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家具利薄循环慢 二手商收家具挑肥拣瘦
提要:本报记者胡雪柏摄 记者以家里有一张床、一件旧沙发和一个衣柜要卖为由进行了一番咨询。而小区周边的废品收购站也会上门回收旧家具,但如果家具太少且距离有点远,他们也不乐意上门。
本报记者胡雪柏摄
记者以家里有一张床、一件旧沙发和一个衣柜要卖为由进行了一番咨询。南四环某旧货市场的工作人员在问了家具有无破损、是否可以使用后,表示最多可以给200块钱,并将派工人上门查看具体情况后报价。另一个旧货市场的工作人员在询问了衣柜具体的尺寸、材质、使用情况后,在一番讨价还价后称,如果品相还不错、完全可以继续使用,两门推拉衣柜最多给500元,至于有点塌陷却不妨碍继续使用的沙发“可以考虑给个几十块钱处理掉”。不过,他再三强调,具体金额只有上门查看后才能确认。
东四环外某旧货市场一位负责搬运和上门取旧家具的刘师傅介绍,他们一般都是到业主家实际看了家具后再谈价钱。但他也承认“旧家具值不了多少钱”,“基本都是几十块钱、百来块钱”。据他介绍,一般情况下,如果沙发出现塌陷就不属于“可以用的家具”,“可以当废品帮你处理掉”;一个大衣柜“基本就是百十来块钱,完好无损的最多200块”;旧的铁床“便宜得很”,“木床价格稍微高点”,但也“顶多百儿八十块钱”。不过他也坦承,肯收的都是还能收拾一下卖钱的,明摆着挣不到钱的那些,是绝不会要的,“就算我愿意帮忙扛走,也得找得到地方扔啊!”
回收商严重挑肥拣瘦
即便认同了回收商提供的价格,市民家的家具能不能被顺利收走还是个问题,因为首先得符合回收商们的回购标准。
“您家的柜子用了几年了?”“在大家具城买的还是小市场买的?”“是品牌家具吗?”“多大尺寸?”“有坏的地方吗?”“是实木还是板材的?”“轨道都能使吧?”“背板是厚板还是薄板?”“什么颜色的?”“床垫有多厚?”“有标签吗?”“中间有没有拉锁?”“买的时候多少钱?”……听听,这是记者说要卖掉一个旧衣柜和一个床垫时,一个旧货市场的工作人员提出的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使用时间短、品相好、使用起来完全没问题的品牌实木家具“价格会稍微高点”,如果是“小品牌的就值不了两个钱”。而听到记者说“手脚完好”的沙发有点塌时,该工作人员立刻表示:“塌了就不值钱了,没法卖了,要不给你十块钱,我当废品帮你运走得了。”
据业内人士透露,旧货市场回收旧家具的标准是:“收旧不收残”,“不要缺胳膊少腿的家具”,能回收的必须是“拆装之后还能组装的家具,要具备二次销售功能”。有些“拆了之后就散架了的板材家具”是没法回收的,一些个性化定制的家具,如橱柜、衣柜等,由于尺寸都是个性化的,拆装后无法实现二次利用的也不予回收。“这些不能用又没法卖的家具,我们没有地方搁也没有办法处置,即使收回来也只能当废品处理。”一位回收商说。
对于一些“只是有点塌陷”但还能发挥余热的沙发或床垫,有的旧货市场会予以回收并进行二次修复,如给塌陷了的沙发换海绵、弹簧等,修复至可以使用的状态,继续投放至旧货市场。有的旧货市场则“没时间修补”,只会将其“当废品拉回来”。
消费调查
回收商出价低成第一难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消费者在处理旧家具时,一个主要的渠道就是卖给回收商,而在与回收商打交道的过程中,回收价格太低,回收商对家具挑肥拣瘦是很多人都曾经碰到的难题。根据本报与新浪网家居频道共同推出的旧家具处理问题调查显示:在处理旧家具时,除了“转赠给熟人”外,“将家具卖给回收商”是消费者在处理旧家具时第二位的选择;而在消费者处理废旧家具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中,“废品回收商出价太低”高居榜首,还有13%的消费者遭遇过“家具太破旧,废品回收商不愿意上门回收”的问题。
全文浏览 收藏 打印 RSS 转发至微博 第一太平戴维斯2010苏州湖东星塘街地块项目市场研究及定位212p中原2011安徽芜湖光华玻璃厂地块地下商业项目市场研究报告109p中原:2010复地南延线342亩项目市场定位及物业组合建议336P南京爱涛逸珍公馆 2012年市场研判及推广思路148p2011年世廊坊商住市场分析170P 一手楼市低温 二手市场也患重感冒中国电梯业的救赎运营紧箍咒频现 滑雪场暗待地产救赎人民日报:房地产金融风险暴增卓宝科技开展装饰保温材料宣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