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生活欲望被满足的综合性体验
知足常乐,放下欲望是幸福智慧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幸福哲学#
育邻梦
幸福是生活欲望被满足的综合性体验。幸福来自于期望被实现之后的满足感,与拥有物质资源的多寡无直接关联。幸福,是指个人自我成长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喜悦,并希望这种状态能够长时间保持的心理情绪反应。幸福是一种感觉,建立在基本温饱和安全得到保障前提之下,也就是说幸福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的情感体验。
生活需求
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同成长环境下的孩子会产生不同的成长需求,比如解放初期孩子们的生活需求就是能够吃饱饭,恢复高考之后的成长需求就是期待能够考上大学,义务教育普及之后成长烦恼变成了如何提高成长综合素质……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成长需求,无论家庭条件富裕或者贫穷会有不能完全满足的时刻。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相对性的感觉。那么,幸福的感觉来自何处呢?
幸福来源于自我纵向对比
什么样的感觉是幸福?幸福是一种对生活充满信心与期待的综合感觉,是对当前生活状态感到满意,是与昨天对比收获了更多。幸福的感觉来源于对比,比如今天比昨天拥有更强的力量、今天获得了比昨天更可口的食物;幸福的感觉来自于期待被满足,比如孩子获得曾经心仪的玩具、与久别的朋友重新相聚;幸福源于实现了奋斗的目标,比如孩子考试中获得了学年初定下的目标、工人完成了生产计划......
幸福是一种“知足常乐”,建立在自己今天与昨天相比获得了进步、生活得到了改善,比如买了新房、搬了新家、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幸福是个相对概念,它是个人真正的成长需求得到了满足的感觉,比如被同伴推崇为学习的榜样、孩子被父母夸奖进步很快、厨师被夸奖厨艺又提升了;幸福是自己辛勤劳动有了新的收获,比如农民劳作一年获得了可观的收成、工人工作一月获得了应得的报酬和奖励、孩子从什么都不会做变成了独立自主的个人......
幸福在于面对现实、接受现实,然后积极地去改造它,让今天比昨天收获更多,让明天比今天更好。积极成长的人总是在与自己不断较劲的过程中获得成长进步的,比如作为头条教育领域创作者,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够创作更多对他人成长有所帮助的内容,每天能够看到实实在在的阅读量、被点赞、被关注。
幸福的微笑
幸福来自与同伴之间的横向对比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没有任何一种个人的东西是与外界无关,仅仅从内部单纯地发展起来的,也没有任何一种东西是没有各种内部条件,仅仅从外界就投入发展过程的。”生活中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都参与个人的发展,个人的成长是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互为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总之,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共同融合成就了个体的特殊性。人类是群居、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之内,从家庭、社区到国家。幸福的感觉同样来自与同伴而共同完成社会生产分工、协作的劳动中,比如我比****长的高一点儿、我的衣服比****新、我的能力比****强、我拥有更......与同伴间的成长对比能够获得幸福的感觉。
生活就是不断的与同伴进行“攀比”,孩子们之间比谁学习更好、谁的运动能力更强、谁能够在某项技能上脱颖而出;家庭之间对比谁家能够住上更宽敞明亮的房子、谁能够培养出更优秀的子女.....成长幸福就是智力、学习力、想象力全面综合性的横向对比。每个人的成长活动都是为了获取成长“相对优越感”,成长“相对优越感”就是成长进步中那个所谓“清晰的脚印”,“清晰的脚印”就是自己相对与同伴的成长排名、获得奖励次数的多寡、来自同伴的认同和赞誉,这也就印证了“人多饭菜自然香”。人类所进行的一切成长活动都属于相对运动,幸福的感觉就是自己相对同伴儿为社会建设作出了更大的奉献,从而获得了更多社会同伴儿的认同与赞誉。
幸福的本质就是为了获取更高的社会认同度。人类的一切成长活动都离不开两个中心,一是从社会中获取成长资源,二是以自我能力回馈社会换取社会地位认同。人是社会性的,每个人都生长、存活在特定的环境之中,每个人的成长行为都必须符合群体意志,以获得社会群体认同为中心目标,只有能够获得社会而认同的人才能更好的从社会之中获取成长养分。个人所获得的的成长资源与其拥有社会认同的高低是成正比的,个人获得的社会成长资源越多越能够提升自己的社会认同高度;同样,一个人获得的社会认同度越高越容易获得社会成长资源,这也就是强者拥有更优势社会资源的“头部聚集效应”。
幸福来自与同伴相互点赞
幸福是对生活境遇的综合性体验,是生活的追求都能被实现、是个人能够获得来自同伴的情感认同,能够获得成长必须的社会资源,同时能够向社会充分展示自我成长能量。生活成长都是相对运动,每个人都在追求相对更好,物质基础匮乏的时候得到了物质就能够得到幸福;当物质生活被满足之后人们就该追求精神上的快乐。荀子说:“贵为天子,欲不可尽。”像天子那样的地位,什么享受不到呢,即使那样,仍然还有无穷尽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古之帝王在社会变化平平的情况下,尚有未可知的欲望不能满足,那么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又有谁的欲望是能够被全全满足的呢?所以,幸福的感觉来自于生活的期望是否被满足,与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寡无关。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网址:幸福是生活欲望被满足的综合性体验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67073
相关内容
幸福=满足感/欲望快乐=满足/欲望
苏格拉底:幸福是精神体验,物质的目的是使精神得到满足
幸福=效用/欲望
哲学家叔本华: 生命就是一团欲望,欲望得到了满足就会无聊,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左右摇摆。1860年...
生活的幸福感 不是富足而是知足且满足
真正的幸福:是内心的满足还是物质的满足
350㎡江景公寓设计,用软装满足生活欲望
欲望只是短暂的快乐?心理学告诉你真正的幸福在何处
幸福公式:幸福=享受/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