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

发布时间:2025-07-16 08:20

修理家具框架结构的基本知识 #生活技巧# #维修技能#

查看更多:高二政治教案

第一,贴近时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必须正确处理思想政治课和时代发展的关系。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每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都要体现时代要求,都要贴近时代,都要有时代感和使命感。哲学尤其应该如此。这是由哲学自身的性质和学科特点决定的。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恩格斯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任何真正的哲学都应该体现时代的精神,解决时代的课题和任务。离开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哲学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要求,这种任务和要求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以及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观点和理论。这些反映时代任务和要求的“心理”、“观点”、“知识”和“理论”就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哲学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概括自己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凝聚自己时代最精致、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而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一位历史学家说,历史是哲学的姥姥家。的确如此,历史时代是孕育哲学的母体和沃土,离开了一定时代的社会实践,就没有哲学。只有脚踏现实的土地,理论才会有生命力;只有跟上时代的节拍,理论才会有说服力。因此,贴近时代,对于《生活与哲学》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

第二,贴近实际生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必须正确处理理论和实际生活的关系。

构建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使《生活与哲学》成为一本有实效性的教材,是我们编写教材的基本追求。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一种现象:一些学生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这种现象不能不说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

哲学产生于人们对生活、实践所提出的问题的追问和反思,因此,如何从具体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方法,是我们在编写过程中致力探求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它的研究对象是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首先是我们的社会实际生活。因此,从社会实际生活出发讲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有之义。

如果我们认识和处理不好这一关系,哲学教学脱离实际生活,学生就会以为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只是某种与自己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无关的书本上的东西,就会导致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甚至敷衍了事。

这里所说的实际生活,即社会生活,对此不能只作狭隘的理解。不能仅仅理解为个人的生活,更不能只看做是休闲、娱乐和学生周围的琐事。它当然也包括学生的个人生活,但它是指学生生活于其中的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包括现实的和历史的,中国的和外国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丰富内容。当我们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哲学而从无比丰富的生活的海洋中选取素材时,取舍的标准首先不是空间上的远近或时间上的古今,而是是否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切相关。某一思想或事件,尽管在时空上离我们很远,但它在历史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典型的意义,对于哲学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于能力、素质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系重大,就属于我们应当选取的范围。相反,某些事情尽管发生在今天,出现在我们身边,但不具有典型意义,对于正确认识世界影响甚微,就不在我们选取的范围内。

 2/1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1 2 3 4 5

下载此内容: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docx

网址: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材框架结构及内容概要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69535

相关内容

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框架图
《生活与哲学》教材解读.ppt
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框架图一目了然 快速记忆.docx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学工作计划(通用10篇)
《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ppt
《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全部).ppt
[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 政治哲学知识点框架
《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全部)课件.ppt
高中政治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全套说课稿 (110页)
高三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知识框架ppt课件.ppt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