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博物院点亮游客暑期生活

发布时间:2025-07-23 17:57

游览故宫博物院,尽量避开周末和假期高峰期 #生活技巧# #旅行技巧# #景点游玩建议#

(来源:中国旅游报)

转自:中国旅游报

观众在湖南博物院欣赏“遇见庞贝:永恒之城”展
观众在湖南博物院欣赏“遇见庞贝:永恒之城”展

□ 本报记者 高 慧 文/摄

7月13日19时, 暑热还未消退,湖南博物院大门外,观众依旧排着长队,观展热情丝毫不输日场。“我们特意从外地来,就想带孩子看看马王堆汉墓陈列展。”一位妈妈说,“虽然人多,但晚上观展是难忘的体验。”

暑期延时开放——

“晚上观展是难忘的体验”

此前,湖南博物院发布公告: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周一闭馆),每日开放时间延长至20:30(20时停止入馆),每日增加5000个预约名额,专门满足散客的参观需求,入馆时段为17:30—20:00。这一举措有效分流了白天拥挤的参观人流,为游客提供了更舒适的观展环境。

“我想避峰出游,特意预约了夜游门票,将湖南博物院列为湖南游最后一站。”排队中的武汉游客赵女士拖着行李箱笑着说,“没想到,晚上的湖南博物院也这么多人。”

“湖南博物院暑期有许多有意思的展览,在这里还可以一站式打卡湖湘文化、体验湘味美食,夜晚畅游博物馆很惬意。”江西游客李先生说。

7月11日开展的“遇见庞贝:永恒之城”展厅内,观众夜晚也可以近距离观赏古罗马艺术的巅峰之作:描绘尼罗河风情的生动壁画、线条流畅生动的海豚形喷泉装饰、精美的维纳斯女神雕像、凝固了历史瞬间的遇难者石膏模型……展览还打造了三幕沉浸式空间,观众通过投影与三维数字化技术可身临其境地“经历”庞贝从繁华日常到被火山吞噬的一个个震撼瞬间,在碎片化的影像与星河般流转的火山灰粒子中,感受历史的沉重与生命在毁灭中重生的哲思。

湖南博物院开放夜游,晚饭是个避不开的问题。位于湖南博物院4楼的博物馆公园观众餐厅,聚集了不少前来体验湖湘美食的游客。茶颜悦色、蒸浏记、东排食堂等特色餐饮店门口排起了长龙,餐厅内的桌椅更是上演起“流水席”,上批游客刚走,这批游客立即入座。

“湖南博物院的餐厅里几乎可以品尝到各种长沙特色小吃,在这里除了观展还能吃美食,真可谓是一站式打卡地。”河南游客张女士对湖南博物院的配套设施赞美有加。

夜渐深,湖南博物院灯光渐次熄灭,最后一批观众依依不舍地走出博物院大门。有人手里攥着新买的文创小物件,有人手机里存满了展览照片,有人还在回味着那些跨越千年的文物,湖湘文化的种子已在游客心中种下。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小赵意犹未尽:“下次还要来夜游,晚上的博物院有种神秘的美。”

传统与现代碰撞——

系列创意展览打动观众

在这个暑期,历史不再沉睡于展柜中,它正通过科技与创意,与当下进行跨越千年的对话。

长沙热浪袭人,湖南博物院教育中心却洋溢着童声笑语。孩子们的小手轻触陶器纹路,AI复原的汉服飘带在屏幕中随风轻扬。

7月12日,“博芽计划:‘馆—园—家’共育探索展”开幕,展览以“成长记”为主线,分为“溯源·启程”“发现·感知”等五大部分,展示了幼儿创作的青铜器类、陶艺类等充满童趣的作品,互动区现场体验感满满。

“这是我自己做的编钟!”5岁的乐乐举着彩陶作品,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他的父亲张先生感慨道:“没想到孩子能把博物馆里的文物记得这么清楚,还能讲出故事来。”

“博芽计划”作为湖南博物院教育创新的典范,开创了博物馆资源下沉幼儿园的新路径。湖南博物院教育中心主任李茜子介绍:“这一模式于2023年由湖南博物院与长沙市芙蓉区教育局共同启动,两年来,共让600余名幼儿从历史文化‘旁观者’蜕变为主动传承者,形成了‘展厅—课堂—家庭—社区’的教育闭环。”

