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做DIY》用發泡煉石水耕植物

发布时间:2025-07-15 18:02

DIY小型水培植物:利用玻璃瓶和石头,轻松养活多品种水培植物。 #生活技巧# #手工DIY技巧# #园艺DIY技巧#

你是否正在為到底該給植物澆多少水或永遠處理不完的蟲害而煩惱呢?又或者你是否正在覺得家裡的植物怎麼好像都種在“土”裡,想來點不一樣的呢?不如就來試試用發泡煉石水耕植物吧!

發泡煉石 (又稱矽石或陶粒) 的英文 LECA 為 Lightweight Expanded Clay Aggregate 的縮寫,簡單來說就是一些輕量、蓬鬆的陶土球。這些紅褐色的小球是由黏土和水混合後在高溫下經過特殊的方法煉製而成,他們在高溫下形成了無數個氣孔讓他們可以在表面吸附水份的同時內部還可以保有空氣。若是你想要了解更多關於發泡煉石的用法或優、缺點的話可以參考這篇:什麼是發泡煉石?適合水耕和多肉植物的好介質。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如何將植物改為用發泡煉石水耕~

注意!雖然這個方法號稱可以為大部分的植物使用,但個人經驗是它並不一定每次都會成功。將植物馴化為水耕的過程中都帶有一定的風險,植物也會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新的生活方式。網路上的資料裡比較容易成功的植物有:粗肋草、觀音蓮、竹芋、黃金葛、黛粉葉、白鶴芋、虎尾蘭、和龜背芋等。盡量從比較容易照顧、年幼、和平價一點的植物開始以免失敗造成太多的損失。

步驟

準備發泡煉石

發泡煉石是一個可以重複使用的介質,不過它們新買來的時候通常都會帶著不少的灰塵。我們的第一步就是要將發泡煉石清洗一遍。除了沖洗之外,即使發泡煉石本身無菌我們還是可以把它們用熱水沖泡一下做個殺菌的步驟。洗好的發泡煉石我們可以就放在旁邊備用。

發泡煉石水耕 2

清理介質

當市面上大部分的植物都是種在其他的介質裡的時候,若我們想把他們改為水耕養殖的話就需要將植物的根系做一個徹底的清理。我們的這裡就是要將植物脫盆並把土壤鬆開、把介質清掉。和換盆的時候一樣,這裡也是會需要多一點的耐心慢慢做避免傷到太多的根系。若是植物根系緊緊纏繞在一起的話我們也可以把植物根部連同土壤一起泡到水裡軟化一下會比較好清理。

不要小看這個步驟喔!一個用發泡煉石水耕最大的好處就是它無菌可以避免蟲害和防止爛根,不過要達到這一點之前就必須確定將原本的介質和裡面的細菌、蟲卵清理乾淨。若是不能將原本的介質清掉的話之後照顧起來就必須要比較注意 (澆水的水量也比較需要掌控不能讓原本的介質泡到水裡)。

發泡煉石水耕 3

換新盆器並用發泡煉石填滿

和平時的盆栽不一樣,我們這時候需要用可以蓄水的容器 (當然也有許多人是先將植物和發泡煉石裝在一個帶有排水孔的容器裡之後再放到可以蓄水的外盆裡)。將清理好的植物放到容器中,抓一下位置之後用發泡煉石將空隙填滿,高度以可以蓋過根部並固定植物站立就ok了。

用發泡煉石水耕的兔腳蕨用發泡煉石水耕的兔腳蕨

加水完成

最後我們在容器底部加一些水,水位大約在容器 1/3 或快要碰到植物根系底部的高度。之後發泡煉石會慢慢的吸收水份並將水份往上帶,我們只要確定底部有水、發泡煉石可以保持在微濕的狀態下就好了。整個轉換馴化的過程大約需要幾個禮拜的時間,一開始盡量讓植物在陰涼通風的環境 (盡量避免直曬以免水份蒸發太快),最好是等到植物根系穩固或有長新葉之後再開始施肥。建議每過一段時間把容器裡的水換掉以免滋生小蟲。

雖然說我也還在研究怎麼更好的用發泡煉石水耕植物也得到了許多失敗的經驗 (可憐的秋海棠…),不過整個來說我覺得這算是一個很好玩又特別的養植物方法。當家裡大部分的植物都是種在 “土“裡的時候,多幾盆 “無土” 水耕的植物也可以幫我們的植感生活添加許多樂趣。如果你還沒有試過的話不如就來試試看吧!

网址:《動手做DIY》用發泡煉石水耕植物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68072

相关内容

【下班隨手作】大理石紋雙八角多肉|DIY超療癒植物盆栽
創造美麗綠意:水耕盆栽DIY指南
第十屆321跑步節啟動 推動全民健身發展
水上運動產業發展規劃
5種在家就可做的親子 DIY 手作活動推薦
植物DIY新手必看!手作多肉盆栽全攻略:療癒系課程、獨家秘訣,打造綠意生活
首次擴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新增鋼鐵、水泥、鋁冶煉行業
推動二手商品交易平臺健康發展 讓更多用戶“省心賣、放心買”
【新觀察】用生動課堂激發科學思維
華潤燃氣舉辦“‘綠動’未來 ‘智’繪新篇”媒體開放日活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