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二院营养】产后4周,如何“补”?
健身房锻炼后如何补充营养 #生活技巧# #居家生活技巧# #健身房#
作者:朱旭萍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营养科 副主任
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营养学专委会委员
湖南省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顾问
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临床营养项目专家工作组专家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营养学会会员,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
湖南省营养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湖南省营养师工作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营养科”微信公众号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在我国民间,孕妇在产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饮食和生活方式休养,以促进身体的康复,俗称“坐月子”或“月子期”, 在医学上称之为产褥期。胎儿自孕妇身体娩出后,孕妇在产后除乳腺外各个器官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一般需 6~8 周。
“坐月子”是我国孕妇产后的一种特有的传统,并催生出许多“坐月子”相关膳食习俗,具有巨大社会学内涵的民俗化生活准则。还带有强烈的社会、文化和伦理属性。
(图片来源: 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一、“月子文化”要不要遵循?
我国的月子文化源远流长,尤其禁忌较多,如月子期间不洗澡、不刷牙、注意保温、不出门不吹风,食物忌生冷、忌海鲜、多喝汤,甚至有的地区在整个月子期只让产妇喝米汤吃鸡蛋等等。
在既往食物短缺、物资匮乏的年代,红糖、小米、鸡蛋等作为铁、锌、B族维生素等的良好食物来源,的确可以改善产妇营养状况。 但在食物丰富的今天,食物禁忌或过量摄食反而会导致乳母营养素缺乏或产后肥胖、代谢异常等问题的产生。
那么我们该如何既尊重“月子”饮食习俗所具有的文化属性,又科学为产妇补充充足的营养呢?
月子妇女膳食应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基础上,遵循《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的关键推荐,走出“月子”膳食误区。
《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核心推荐 ※产褥期食物多样不过量,坚持整个哺乳期营养均衡。 ※适量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和海产品,选用碘盐,合理补充维生素D。 ※家庭支持,愉悦心情,充足睡眠,坚持母乳喂养。 ※增加身体活动,促进产后恢复健康体重。
产妇分娩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热能,产后还要保证喂养婴儿乳汁的质量。所以,产褥期妇女的营养与饮食非常重要。如何才能科学的让分娩后的产妇及需母乳喂养的产妇尽快获得充足的营养呢?在此期间“月子”营养分段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二、“月子”营养如何分段补充呢?
1. 产后第一周:
在产后第1~2天应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因此时产妇的身体较为虚弱,分娩的疲劳还未缓解,尤其是剖腹产术后的产妇,消化系统处于减弱状态,对饮食的要求更高一些,合理补充营养和平衡的膳食还可促进和加速创口的修复和机体的恢复。
正常分娩后,产妇第一餐可进食适量、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第二餐可吃正常膳食。分娩的最初几天,有些新妈妈感觉比较疲乏或觉肠胃功能差,可选择清淡、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粥、馄饨、蒸蛋等。再逐步过渡到正常膳食。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如果是剖腹产的产妇,还有伤口留下的疼痛,这时的饮食一般给予流食,需注意忌用牛奶、豆浆及含大量蔗糖等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待肛门排气后再恢复正常饮食。对于全麻或复杂的剖腹产术后的产妇饮食需遵医嘱。要以容易消化、细软温热的食物为主,以开胃而不是滋补为主。在此期间常推荐的食物:姜糖水、鸡蛋、猪肝、小米、麻油。清淡菜品有肉片、肉末、瘦牛肉、鱼肉、鸡肉等配上时蔬。口味清爽,营养均衡。
2.产后第二周:清补 + 催乳
食补关键:以清补为主,主要是补气、养生、修复,同时催乳是很重要的。
饮食重点:这一阶段盆腔和子宫逐步恢复,新妈妈的伤口基本愈合了,恶露排出已从多到少,下床活动也比较方便了。经过上一周的精心调理,胃口应该明显好转。清补可以调理气血,多吃补血食物和补充维生素。
推荐的食物:胡萝卜、菠菜、金针菜。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3. 产后第三周:温补为主
食补关键:这时恶露已排尽,是补气血的最佳时机。
饮食重点:这一阶段新妈妈进入调节进补期,膳食应以均衡、多样、充足为重点,但不要过量,应有充足的蛋白质和足够的新鲜蔬菜和适量水果。主副食合理配比、粗细粮搭配,还要有一定的运动量,以保持合适的体重。
推荐食物:
乌鸡:可滋补肝肾,益气补血,滋阴清热,对帮助新妈妈身体恢复、促进乳汁分泌有很大帮助。
