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苏家坨镇无障碍工程提升残障人士生活品质
科技让无障碍生活成为可能,残障人士的权益得到保障。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科技素养提升#
一段坡道让出行更稳当,一个扶手让居家更安全,一个门铃让沟通更顺畅……这些看似微小的改造,却为残障人士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之际,走访苏家坨镇发现,通过打造“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和实施“残疾人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项目,苏家坨镇全方位提升残障人士的生活品质,对残障人士的关爱与尊重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服务圈”里的“无碍”之路2022年,海淀区发布《2022年海淀区“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苏家坨镇认真落实《方案》精神,经过多次走访调研,全面深入了解辖区残障人士生活情况,最终确定在安河家园社区和凤仪佳苑小区打造“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升级改造基础设施,让残障人士出行更加安全便利。
傍晚时分,凤仪佳苑小区的一家便民超市前,此时正是采买的高峰期,附近居民纷纷前来挑选食材。超市门前的无障碍坡道,比改造前更宽更长,坡度平缓了许多,路面增加了防滑设计,两侧还加装了扶手。腿脚不便的残障人士和步履蹒跚的老人走在上面稳稳当当,十分安全。
据悉,安河家园社区改造项目率先启动,仅3个月,就完成了28个点位的升级改造,完成率达100%,并全部通过验收,投入使用。凤仪佳苑小区改造内容体量较大,改造无障碍设施共计1138个点位,包括门前坡道6处、新安装扶手231处,维修扶手901处。
居家改造中的温情密码据介绍,除了公共区域的升级改造,残障人士还可通过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管理平台申请,对居家环境进行无障碍改造。不同的残疾等级和类别有不同的改造方案,有需求的残障人士在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管理平台上提交申请,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上门实地查看,评估方案的可行性,随后便可施工进行改造。
西埠头村的郑奶奶,年逾八旬,身患残疾,儿子患有听力障碍,一家人生活多有不便。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前来评估,随后为郑奶奶一家修建了门前坡道,并安装扶手;西小营村的曹先生是听力障碍人士,爱人有肢体残障,夫妻俩申请安装可视闪光门铃。有了这个门铃,客人在门外按门铃,家里的闪光灯就会亮,曹先生能第一时间知道有人来访……
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不仅为残障人士铺就了一条“无碍”之路,更传递着社会的包容与温暖。未来,苏家坨镇将继续以民生需求为导向,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共享发展成果,真正实现“无障有爱,生活无碍”。
网址:海淀区苏家坨镇无障碍工程提升残障人士生活品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198127
相关内容
北京海淀:苏家坨镇无障碍工程提升残障人士生活品质北京市残联无障碍中心到海淀区调研指导残疾人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工作
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蒋兰平生活性废品回收站
残障人士日常生活无障碍设计
残障人士“无障碍生活”难在哪儿?
海淀区启动“AI+助残”科技产品征集,助力残障人士生活便利化
滨海新区2024年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进入验收阶段 “一户一方案”提升 残疾人生活品质
姚家镇: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让生活有“爱”无“碍”
让残疾人居家生活无障碍
“黑科技”让残障人士“无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