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以前你守护我们,现在我们守护你”:95岁抗美援朝老兵成功接受高风险冠脉搭桥手术
了解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健康生活技巧# #冠心病#
“以前你守护我们,现在我们守护你。”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在主任医师王波的带领下,成功为一名跨城而来的安徽95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韩琦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创造了高龄患者心脏外科手术的医学奇迹。患者韩琦因左主干重度狭窄导致反复心绞痛,药物治疗无效且出现小面积心肌梗死,生命危在旦夕。经宿州市第一医院和南医大二附院专家团队紧急会诊,决定为其实施传统开胸搭桥手术,术后患者通过红歌鼓舞精神,恢复情况良好。
病情危急:高龄老兵心脏濒临“停摆”
韩琦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今年95岁。入院前,他因冠状动脉严重病变,心绞痛频繁发作,平均每晚发作4至5次,前一天晚上甚至加重至每小时一次,并伴有心肌梗死迹象。化验显示,其心肌损伤标志物指标高达0.4(正常值0.04),超出正常值10倍,心脏射血分数(EF值)仅35%,不足正常人的一半,手术风险极高。
“患者左主干重度狭窄,极易引发猝死,且药物治疗已达极限。”王波主任介绍,由于患者肺功能较差、存在肺水肿,且心脏功能衰弱,手术需在体外循环支持下完成,对麻醉、术中管理及术后恢复均是巨大挑战。
手术突破:传统方案破解高龄禁区
面对患者高龄、病情危重的现实,专家们多次会诊,最终决定采用传统开胸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冠脉病变特点不适合介入治疗,且国内高龄患者接受此类手术的案例极少。”王波表示,团队在术前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清理患者肺部痰液,降低感染风险,并制定体外循环替代心肺功能的方案,确保手术安全。
手术于入院当日下午2点开始,历时4小时顺利完成。术中,团队精准避开患者脆弱的心肺组织,成功搭建血管桥,恢复心肌供血。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并发症。
红歌鼓舞:术后监护室里的精神力量
在术后监护室中,韩爷爷展现出惊人的意志力。据护理团队介绍,老人虽身体虚弱,但每日清醒时便要求播放《我的祖国》《英雄赞歌》等红色歌曲,并跟着旋律轻声哼唱。“这些歌是他年轻时的精神支柱,也是他战胜病痛的信念来源。”王波说。
韩爷爷的家属表示,老人曾因“不愿占用医疗资源”一度拒绝手术,但在院领导和医护团队的鼓励下,最终放下顾虑。“孟令盘院长来看他时说‘以前你守护我们,现在我们守护你。你是国家和人民的英雄,我们一定全力以赴’,这句话让他彻底安心了。”
专家呼吁:关注老年病年轻化趋势
王波主任指出,高龄心脏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多学科协作和患者家属的信任,但更需关注老年病年轻化的现实。“我们曾接诊过30多岁的严重冠心病患者,与肥胖、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他呼吁公众养成健康习惯,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密切监测身体状况。
此外,王波强调家庭支持对老年患者的重要性:“许多老人因怕麻烦子女而隐瞒病情,子女应主动关心父母健康,帮助他们建立治疗信心。”
目前,韩爷爷已转入普通病房,精神状态显著改善。他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用微弱却坚定的声音说:“感谢医生护士,让我还能继续去学校给孩子们讲抗美援朝的故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实习生 王静怡
网址:【视频】“以前你守护我们,现在我们守护你”:95岁抗美援朝老兵成功接受高风险冠脉搭桥手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86074
相关内容
心血管健康守护者:深入解析冠心病风险与防控《孙子兵法》:避祸——靠低调,成事——靠人脉,守业——靠勤俭
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家庭护理技巧.pptx
如何在成长中守护我们的艺术与同情心?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压力管理技巧
心脏不好的9个表现 8个守护神保护心脏健康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生活质量评估与优化.pptx
健康守护进小区,共筑“海棠红·幸福里”
【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深圳市街道社区便民助手上线 助力社区抗疫
智能健康助手,借助科技力量,守护你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