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姐137空中课堂|婴幼儿养育照护系列:安全与环境——“家庭教育专家说”第四十三讲
家庭教育讲座视频合集——'中国家庭教育在线课堂'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家庭教育视频资源#
《家庭教育专家说》系列现已重磅上线,
数十位名师专家和您一起共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婴幼儿处于早期发展的敏感期,脆弱且易受伤害,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容易受到意外事故、身体伤害和情绪压力的影响。为了婴幼儿的健康成长,需要加强对婴幼儿的安全照护来减轻来自环境中的伤害。
本期《家庭教育专家说》由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姚天红与家长朋友们分享“环境与安全”。
本期专家
安全分类与范畴
#1
居家安全
婴幼儿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抵抗力和免疫力也发育不完善,最容易受到环境中危险设施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所以父母及其他照护人应细致排查家庭环境中的安全隐患,让宝宝拥有安全的活动空间和游戏空间。
日常生活环境
· 保证婴幼儿处于安全、清洁的日常生活环境,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品,预防和减少室内外空气污染如二手烟、三手烟、甲醛等;
· 确保所有的家具稳固且维护良好;家具或婴幼儿活动设施牢固无锐角或带有防撞条。
· 具有潜在风险的出口均应安装安全护栏(如厨房、楼梯口),随时关门并加锁;窗户边没有宝宝可攀爬的桌子、凳子和沙发等家具,窗户和阳台的栏杆要足够高,不易攀爬;婴儿活动场地设有安全围栏。
· 所有的玩具都应该配有良好的防护措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以便于婴幼儿安全地进行探索。
· 电器插放在装修时要考虑提高1米以上或加防护罩,使宝宝不易碰到。
睡眠安全
· 建议婴幼儿单独睡婴儿床,拉上安全护栏;睡眠时尽量仰卧,以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 确保婴儿床达到安全标准;木条间需要衔接紧密,不会卡住婴儿的头;床垫需要牢牢固定,防止婴儿跌入床垫和墙壁的缝隙中导致窒息。
· 喂养时抱起婴儿,喂养后让婴儿右侧卧位,以避免溢乳后吸入或窒息。
预防误食与窒息
· 所有药品、化学用品或杀虫剂、所有细小的易导致婴幼儿误吞食的物品(如电池、硬币)应妥善收纳起来,置于高处或带锁的储物柜中。
· 不给儿童玩弄体积过小(如弹子球、回形针)、锐利(如易拉罐、螺丝)、易破碎的东西(玻璃和镜子)。
· 清除长绳、细线和任何能缠绕的带状物品;婴幼儿不穿带长绳的连帽衫和拉链的裤子,以防发生意外。
预防烧烫伤
· 热水瓶及茶杯、点火用具,如打火机,火柴均置于宝宝不能触及的安全处。
· 煤气不用时关掉总开关,以防宝宝模仿点火;从微波炉中取出食物时,宝宝不在周围;电饭煲等热容器当盛有热的食物时不放在地上和低处。
· 洗澡时澡盆里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减少使用桌布等。
#2
外出安全
乘车
· 保障婴幼儿旅行和户外安全,乘车时使用汽车安全座椅,避免坐在汽车前排。
· 避免将婴幼儿单独留在车内。
· 锁好车门、车窗;或教育孩子遵守基本的安全要求,如不把头或手伸出窗外。
户外活动
· 户外活动前注意检查安全风险,如活动设备、设施及活动场所的安全性,避免在具有意外伤害(如跌落、溺水)潜在风险的场所活动,如车道、车库或车旁、池塘或河沟边等玩耍。
· 做好户外虫咬伤或意外受伤的防护准备。
公共场所
· 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如带会走路的宝宝,则要抱起或拉紧宝宝的手。
· 乘电梯、地铁时要抱起宝宝或拉紧宝宝的手。
· 在商场、公园或集贸市场等人员混杂的场所,要抱起或拉紧宝宝的手,以免其走失。
· 带宝宝去游乐园玩耍时,既要考虑该设施是否适合宝宝玩,还要了解、检查游乐设施是否安全、牢固。
#3
心理安全
心理安全主要包括给婴幼儿关爱与陪伴,建立安全依恋,回应性照护,避免其遭遇忽视、虐待、暴力或冲突等有害打击。忽视是指照护者在具备能力的情况下疏于对婴幼儿尽照护责任和义务,长期或严重疏忽婴幼儿的基本需要,包括生理、心理、安全、教育等等。如果照护者长期忽视婴幼儿的需求或表现出不耐烦,婴幼儿会缺乏安全感,减少对他人的信任,变得胆小不合群;责骂会伤害他们的自尊。这些有害打击对婴幼儿的情绪和心理发展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且会影响终身,还会影响到他们对下一代的养育。
婴幼儿的心理安全是照护者常容易疏忽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情感虐待和忽视,往往照护者本人可能并不能意识到。
照护者是养育照护的主要实施人,养育照护的质量取决于照护者的身心健康状况。照护者如果出现了健康问题,尤其是精神方面的,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判断和思考能力,如处于焦虑、抑郁状态中的照护者难以对婴幼儿表达温暖、关爱和愉快的情感,会影响到与其之间的互动,阻碍儿童的早期发展。
作为照护者
· 应了解和理解婴幼儿的特点,熟悉其情感表达方式,对其需求保持较好的敏感度,并及时做出恰当的语言、表情或动作回应。
· 经常拥抱或爱抚婴幼儿,经常用温柔的、愉悦的语调与婴幼儿沟通,使得婴幼儿减少紧张,愿意亲近和依赖照护人,建立起安全、稳定的依恋关系。
· 尊重每一个婴幼儿,了解其气质特点,科学和理性地对待与照顾他们。
· 婴幼儿在做出不当行为时能够得到提醒,避免任何对婴幼儿的忽视、体罚、虐待、暴力或威胁行为以及遭受言语攻击等。
关注照护者的心理健康
· 具有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和教养,不把自身压力转嫁给婴幼儿,避免向婴幼儿发泄不良情绪。
