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的艺术:提升工作与生活质量的技巧

发布时间:2024-11-18 23:08

情绪管理的艺术:提升生活质量的心理技巧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健康生活艺术# #创意生活艺术#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出自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收入初三语文课本,是要求全篇背诵的内容,只是已经几十岁了,孩子都快要背诵了,仍然做不到。

幸亏发现AI是没有情绪的,情绪是人和超级智能的一个区别,是优势还是不足不好说,也许到人类文明末期的时候才能有一个判断,但是可以区别人类和AI,是一定的。

那么人为什么会有情绪呢?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情绪是内在的生理和本能过程产生的。行为主义认为环境和后天因素起主要作用,一些有争议的实验也证明了情绪的习得。后续又有专家发现恐惧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先天因素造成的。

专业的讨论心理学家会继续,我们讲点基本的。

相当多的证据说明,有七种表情是可以在全世界被识别并做出来的,用以表达高兴、惊奇、生气、厌恶、害怕、悲伤和轻蔑的情绪。也就是说这些是我们共同的初始设定。

如果收到的礼物是一个榴莲,你是什么样的情绪?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情绪,挺复杂的,所以我们知道有些情绪是因人而异的。

合理情绪治疗的创立人埃利斯认为情绪是伴随着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所造成的。

那这些思维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我们借用萨提亚的冰山模型,然后举例子来说明。

隔壁搬来了新邻居,请我帮忙代收一下快递,我感到挺开心(感受)的,我觉得这是一种信任(认知),远亲不如近邻,大家就应该互相帮助(信念),前面的邻居我们也是这样的(经验),换邻居的时候我就希望还能是一个这样的邻居(期待),互相认可,这样很有爱(渴望),我本来就是一个热心善良的姑娘(自己)。

(平行时空)

隔壁搬来了新邻居,请我帮忙代收一下快递,我感到很担心(感受),我怕不可预知的风险(认知),陌生人常常是不可信的(信念),好多年前妈妈帮了一个陌生人结果被骗了几千块(经验),我不希望和不了解底细的人互动(期待),这样才是安全的(渴望),才能保护弱小的我(自己)。

不同的感知、信念、经验、期待让我们形成了不同的情绪。

情绪是自然产生的,没有好坏,管理情绪要从形成不同情绪的那些因素入手。

以四种常见的情绪为例:

1.     对不公平的愤怒

当权利被侵犯时,我们会感到愤怒,愤怒的情绪提醒了我们,权利被侵犯,侵犯的一方看到我们的愤怒,会犹豫是不是要继续,因为预计我们可能会反击。

看到社会上不公平的事件,我们会感到愤怒,为不平发声,社会舆论起到了监督的作用。

但是有时愤怒让我们非常痛苦,尤其当愤怒发生在亲人之间,比如新闻中我们会看到多子女家庭因为父母的偏心导致有些子女感到愤怒、被伤害,始终无法释怀。因为子女认为父母应该是公平的(假设),或者说子女希望父母是公平的,或者是偏爱我的(期待),这样才被爱和被接纳(渴望)。

调整这样的情绪,我们要挑战假设,公平是世界的规律吗?我们周围的人都是公平的吗?我是公平的吗?当我们追求公平的时候我们在向上比,还是向下比?什么是真正的公平?公平不公平是由谁来决定的?

我们也挑战期待,只有父母偏爱我,或者对我公平才是爱我的吗?或者我的期待是希望成为最被宠爱的,或者被爱的唯一?那对其他的兄弟姐妹公平吗?如果这种情况我会因为不公平而愤怒吗?

愤怒有它的作用,所以我们的基因里面刻下了这种情绪,但是如果它对生活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我们需要进行调整,放弃愤怒不是简单地认可这种不公平,而是重新思考,了解自己的真正渴望。

毕竟,时过境迁的愤怒无法惩罚别人,只会伤害自己;原谅不是对别人的宽容,而是放过自己。

2.     对过往的懊悔

很多朋友对做错的事情感到懊悔,因为事情应该做对做好(信念),这样才达到对自己的要求(期待),因为我是有要求的人(自己)。

我们经常用懊悔的情绪来推动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是如果这种情绪过了头,就会造成无益的苦恼。

此时我们要挑战,以前的事情能改变吗?不能改变的话,这种懊悔的情绪的作用是什么?或者目的是什么?是对将来的提醒,还是对自己的惩罚?我们对别人也要求这么高吗?我们会惩罚别人吗?如果不能惩罚别人,我们会更严厉的惩罚自己吗?

