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车窗、电梯全遭“牛皮癣”,社区月耗千余元清理仍难敌“上新”速度丨民情瞭望 四川新闻频道
社会新闻是观察社会风貌和民众情绪的重要窗口。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会新闻#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李婷婷 摄影报道
“刚换的防盗门,三天就被贴了七张小广告,撕下来全是胶印子。”近日,南充市顺庆区某小区居民覃先生对着自家刚换的防盗门无奈地摇头。门上斑驳的痕迹,正是“城市牛皮癣”侵扰居民生活的缩影。
“城市牛皮癣”遍布
为深入了解这一问题,8月26日至27日,记者走访了南充市顺庆区多个老旧小区和商业街区,发现“城市牛皮癣”问题普遍存在,从居民楼电梯轿厢、单元门口公示栏,到写字楼玻璃幕墙、路边车辆后视镜,各类小广告无孔不入。它们不仅破坏着城市的美观肌理,更给公共设施维护和居民日常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无孔不入的“视觉污染”
导致多名市民被骗
在走访的多个小区内,“视觉污染”的景象尤为突出:绝大部分电梯内壁、楼梯间被层层叠叠的广告覆盖,电梯与防火门更是成为小广告的“重灾区”。疏通管道、家电维修、房屋中介、开锁等信息用粗体字醒目标注,部分广告为博取信任,甚至违规打上“公安”“备案”等字样。更令人忧心的是,这类无孔不入的小广告,还暗藏诈骗风险,已导致多名市民上当受骗。
更让车主们头疼的是车辆后视镜上、车玻璃上的“游击式”广告。在顺庆区人民中路停车场,数十辆汽车的后视镜、雨刮器上、驾驶室玻璃上都插着房产销售、教育培训、某店开业的宣传单页。
“有时候早上开车上班的时候,车后视镜上、门把手上就被贴一些小广告,雨刮器都刮不干净,胶性很强,特别难撕。”车主陈先生告诉记者,上周他因清理黏在车门上的广告纸时,不小心刮花了车漆,损失几百元。
被小广告背刺的还有家住顺庆区舞凤街道的魏先生,今年6月23日晚,魏先生江边纳凉回家,发现停在清澜路的车上被贴了小卡片。卡片上印着“同城交友”,配上火辣美女图,还有网址和挑逗文字。魏先生按网址下载相关App后,根据“客服”的推荐,完成平台任务还能升级账号、返还充值金额并免费约会,魏先生禁不住诱惑完成了充值“任务”,最终累计向对方转账69487元,直至意识到遭遇诈骗。
清理之痛与监管困境
高成本治理难抵“牛皮癣”顽疾
写字楼内的小广告则呈现“隐蔽性”特点。在玉秀路某写字楼,消防通道的弱电箱、防火门等都被贴上了各种各样的“牛皮癣”广告。从疏通管道到家政服务,从开锁到办证,五花八门的内容几乎覆盖了公共区域的每一处空白。
“这些广告专挑监管空档期张贴,要么是夜间贴的,要么是周末无人值守的。我们社区都会安排专人轮班清理,可清理的速度,始终赶不上他们‘上新’的节奏。”顺庆区仁和社区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
社区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小广告
“小广告的清理成本极高,普通纸质广告用手撕除后需用清洁剂擦拭残留痕迹,而使用强力胶水粘贴的广告需要专业工具处理,最顽固的是那种用油漆喷过的电话号码,直接渗进墙漆里,根本清理不掉。”该工作人员算了一笔账:每月仅清理小广告就要消耗20多瓶除胶剂,出动人工超50人次,人工成本超过1000元,每年因墙面修复产生的额外支出更是高达数万元。
社区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小广告
面对愈演愈烈的小广告乱象,工作人员坦言:“小广告张贴具有随机性、流动性特点,等我们接到举报赶到现场,张贴者早已离开,只能通过加强巡逻执法、开展集中清理活动等方式遏制乱象蔓延。”
社区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小广告
为进一步了解监管举措,记者以市民身份致电12345政务服务热线,投诉“牛皮癣”广告扰民问题。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回复称:“我们每天都会安排人员上街巡逻,只要看到小广告,都会第一时间铲除。但像空调外机背面、高层水箱侧面这些隐蔽角落,排查和清理难度极大,很容易成为‘漏网之鱼’。目前除了持续加大巡逻力度和清理频次外,暂时还没有更高效的解决办法。”
律师说法
明确责任边界探索多元整治路径
针对泛滥的违规张贴小广告行为,从法律层面来看,张贴者需要承担哪些具体的法律责任?相关处罚依据是什么?
为此,记者采访了四川一上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小明律师,林小明律师告诉记者,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城管部门有权责令行为人纠正违法行为(如清除广告)、采取补救措施外,还可以并处警告、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向其住宅、交通工具等发送广告的,由有关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广告主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此外,若因违规贴小广告给他人造成损失,行为人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受损方有权要求行为人赔偿因清理广告产生的费用,以及因广告内容导致的其他直接经济损失。若张贴小广告涉及虚假广告罪、非法经营罪等犯罪行为,则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定罪量刑。
像魏先生遭遇的“同城交友”小广告诈骗,从犯罪构成要件来看,对该市民实施诈骗行为的行为人已经涉嫌诈骗罪,且金额属于“数额巨大”,应当“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监管部门执法困境,律师建议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源头治理,对印刷小广告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格监管,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避免出现监管空白或重叠的情况;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对违规张贴小广告行为的罚款额度,增加其违法成本;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对非法张贴、涂写、刻画、喷涂、散发等小广告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举报,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举报人信息进行保护,防止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
(部分照片由顺庆区仁和社区提供)
编辑:刘亚宇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
网址:家门、车窗、电梯全遭“牛皮癣”,社区月耗千余元清理仍难敌“上新”速度丨民情瞭望 四川新闻频道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57460
相关内容
社会民生 四川新闻频道封面新闻丨突破7000万千瓦!四川电网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
“晚安酒”掀起睡前微醺风 医生:并不是真正的助眠良方|民情瞭望 四川新闻频道
探访成都卫生大扫除活动点位:齐上阵共参与 美化净化环境 四川新闻频道
创文改变生活|清除“牛皮癣”, 还城市美丽“面容”
【全民共建文明城】“生活百晓生”治了“牛皮癣”
瞭望 | 敢碰“强电”的修车师
“声”入人心 “智”护平安 金牛区营门口街道定制“智慧声音”筑牢全域安全防火墙 资讯联播频道
新规“满月”!电动车违规充电仍存在…
在泸定 红色精神从书本跃入生活|万千气象看四川 四川新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