· 当在照护婴幼儿感到烦恼、困难或有疑惑时,应及时向专业人士咨询,进行心理疏导。
· 通过与亲朋好友沟通、深呼吸、冥想、听音乐、运动、阅读等积极的方式疏解压力,减少不良情绪对婴幼儿的影响。
意外伤害的原因与防范
#1
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
意外伤害一直是我国儿童的头号杀手,包括溺水、道路交通伤害、跌倒/坠落、窒息、烫伤、触电等。1岁以内的儿童因窒息而死亡的人数为最多;1-4岁的儿童常死于溺水;气管异物在3岁以下的儿童中发生最多。
导致婴幼儿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 环境中存在着危险因素或安全隐患
· 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
· 成人的意识、知识、能力与行为
从身边发生的意外伤害的实例分析与调查中发现,许多来自于环境和成人(如父母、其他照顾者或保教人员)的因素是可以事先加以预防和控制的,绝大多数的意外伤害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2
如何防范意外伤害
为了有效地防范婴幼儿意外伤害的发生,将意外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确保婴幼儿健康地成长,父母及其他照护者应担负起主要责任。
· 照护者的警觉性和责任感是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关键。
· 应确保婴幼儿日常活动都在照护者的安全视线范围内。
· 安全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同等重要。作为照护者学习掌握基本的急救原则和方法十分必要,如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外伤和烫伤的现场处置等,当婴幼儿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正确予以施救。
· 不要让孩子独自活动或留在家中。
· 家中常备一个急救药箱,备有创可贴、冰袋、烫伤油膏、消毒物品等。
专家小贴士
为婴幼儿提供清洁干净、安全的生活环境,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效防范意外伤害,避免经历忽视、虐待等各种有害打击及保障心理安全等,确保婴幼儿在安全、温暖和支持性的养育环境中成长。
《家庭教育专家说》
本专题“宁姐137空中课堂”家庭教育课程全年共40期全面涵盖包括品质、身心健康、亲子沟通、未成年人保护、学业指导、家长素养等的各个方面的主题。课程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助力家长和孩子树立正确家庭观念,重构新时代家庭教育,增进良好亲子关系:
1. 家庭教育的责任与理念,全面提升新型家长的能力与素养;
2. 不同年龄段的亲子沟通方法及技巧、精准察觉与认知孩子在不同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引导家长对孩子自控力、情绪管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
3. 加强家长对孩子学业指导方面的能力提升,引导家长正确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明确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以及对学习困难的应对;了解学校的文化,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方法;
4. 从脑科学切入,加强脑认知,了解个体脑功能认知和训练方法。
本期鸣谢: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往期鸣谢: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南京太阳花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
南京市溧水区石湫小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市科睿小学
南京市芳草园小学
《中国家庭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研究院
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
河海大学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南京市小营小学
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
南京艺之行艺术教育研究院
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蒲公英青少年应急服务中心
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
网址:宁姐137空中课堂|婴幼儿养育照护系列:安全与环境——“家庭教育专家说”第四十三讲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4589
相关内容
【宁姐137空中课堂】婴幼儿养育照护系列: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教育专家说”第四十讲【讲座】曹丽清老师家庭教育系列讲座第4讲:生活教育
家庭安全教育教案【优秀2篇】
【岭南地方文化研究】潮汕婴幼儿的传统家庭教育 广东省情网
【早期教育】婴幼儿早期教育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课堂讲座心得体会(精选20篇)
好孕妈妈以新模式引领育婴早教市场 梁莉:育儿嫂与父母共担育儿重任
浅谈幼儿园生活教育(四篇)
幼儿园家长家庭教育心得(通用15篇)
幼儿教师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