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晚庭:谈策展式商业在文创场景营造中的应用
商业谈判案例4:市场趋势分析在定价中的应用 #生活技巧# #谈判技巧# #商业谈判案例#
由叁农智库、元一智库、博雅财经智库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食品文创研讨会”于1月5日成功举办。作为研讨会宣发媒体,为更好地分享会议精彩内容,农参特推出系列报道,包含领导致辞、专家讲话等。
本文整理了文旅部艺术经营管理师、策展人、艺术作家张晚庭的主题演讲,与各位一起分享。
首届海峡两岸食品文创研讨会成功召开
第二届海峡两岸食品文创研讨会成功举办
我专门从事艺术策展。实际上,艺术策展与文创是天然结合的,因为在艺术策展中一个重要的板块就是艺术的延伸和文创。在场景营造里文创的延伸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今天,我抛砖引玉,截取艺术策展式商业中的场景营造来跟大家分享。
阿那亚的孤独图书馆是颇具名气的网红书店,一些标志性事件让网红建筑得到了一次强有力的证明。一时间,不光是建筑,包括空间、人物、事件等以网红之名层出不穷,这就是策展式商业在文创场景营造中的典型应用。
到底什么是场景?场景是一个电影术语,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下,人物的活动、思想、情绪的具体展现。场景实际上是一种思考的框架,可以帮助人们去分析市场,分析用户;场景也可以让用户体验,是具体的道具,这就叫场景营造。大家看到孤独图书馆的图片,这样的场景一出来,实际上就是一种营造方式。
场景营造所引发的思考,或者是给用户制造各种各样的体验,其实都是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回报。所以,场景营造实际上就是从策展式商业来讲,或者是从展览展示来讲,虽然它的定义尚未完全准备好,其实各个领域都已经坚定地拥抱了这个说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可逆的场景时代,场景的本质并不是空间,而是内容,所以是一种通过空间的营造打造输出内容去理解新的生活方式,然后形成一个新体验的提案。
场景营造从文创的角度来说,是可以迭代的个性化内容,是作为文创场景引导的关键词。
策展式商业在场景营造中扮演的是一个扭转时空、新趋势经济的媒介。艺术商业对空间,对城市片区化影响的案例,就是一种策展式商业。其实国内还有包括TX淮海策展式零售、茑屋书店的生活方式的提案,阿那亚人文社区的营造,这些新型的城市文创空间,像城市艺文综合体,都在不同的功能或者是领域当中运用了策展思维。其目的就是跟顾客建立超出单纯的买卖关系,更多的为大家提供不同体验式经济。
我平时主要是做艺术IP的打造和展览展示,但是在行业来讲,提起策展思维,大家可能会想到有设计、有策划的思维,很少会从商业理论上来讲策展思维。实际上策展的商业思维在艺术商业的领域运用非常多。尤其是在物质化大丰富的时代背景下,大家的各种喜好都是由算法主导的,形成一些固化的推荐。所以提供的策展式商业,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补充的决策体系。
在物质大丰富的时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品类实际上就有无穷的产品。作为消费者到底应该怎么样去选择?提供场景营造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平时看到的空间,就是现在所说的惊喜感的消费体验。城市空间分为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空间不仅仅可以指导人的行为,也是人们体现互动的场所,消费者对于第三空间的挑剔是近乎疯狂的。
策展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新的消费与休闲的视觉。它既包含了人们已知的兴趣,又带来了未知的惊喜,是一种同时创造新鲜感、关联性和启发性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当人们产生“原来还可以这样,我也想要这样的生活方式”的感受时,消费就成为了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人们为之买单的消费都变成了一个感受的过程。
在1998年,哈佛商业评论就已经写了《欢迎进入体验经济体验》的一篇文章,第一次提出了体验式经济的概念。体验经济就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作为道具,从生活和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以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顾客的注意力,改变消费习惯,并为商品找到新的生存价值与空间。所以策展的商业正是文化创意领域实现体验经济的重要手段。因为人始终是氛围的中心,场景作为城市的新语言,以氛围为独特的场景表达,它是属于每个人的独特感受。
策展式商业融入文化场景营造应用具体有哪些要素?第一,可以创建生活方式的提案,形成“参与式”的协作方法。第二,优化社群的反馈机制,召集足够多的“参展者”。比如:文化IP的场景营造。第三,要将策展思维融进产品基因,持续生产原创内容。比如食品文创,不断深挖中国传统文化里生活方式的关键词,用文物活化、数字、多媒体、新国潮等方式,呼唤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然后一地一品,一个民族,一个潮流,用科技支撑、文化表达、艺术呈现的方式,将食品文创的场景营造出来,我觉得这是值得深思和探索的话题,也是值得设计的。
明年,我们跟中华书局主要做一个苏东坡数字艺术沉浸式大展。苏东坡是一个美食家,在展览板块就会运用到很多策展思维,可能跟各个园区、各个行业,尤其会有一个《舌尖上的苏东坡》食品行业的展厅,用数字艺术和当代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多维展现一个“吃货”的有趣时空。希望运用艺术与科技的方式传播美食文化。也希望大家可以关注到我们的项目,园区需要好内容输出,大家可以参与进来。
最后,我想分享一下吴声老师在场景领域提出的场景设计力概念。他从五个方面来分享场景设计力的特质,第一,产品的符号化与超级IP的趋势,实际上就是极致功能。第二,动态的内容,就是场景细分的内容型切换。第三,个性化与个性化的平衡,要达到一个界面的友好。第四,科技美学,简约或繁复的取舍,要从科技美学,从人文领域去探索。第五,指挥的迭代,即场景融通的更新机制。
所以,做一场展也许不难,难的是以多场展塑造一个空间或产品的精神,这个实际上是要花心思的。
打造一个文创其实也不难,难的是文化创意与艺术深挖的场景美学持续生产与多重构建。
今天以场景营造做一个抛砖引玉,延展食品文化创意,如果大家对艺术IP的打造、内容输出、展览展示有需求的,我们可以一起探讨。
今天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
网址:张晚庭:谈策展式商业在文创场景营造中的应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60789
相关内容
电商企业市场拓展的营销策略创新沉浸式商业空间丨“年轻力”注入线下商业空间:生活方式场景营造解锁发展新方式
新商业对谈|新场景+定制化 成都新商业破局非标趋同性
创意中秋晚会策划
家庭用品批发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
新文旅场景营造的“关键词”
商业领域中的家庭和谐沟通策略.docx
同衡学术丨基于场景营造的老城商业街区更新设计策略
2025如何打造:让消费者心动的商业场景?
金融科技在场景化服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