现实世界就是坑坑洼洼,追求更好无可厚非,但是有一个尺寸就是对你是帮助,带来了成长和快乐,还是懊悔和更低的能量?

3.     对未来的焦虑

时代在改变,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无名的焦虑让人苦恼。经济大环境不好,如果丢了工作就会很惨(假设),怎么面对家人(信念),我应该是养家的(期待),这样才是家人的依靠(渴望)。

情绪不只会被自己用,也会被外界使用,如果老板今天情绪不错,可能平时说不通的事情,可以一试。商业世界有一个词是贩卖焦虑,你的焦虑情绪,可能是消费的动力。

缓解过度的焦虑,我们要挑战,失去工作的概率有多大?为此焦虑会降低这个概率吗?焦虑的情绪推动了有益的行为,比如重新规划家庭财务支出,还是只是升高了焦虑水平,甚至对自己和家人更急躁?失去工作的惨是怎样的?经济上的?心理上的?面子上的?别人也经历过,为什么对你就会非常惨?家人是互相支持吗?为什么你是养家的?有其他可能性吗?

焦虑的作用是提醒我们未雨绸缪,但是过度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压力过大,健康、生活、与周围人的关系都可能受到影响。缓解焦虑需要行动起来,当你真正开始做应对方案的时候,就会发现想象的永远比实际的更严重。

4.     对没有结果的失望

有些事我们找不到回答,想不通,因而痛苦,比如曾经的老板对你不友好,虽然你努力过,尝试改变过,可是仍然对你不友好,也没有告诉你原因,你觉得人做事总归是有原因的(假设),如果是你哪里做的不好,你希望能够改变,这样你才能成长(信念),不会因为同样的原因被其他人不友好地对待(期待),有一个被认可被接纳的环境(渴望)。

我们一起来挑战,每个人做事都是有清楚明确的原因吗?每个人的决定都是合理的吗?你不知道别人这样做的原因,对你的影响是什么?是具体的影响,还是想象中的未来的影响?每个不足都需要被改变吗?别人对你不友好,是因为你的不足吗?

因果关系太过复杂,让这世界理性更不现实,追根究底也只是到了某个程度的底,不影响心情的时候是好奇心,如果纠缠在不良的情绪中,就失去了正向的作用。

总的来说,喜怒哀乐,人之常情。情绪来的时候,接受它,认可它的作用,如果是强烈的情绪,深吸一口气,默数10秒钟,情绪过后再反应,理性地思考,不被情绪牵着走。

同时不要忽略和压抑情绪,每次情绪的产生都是了解自己的机会,埃利斯指出,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挑战自己的思维、信念和期待,经常和持续地反省,接受自己,接受变化,接受不同,接受失败,接受各种不同的情况,在事实和现实的基础上搭建更好的未来。

本文借鉴了以下内容: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美】罗杰ž霍克 箸

《心理学与生活》【美】理查德ž格里格  菲利普ž津巴多 著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钱铭仪 编著

萨提亚模型来自Satir Institute of the Pacific,方案小屋翻译

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网址:情绪管理的艺术:提升工作与生活质量的技巧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6746

相关内容

情绪管理的艺术与科学
如何管理情绪并提升生活质量?
情绪管理是一门艺术(表达情绪的艺术作品)
《情绪压力管理艺术》
电话沟通技巧:提升沟通效率与质量的艺术
时间管理:掌控时间的艺术,提高工作效率与生活品质
情绪管理:掌握情绪的艺术
情绪管理的艺术
压力与情绪管理工作坊
心理健康,压力管理与情绪平衡的艺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