪、生活质量和恢复情况,所以本文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两种护理方法的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肝癌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理念可缓解其不良情绪,改善其睡眠及生活质量。

引言

近些年,恶性肿瘤的发病人数正在逐年递增,尤其对于肝癌来说,其发病率越来越高。肝癌患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约70%的患者在发病前期因无明显症状或者对此重视度不高而未及时就诊,随着病情的发展,当患者出现肝硬化或者伴有明显的肝区疼痛、恶心、腹水等症状时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临床治疗肝癌多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由于治疗难度较大,患者缺乏对疾病与手术的认知,常伴随恐慌、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容易影响其手术及预后效果,因此,需要在患者围手术期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改善其预后。本次研究以肝癌手术患者为例,探讨在肝癌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理念的干预效果。

一相关病例的遴选与各自采用的护理方法

(一)纳入与排除的患者的基本情况

选取76例因肝癌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进行1-76的编号,编号为1-38的患者(38例)纳入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纳入23例、15例,年龄范围为35~76岁,平均年龄为(55.23±1.34)岁;编号为39-76的患者(38例)纳入研究组,男女患者分别纳入22例、16例,年龄范围为34~77岁,平均年龄为(55.85±1.42)岁,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的差异。

纳入标准:临床资料齐全;均确诊为肝癌且符合手术指征,无麻醉禁忌;患者本人与家属在了解过研究内容与研究过程后自愿签署同意书并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患有肝静脉癌栓或严重肝硬化者;存在精神异常或语言沟通障碍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者;心肺功能或肾功能衰竭者。

(二)针对两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法

1对照组

对本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以口头的形式给予入院宣教以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

2研究组

对本组的患者以优质护理理念实施护理工作。

(1)术前护理

基础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做好室内的清洁工作,将室内温度调整到18~25℃左右,湿度维持在50%~60%为宜,定期给病房通风与消毒,尽量减少人员走动,让患者能够安心修养。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肝癌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手术的目的以及技术的优势,让患者了解肝癌手术的流程,提高患者的认知度有助于提升手术依从性。

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主动热情地与患者做自我介绍,拉进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禁止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减少对患者的心理刺激,避免语言上的消极暗示,多鼓励患者,让其勇敢地面对疾病,并积极地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聊天的过程中观察其情绪变化,若患者出现焦虑、恐慌、不安等情绪或者伴有头晕等症状时可借助舒缓的音乐让其陶冶性情,或者与患者聊其感兴趣的话题转移其注意力,帮助患者放松身心,让患者认识到消极情绪会对病情造成不良影响,与患者分享治疗成功或者恢复效果较好的病例增加其治疗的信心。

(2)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维持其心肌供氧量。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关注手术进程,手术过程中配合医生的操作,帮助手术医生传递手术器械以提升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为患者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其因温差产生应激反应。

(3)术后护理

病情监测: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待患者各项体征指标稳定后将其送回病房,在转运的过程中注意妥善固定好各个管道,控制好液体的输入量确保有充足的循环血量,关注患者自主排尿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引流管护理,叮嘱患者保持引流管通畅,记录引流量。

饮食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为患者制定饮食方案,患者的术后恢复在饮食方面需要有一个过渡时期,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适量范围内多食用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术后7天内叮嘱患者不要进食牛奶等食物,患者需禁食会引发腹胀的产气食物,先以流食为主,再过渡到半流食,若患者无胃肠道不适,可逐渐恢复普食。

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增加巡房的次数,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对于疼痛较轻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与其聊天或播放舒缓的音乐分散其注意力,对于疼痛强烈的患者,护理人员需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叮嘱患者遵医用药,并与家属沟通,让其监督患者不要出现忘服或者漏服药物的情况。

(三)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对比

1.对比焦虑抑郁(SAS/SDS)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得分高说明该患者焦虑程度较为严重。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3分),得分高说明该患者抑郁程度较为严重。

2.对比生活质量(SF-36)评分。采用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包括5项评分内容,每项最低分均为0分,最高分均为100分,得分高的患者说明其生活质量比较好。

3.对比睡眠质量(PSQI)评分。采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包括7个条目,每个条目1~3分,共21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好。

4.对比护理满意度评分。对入院接待、入院宣教、服务态度、操作技术、整体印象5个方面进行评价,每项0~20分,非常满意(总分>85分),比较满意(总分在60~84分),不满意(总分<59分)。

(四)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标准差(x依s)描述计量资料,用t值对比组间数据;采用(%)描述计数资料,用值对比组间数据,检验结果P<0.05验证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二两组患者四个层面的对比情况