近年来,湖南博物院在科技创新领域迈出坚实步伐。“探元计划2024”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丝织品进行毫米级数字复原,首次同时实现“修旧如初”和“修旧如旧”双模式展示。博物院还推出“数字汉生活”项目,构建了包含3000余组汉代纹样的数字基因库,设计师可“一键调用”汉代的美学元素。

在3楼的马王堆汉墓陈列馆,借助毫米级精度的AI技术,一件西汉直裾印花敷彩纱丝绵袍被完美复原,复杂织造工艺清晰可见。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T形帛画研究突破,通过高精度扫描技术,专家在帛画的关键形象中发现多处改绘痕迹,揭示了古代画师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与调整。一位文博爱好者感叹:“数字技术让我们看到了之前无法察觉的细节。”

博物院特展成为吸引年轻观众的抓手。近期开展的“对视——湖湘文化与叶锦添新东方美学的时空重构”特展中,《封神》剧组戏服成为焦点。来自武汉的游客于栗专程为剧中于适所穿的战甲而来:“这件盔甲有40斤,我能直观感受到演员拍摄时的付出。”

在湖南博物院门口,于栗展示着手机中拍摄的古代盔甲照片,“下次我要带更多朋友来,这里每件文物都在讲述故事”。

优化服务送清凉——

诚心提供“文化避暑”模式

炎炎夏日,湖南博物院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文化避暑”模式,这里是集文化体验、社交互动、知识获取于一体的场所,观众在享受清凉的同时,也让心灵得到了滋养。

湖南博物院分布着多个风格各异的展厅和舒适的休息区,休息区还配备休息长椅、充电插头、饮水处。长沙市民张先生说:“天气这么热,博物院很凉爽,又可以看展览,这可能也是人们喜欢博物馆的原因。”

人群中,身穿马甲的志愿者成为湖南博物院另一道风景。他们有的帮游客讲解、有的帮游客指路、有的在维持秩序,每张笑脸都是真诚的暖意。

“在这里感受到了志愿者的热情关怀,这是个有温度的地方。”李大爷和老伴前来观展,被志愿者搀扶、引路等热情周到的服务所感动。

湖南博物院志愿者队伍正式成立于2003年。近年来,湖南博物院精心培育“文物诠释与网络传播”志愿服务队、“银龄弘文”志愿服务队等,赢得赞誉无数,文博之美深入人心。据统计,今年以来,志愿者完成定时定点讲解3494批次,其中,讲解咨询576批次,文明劝导432批次。每一个数字,都是他们辛勤耕耘的印记,是文化传承之路上的坚实足迹。

“现在预约门票成功率比以前高太多了。”7月13日,游客龚先生通过湖南博物院公众号,顺利预约到第二天的门票。进入暑期,博物院门票预约难问题得到了缓解,这与“黄牛”倒卖门票行为得到遏制密不可分。自2023年起,湖南博物院实施调整散客放票规则、团队预约规则、团队检票规则,封禁违规旅行社、停用虚拟手机号码的账号注册和使用等六大举措,打击“黄牛”倒卖门票行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湖南博物院点亮游客暑期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89308

相关内容

室内冰雪游成暑期消费亮点
促消费提品质!精细化服务点亮暑期文化生活
聚焦第9届南博会|玉溪抚仙湖畔旅居经济上南博 展示云南生活新样本
北京公园暑期“大放送” 280项活动点亮萌娃假期
暑期博物馆推出丰富展览 “文博热”添彩夏日生活
暑期“嗨”享美食 领取购物优惠!济南市天桥区“惠购天桥 乐享生活”系列活动打造独特消费亮点
探秘“快乐工厂”! 中粮可口可乐在湖南的这家博物馆成暑期研学“顶流”
这个暑期有“知”有“味” ——陆丰多彩文明实践活动点亮暑期生活
更注重体验和安全 游客暑期自驾游升温
暑期旅行攻略(暑期旅游攻略国内)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