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快乐

发布时间:2025-07-15 13:45

音乐无国界,跨越语言,连接人们的快乐。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音乐欣赏的乐趣# #快乐瞬间#

中国人的快乐

豆瓣评分

7.2

5星

11.9%
4星

49.2%
3星

33.9%
2星

5.1%
1星

0.0%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为西方人介绍的是中国的民俗风情。陈氏认为:游戏、仪式、节庆,尽管各个国家、民族都有,但“它们却有发自各个民族共同的民族观念的独特个性” 。这便是陈季同选择这个视角向西方世界描述中国人的文化娱乐生活的原因。《中国人的快乐》共分“家居”“宗教节日和民众节日”“乡野之乐”“永恒的女性”“严肃之乐”“技巧游戏”“风险游戏”“公共娱乐”“结语——智者之乐”等十一章,通过各种场合、各种名目、各种形式的娱乐侧面地描述了中国社会的习俗、民情。本书为西方人介绍的是中国的民俗风情。陈氏认为:游戏、仪式、节庆,尽管各个国家、民族都有,但“它们却有发自各个民族共同的民族观念的独特个性” 。这便是陈季同选择这个视角向西方世界描述中国人的文化娱乐生活的原因。《中国人的快乐》共分“家居”“宗教节日和民众节日”“乡野之乐”“永恒的女性”“严肃之乐”“技巧游戏”“风险游戏”“公共...

(展开全部)

本书为西方人介绍的是中国的民俗风情。陈氏认为:游戏、仪式、节庆,尽管各个国家、民族都有,但“它们却有发自各个民族共同的民族观念的独特个性” 。这便是陈季同选择这个视角向西方世界描述中国人的文化娱乐生活的原因。《中国人的快乐》共分“家居”“宗教节日和民众节日”“乡野之乐”“永恒的女性”“严肃之乐”“技巧游戏”“风险游戏”“公共娱乐”“结语——智者之乐”等十一章,通过各种场合、各种名目、各种形式的娱乐侧面地描述了中国社会的习俗、民情。本书为西方人介绍的是中国的民俗风情。陈氏认为:游戏、仪式、节庆,尽管各个国家、民族都有,但“它们却有发自各个民族共同的民族观念的独特个性” 。这便是陈季同选择这个视角向西方世界描述中国人的文化娱乐生活的原因。《中国人的快乐》共分“家居”“宗教节日和民众节日”“乡野之乐”“永恒的女性”“严肃之乐”“技巧游戏”“风险游戏”“公共娱乐”“结语——智者之乐”等十一章,通过各种场合、各种名目、各种形式的娱乐侧面地描述了中国社会的习俗、民情。

简要目录

序一

序二

自序

居家

宗教节日和民众节日

乡野之乐

永恒的女性

严肃之乐

餐桌

技巧游戏

风险游戏

公共享乐

结语——智者的快乐

作者简介  · · · · · ·

陈季同 (1852-1907),字敬如,号三乘槎客,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1875毕业,以“西学最优”被船政局录用。同年,他随法国人日意格到英法各国参观学习。1877年李凤苞率领首批官派留欧生出国,陈氏又以翻译随同前往,入法国政治学堂及法律学堂学“公法律例”。后任外交使节,前后在国外生活了近20年,通数国语言,尤精法语,于中西文化均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法国,陈季同用法文发表了《中国人自画像》、《中国人的戏剧》、《中国人的快乐》、《黄衫客传奇》、《吾国》等,这些著作受到法国人民的普遍欢迎。

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急剧转变:“人们普遍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腐朽的、道德败坏的民族;中国人绝对的邪恶、残酷,在各方面都已堕落。”这成了当时欧洲人的普遍看法。当时,“未开化”或“野蛮”这个词已成为形容中国的套话。

...

(展开全部)

陈季同 (1852-1907),字敬如,号三乘槎客,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67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1875毕业,以“西学最优”被船政局录用。同年,他随法国人日意格到英法各国参观学习。1877年李凤苞率领首批官派留欧生出国,陈氏又以翻译随同前往,入法国政治学堂及法律学堂学“公法律例”。后任外交使节,前后在国外生活了近20年,通数国语言,尤精法语,于中西文化均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法国,陈季同用法文发表了《中国人自画像》、《中国人的戏剧》、《中国人的快乐》、《黄衫客传奇》、《吾国》等,这些著作受到法国人民的普遍欢迎。

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急剧转变:“人们普遍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腐朽的、道德败坏的民族;中国人绝对的邪恶、残酷,在各方面都已堕落。”这成了当时欧洲人的普遍看法。当时,“未开化”或“野蛮”这个词已成为形容中国的套话。

由于长年生活在欧洲,陈季同对此感受最为强烈,努力消除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成为他这些作品中的一个主题。在陈季同的著作中,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充溢其中的愤懑,每当提到欧洲人对中国的误解与偏见时,陈季同都会义愤填膺,不厌其烦地加以反驳。破除欧洲人对中国的偏见、使西方人了解真正的中国,成为他写作的最初动机和主要目的。

陈季同的著作受到了法国读者的欢迎,并被译成英、德、荷等多国文字,一版再版。《中国人自画像》再版十几次,对于破除欧洲人对中国人的偏见起到很大作用。后人评价说:“在中法战后,黑旗军遗留在法国人的脑海中,一种极恐怖的印象,陈季同将军来调和此事。他的意思是在越南稻田中的凶暴海盗之外,还有茶香之间可爱的中国人。于是乎大家就满意。”陈季同这位晚清外交官在欧洲的经历,为中西文化关系史留下了重要的遗产。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用西文创作获得巨大成功的中国人。他的多种法文著作将中国文化、文学直接传播给西方读者,很多内容是首次翻译、介绍到西方,因而陈季同在中学西传中担当了重要角色,而此前,这样的角色多是由西方人担当的。对于陈季同的关注,将拓展我们审视晚清乃至20世纪中西文化关系的传统目光,即在西学东渐或西化的大势中看到另一种反方向的运动——中学西传的潮流。

丛书信息  · · · · · ·

陈季同法文著作译丛(共5册), 这套丛书还有 《巴黎印象记》《中国人自画像》《中国人的戏剧》《吾国》 。

喜欢读"中国人的快乐"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要写书评

中国人的快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论坛  · · · · · ·

内容还不错,可是应该翻译得更好些。 来自潇潇 4 回应 2014-03-10 09:37:57 译者 来自四月潇潇 2009-06-30 10:26:51

网址:中国人的快乐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67627

相关内容

中国哲学中的幸福观:不快乐的人都该看看
(文学)生活的艺术:中国人闲适快乐的人生哲学
中国教育,还我快乐!
打造茶壶:中国人的快乐之道
向美国人学习“如何快乐”
中国古代的人生快乐哲学智慧及其当代启迪
周国平:一个人的聪明,在于找到孤独中的快乐
中国孩子要学会快乐
过个快乐的中国年
快乐工作,快乐生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