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才发现,大多数老人不旅游,去旅游的是这几类人
退休后的生活分享:老年友好型旅游目的地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旅行生活体验# #退休生活建议#
退休前,我曾幻想过这样的生活:
离开工作岗位后,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地云游四方,看遍世间风景。
然而真正退休后才发现,原来大多数老人并不经常旅游,甚至从未出过远门。
仔细观察后,我发现那些能够潇洒出游的老年人,大多具有以下三类特征。
一、有身体的本钱
隔壁单元的老王今年72岁,上周刚从西藏回来。
看着他手机里湛蓝天空下的照片,精神矍铄的模样让人羡慕不已。
而同龄的老李却连小区门口的公园都去得少,每次见面都说“腿脚不行,走不动了”。
旅游看似惬意,实则是对身体素质的极大考验。
无论是长途飞行的疲惫,还是徒步观走的劳累,都需要良好的身体条件作为支撑。
那些能够经常出游的老人,往往有着多年积累的健康资本。
他们注重锻炼,饮食节制,保持着相对健康的体态。我的姑妈就是典型例子,今年68岁的她每天坚持晨练,周末还会去游泳馆游上几圈。
去年她独自完成了欧洲三国之旅,让一众年轻人自愧弗如。
健康不是旅游的附属品,而是旅游的前提条件。
没有健康的身体,再美的风景也只能通过电视屏幕欣赏。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能够周游各地的老人,首先赢在了健康的起跑线上。
二、有金钱的底气
去年参加了一次老年旅行团,团里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
闲聊中发现,这些经常旅游的老人大多有稳定的退休金和相当的积蓄。
“每次旅行我都预算一万左右,一年出去两三次还是没问题的。”
73岁的张阿姨笑着说。
“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加起来够用,存银行也不值钱,不如出去看看世界。”
相比之下,很多老人却困于经济条件。
微薄的退休金仅够日常开销,偶尔生个病就可能花掉数月积蓄,更不用说拿出成千上万元去旅游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在退休生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有钱不一定幸福,但确实能够提供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那些能够潇洒出游的老人,大多提前规划好了退休后的经济来源,或是自己有丰厚的退休金,或是子女有能力且愿意支持。
这不是鼓励拜金主义,而是清醒地认识到: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与个人的经济状况密不可分。
三、有精神的自由
我最佩服的是社区里的陈老师。
退休后,她不仅去了国内外数十个地方旅行,还学会了摄影和写游记,把自己的见闻整理成册,送给亲朋好友。
“很多人不是不能去旅游,而是不敢去。”陈老师一语道破天机,“他们害怕陌生环境,担心语言不通,恐惧意外情况。其实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
确实,我见过太多老人被自己的思维限制困住了。
他们总觉得“年纪大了,别瞎折腾”、“出门不安全”、“吃不惯外面的饭菜”...于是日复一日地守着自家的一方天地。
而那些能够走出去的老人,往往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他们愿意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能,适应新环境。这种心态上的年轻,比实际年龄更重要。
真正的自由,不是身体能够去多远,而是心灵愿意走多远。
精神的枷锁往往比身体的限制更难以打破。
写在最后
退休后的旅游,看似是一种消费行为,实则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它需要健康的身体作为基础,经济条件作为支撑,以及开放的心态作为动力。
当然,不旅游并不意味着退休生活就不精彩。
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有人喜欢莳花弄草,有人乐于含饴弄孙,有人陶醉于琴棋书画。
重要的是找到让自己感到充实和快乐的方式。
但如果你恰好拥有健康的身体、一定的经济条件和开放的心态,那么不妨在退休后多出去走走。毕竟,世界那么大,值得我们去看看。
无论选择何种生活方式,愿每位老人都能拥有一个充实而快乐的晚年。
岁月不饶人,但人又何须饶过岁月?无论在什么年龄,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才是最重要的事。
网址:退休后才发现,大多数老人不旅游,去旅游的是这几类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58783
相关内容
我退休10年,旅游8年,终于发现最适合老年人的旅游方式:绝妙!退休后最舒服的旅游方式,不是自驾不是跟团,而是这种!
退休后一个人怎样旅游?退休后旅行的最好方式!
不建议退休老人自驾游,最好还是报团旅游。
退休老人房车旅行,怎么才能省钱?老年人房车自驾游的11条建议
退休10年,旅游6年,总结出的最适合老年人的旅游方式:绝妙!
退休后的旅游生活,您喜欢哪一种?
中老年自驾游兴起:退休生活的新旅游风尚
自驾游时代,人们出行到底是旅游还是休闲? – 品橙旅游
退休去旅游,什么旅行方式最好?如何保证旅行体验和节省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