(一)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SAS/SDS)评分

分别对两组的38例患者进行对比焦虑抑郁(SAS/SDS)评分,情况如下:对照组护理前SAS评分为(57.23±4.92)分,SDS评分为(62.32±4.23)分;观察组护理前SAS评分为(57.17±5.11)分,SDS评分为(62.25±4.34)分。

对照组护理后SAS评分为(45.72±4.02)分,SDS评分为(46.93±5.33)分;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为(37.66±3.43)分,SDS评分为(37.82±5.12)分。

SAS评分护理前后T值分别为0.0521、9.4022,SDS评分护理前后T值分别为0.0712、7.5984。

SAS评分护理前后P值分别为0.9586、0,SDS评分护理前后T值分别为0.9434、0。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护理前对比差异不明显;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显著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

分别对两组的38例患者进行对比生活质量(SF-36)评分,主要通过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五个维度进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如下:对照组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84.06±1.53)分、(83.39±1.23)分、(83.65±1.17)分、(83.06±1.67)分、(84.35±1.60)分,研究组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87.93±1.48)分、(87.90±1.42)分、(87.71±1.51)分、(87.32±1.89)分、(89.05±2.05)分。

T值分别为11.2071、14.7987、13.1018、10.4121、11.1413,P值均为0。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质量(PSQI)评分

分别对两组的38例患者进行对比睡眠质量(PSQI)评分,主要通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主观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催眠药物、总分八个方面进行睡眠质量评分,情况如下:对照组八个方面得分分别为(1.53±1.05)分、(1.58±1.12)分、(1.66±0.89)分、(1.57±0.94)分、(1.49±0.89)分、(1.58±0.84)分、(1.55±0.93)分、(9.35±1.12)分,观察组八个方面得分分别为(0.87±0.52)分、(0.82±0.62)分、(1.05±0.71)分、(0.92±0.52)分、(0.86±0.43)分、(0.87±0.34)分、(0.88±0.46)分、(6.55±0.65)分。

T值分别为3.4723、3.6597、3.3028、3.7299、3.9290、4.8298、3.9807、13.3290,P值分别为0.0009、0.0005、0.0015、0.0004、0.0002、0.0000、0.0002、0.0000。

研究组患者睡眠质量(PSQI)评分中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

分别对两组的38例患者进行对比护理满意度评分,主要通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满意度五个方面进行评分,对照组中表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15人(占比39.47%),表示比较满意的患者有14人(占比36.85%),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9人(占比23.68%),参与满意度评价的患者有29人(占比76.32%);观察组中表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26人(占比68.42%),表示比较满意的患者有10人(占比26.32%),表示不满意的患者有2人(占比5.26%),参与满意度评价的患者有36人(占比94.74%)。X2值为5.2084,P值为0.0224。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较对照组患者要高,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优质护理方法有哪些效果

原发性肝癌在恶性肿瘤疾病中发病率较高,大多数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是由于只有肝脏表面的包膜具有神经,当肿瘤生长到足够大时,才会引起肝区有疼痛感,因该疾病发病隐匿,发现较迟,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导致很多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发现并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治疗肝癌多通过药物、放化疗及手术治疗,本次研究以肝癌手术患者为例开展研究,大多数患者得知患有癌症后身心均承受巨大的压力,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有轻生的现象,加上其缺乏对手术的认知,担心手术效果以及疼痛感等会出现抵触治疗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对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优质护理理念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入院开始到出院全程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为患者打造舒适的病房环境,增加其在陌生环境中的安全感,加强健康宣教,可加深患者对疾病以及治疗的认知,能够提高患者手术依从性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术前检查与准备工作。此外,给予患者术中保暖护理以减少手术的应激反应,预防出现低体温等不良反应,术后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增加患者的营养支持可提升其机体免疫力,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让患者家属对其进行监督预防发生漏服或者忘服药的情况,同时与家属沟通给予患者家庭支持,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有助于病情的好转。在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理念,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SAS、SDS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睡眠质量评分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可见在肝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具有切实可行的效果,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肝癌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开展优质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手术,睡眠质量有所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在治疗过程中满意度较高,可将优质护理理念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单位系都江堰市医疗中心)

[参考文献]

[1]王赛平.优质护理理念在肝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家庭医药,2019,(10):317.

[2]蒋春蕾.分析护理干预在肝癌手术围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6):29.

[3]方慧.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在老年肝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20,10(11):173-174.

网址:这种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66091

相关内容

掌握这四种方法,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如何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doc
改善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
睡眠质量不好怎么办 几种改善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
长期睡眠质量不好,推荐这6个小妙招,或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提高睡眠的十种方法,有效改善你的睡眠质量
睡眠差怎样改善睡眠质量
如何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怎样才能改善睡眠质量
研究建议:睡前做好这件事,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