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饮食 健康生活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科普读物.docx

发布时间:2025-08-30 20:55

餐饮服务单位须遵循《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生活常识# #生活安全# #食品安全标准#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科普读物》

主审

谢敏强

主编

顾振华

编写人员

李洁

郑雷军

高玉敏

彭少杰

赵宇翔

陈蓉芳

田眀胜

徐晨

王颖

美编

郭泽磊

编务人员

郑雷军

消费者在外就餐注意事项

一、选择合适的餐馆

消费者在选择餐馆时,除了关注美味的饭菜、幽雅的环境以及良好的

服务等因素外,还应注重选择安全放心的餐馆就餐。1.选择有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

《食品安全法》已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该法规定,餐饮服务单位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经营活动,且须在经营场所亮证经营。餐饮服务单位经营的范围应符合许可证核定的项目。《食品安全法》施行前已经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的,该许可证在有效

期内有效。

消费者到餐馆用餐,首先要看餐馆吧台或其他显著位置有无悬挂餐饮服务许可证(或卫生许可证),有证的单位具备了相应的开业条件;如没有取得许可证,则属于违规经营。另外,还要注意餐饮服务许可证(或卫生许可证)上的许可备注内容,如是否注有凉菜、生食海产品等。因为凉菜、生食海产品等属于高风险食品,较易引起食物中毒,经营凉菜、生食海产品等,必须具备特定的加工操作条件,

并在许可证备注栏目中予以注明。

2.选择信誉等级较高的餐饮单位

自2002年起,我国在各地陆续实施餐饮单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监管部门根据餐馆的基础设施和食品安全状况,评定A、B、

C、D四个信誉度等级,四个级别相对应的食品安全信誉度依次递减、风险等级依次增加。

挂A级食品卫生单位标牌的为食品安全信誉度最高、风险度最低、安全条件最好的单位;挂B级牌的是食品安全状况较为放心的单位;挂C级牌的餐馆为食品安全状况一般的单位,也是餐饮服务监管机构强化监管的单位。建议消费者尽量到风险性较低、食品安全信誉度较高的餐馆就餐。

为了以简洁、方便的方式向社会公布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督信息,部分省市陆续推行餐饮服务单位监督公示制度。监管部门在餐饮服务单位经营场所醒目位置设置公示标识(笑脸、平脸、哭脸),向消费者动态公布监督检查结果,以便消费者在知情的前提下做出消费选择。消费者应尽量到笑脸或平脸的餐馆就餐。

3.观察是否超负荷运营

消费者选择餐馆,尽量不光顾客流量陡增的饭店,因为突然集中增大的供应量,可能导致餐馆超负荷加工,给食品安全埋下隐患。

二、注意饮食卫生与安全

1.就餐前应洗手

人的双手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多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因此要养成就餐前(或吃东西前)洗手的习惯,这样能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正确的洗手方式如下:

第一步:以流动的自来水把手弄湿;

第二步:涂上洗手液(或肥皂),双手互相搓擦至少20秒,应擦出足够

的泡沫,确保手掌、手背、拇指四周、指甲边及指间清洁;第三步:彻底冲洗双手;

第四步:用抹手纸抹干双手或用烘手机烘干双手。

2

三、剩余食品打包注意事项

1.不宜打包的食品

蔬菜不宜打包,因为蔬菜富含维生素,而维生素反复加热后会迅速流失。另外,蔬菜中的硝酸盐反复加热后,会生成含量较高的亚硝酸盐,对身体造成危害。

凉菜、色拉等不宜打包,因为凉菜在制作过程中没经过加热,很容易染上细菌;同时凉菜也不易重新加热。

因此,蔬菜和凉菜最好当餐吃完,如有

剩余,也不宜打包再食用。打包的菜肴最好是适合重新加热的。

2.剩菜保存方法

剩菜的存放时间以不隔餐为宜,早上剩的菜中午吃,中午剩的菜晚上吃,最好能在5至6个小时内吃掉。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通过100摄氏度的高温加热,一定时间内是可以杀灭大部分致病菌的。但是,如果食品存放的时间过长,食品中的细菌在繁殖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毒素,加热不能完全破坏和降解这些毒素。

剩菜最好按类别分开储存,因为在不同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速度不同,分开储存有利于避免食品交叉污染。温度较高的食品需放凉后再放入冰箱,因为热的食品突然进入低温环境后,产生的冷凝水易污染食品。

海鲜富含蛋白质,最受各种细菌欢迎,不宜久放。打包回家的富含淀粉的食品如年糕等,容易被细菌寄生,而有些细菌的毒素在高温加热下也不容易被杀死和分解。

3.

网址:安全饮食 健康生活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科普读物.docx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59076

相关内容

健康饮食安全知识普及.docx
健康饮食安全的科学知识.docx
健康饮食安全知识.docx
食品安全与健康饮食的科普知识.docx
健康饮食与食品安全常识.docx
饮食安全知识.docx
安全饮食的健康常识.docx
健康饮食安全常识.docx
饮食健康安全教育指南.docx
安全饮食生活知识宣传.docx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