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1日讯 为进一步强化河湖长制,持续改善威海全市河湖面貌。近日,威海市签发第12号总河长令,深入挖掘并发挥河湖生态资源和文化内涵,制定“万村千河”行动,加快构建人水和谐的乡村河湖生态体系,营造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环境。
据了解,此次行动威海市锚定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发展水经济、改善水民生 “四水统筹” 总体目标,以乡村河湖为重点,围绕构建 “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绿色水经济” 的现代化河湖治理体系,统筹实施 “万村千河” 行动。
威海市将以“提升河湖安全保障水平”“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清洁美丽”“推动河湖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保护传承弘扬河湖文化”五个方面为主要任务。同时,按照每年“巩固一批、提升一批、新建一批、谋划一批”的思路有序推进行动实施。巩固一批已建成省级幸福河湖建设成果,推动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升一批现有的市县级幸福河湖等为省级幸福河湖;依托相关项目新建一批省级幸福河湖;结合各类项目科学谋划未来建设计划,建立项目储备库。
据悉,威海市计划到 2030 年底,累计建成 68 条(段、片)以上高品质幸福河湖,带动沿线千个以上村(居)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其中,威海市本级 1 条、环翠区 11 条、文登区 20 条、荣成市 20 条、乳山市 8 条、高区 1 条、经区 3 条、临港区 4 条,惠及全市村(居)1000 个以上,努力打造半小时亲水圈。到 2035 年,威海全市河湖面貌全面提档升级,基本建成 “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人水和谐、业兴民富” 的幸福河湖,成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带动极。
除此之外,为确保行动顺利推进,威海市提出多项保障措施。完善 “万村千河” 工作机制,建立党政主导、河长牵头、属地负责、部门联动的推进机制;拓宽投入渠道,合理支持建设,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加强河湖执法监管,健全多部门协作机制;强化河湖数字化智慧化建设,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构建全民共建共享机制,营造全社会爱河护河的浓厚氛围。
此次“万村千河”行动的启动,将全面提升威海市河湖治理水平,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为威海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