大豆:含有丰富的植物性蛋白质、钙和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等,如果每天吃两餐含有大豆的食品,如豆腐、豆浆等,对乳房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坚果 :如杏仁、花生、核桃、芝麻等,在富含高品质蛋白的同时还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摄入丰富的维生素E可以帮助新妈妈让乳房组织更富弹性,且对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帮助。
(图片来源: 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4. 产后第四周:以消化为主
食补关键:增进食欲,刺激肠道蠕动。避免产生消化不良,如胀气、便秘等。
推荐食物:
黄豆芽:含有维生素C、纤维素及蛋白质等,蛋白质是促进组织细胞生长、器官功能康复的主要原料,能帮助新妈妈恢复分娩时受损的组织。
莲 藕:含有大量的淀粉、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丰富,清淡爽口,是祛淤生新的佳蔬良药,能健脾益胃,润躁养阴,行血化淤,清热生乳。
食用菌:银耳、黑木耳、香菇、猴头菇等食用菌类,口感鲜美,含丰富的纤维素,对提高免疫功能有帮助。
助消化菜品:膳食纤维有很强的吸水能力,能促进消化道的蠕动,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等。蔬菜水果中的纤维素和果胶可以帮助新妈妈增进食欲,同时可防止便秘的发生,还能吸附肠道中的有害物质,促进毒素排出。如清炒蔬菜、蔬菜汤、新鲜果汁、温性水果宜多吃一些。
(图片来源: 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三、产褥期的饮食法则
1. 增加餐次
产后所需营养并不比怀孕期间少,产妇每日餐次应比一般人多,以 5-6 次为宜。 餐次增多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保证充足的营养。 产后肠功能减弱,蠕动减慢,如一次进食过多过饱,会增加胃肠负担,从而减弱胃肠功能。 采用少食多餐则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减轻肠负担。
2. 干稀搭配
干者可保证营养的供给,稀者则可提供足够的水分。 乳汁中含有大量水分,所以乳母需要补充大量水分,便于乳汁分泌。 应多吃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因为食物的汤汁既有营养,又有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除喝汤外还可饮用果汁、牛奶等。
3. 荤素搭配,粗细搭配
从营养角度来看,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种类及数量不同,而人体需要的营养则是多方面的,过于偏食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缺乏。但从一般产妇的饮食习惯看,她们在月子里常常大吃鸡、鱼、肉、蛋,而不注意其他食物的摄入。在产后身体恢复及哺乳期间,食用产热高的肉类食物是必需的,但蛋白质及糖类的代谢必须有其他营养素的参与,过于偏食肉类食物反而会导致其他营养素的不足。从消化吸收角度来看,荤食过量,有碍胃肠蠕动,不利消化,降低食欲,即所谓的“肥厚滞胃”。某些素食除含有肉食类食物不具有或者少有的营养素外,一般多有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防止便秘。
4. 清淡适宜
从科学角度讲,月子里的饮食应清淡适宜,调味料如葱、姜、大蒜、花椒、辣椒等应少于一般人的量,食盐也以少放为宜。从中医学观点来看,产后宜温不宜凉,温能促进血液循环,寒则凝固血液。在月子里身体康复过程中,有许多淤血浊液(恶露)需要排出体外,产伤亦有淤血停留,如食物中加入少量葱、姜、蒜、花椒、辣椒粉等性多偏温的调味料,则有利于血行而不致血凝,有利于淤血排出体外。食盐的用量亦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产妇水肿明显,产后最初几天以少放食盐为宜。
在尊重习俗的同时,科学分段安排好“月子”饮食,遵守好产褥期的饮食法则,充分保障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水及膳食纤维等各种营养素平衡的供给,才能保障乳汁的质与量,关注自身的营养摄入,确保母婴健康。
这么多的“月子”饮食相关知识,你get到了吗?
参考文献:
[1] 朱芸. 从“治未病”理论谈中国特色“坐月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12:97-98.
[2] 章梅芳,刘兵, 卢卫红.“坐月子”的性别文化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51-60.
[3]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4] 弘凉. 月子饮食宜分段“补”[J]. 农村百事通,2010,18:67-68
[5] 项琦.产褥期营养与饮食[J].食品与健康,2012(08):24-25.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
网址:【湘雅二院营养】产后4周,如何“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01461
相关内容
湘雅二医院《糖尿病饮食营养》一书出版湘雅二医院开展“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节能宣传周活动
智慧眼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达成战略合作 共筑AI医疗创新生态
如何科学补钙、健康减重?重医附二院临床营养科开启全民营养周公益宣讲
手术前后到底该如何补充营养?
全民营养周:老年人如何才能吃出健康
全民营养周:老年人如何才能吃出健康?
全民营养周: 老年人如何才能吃出健康
阳性居家日常清洁消毒怎么做?如何避免传染家人?湘雅二医院权威解答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开设全国首个抗衰老MDT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