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老城区记忆和情怀,他们这样做……
记住他们的生日,表达关怀之情 #生活常识# #社交技巧# #老年人社交#
关注
随着旧改征收工作的推进,
越来越多的老旧社区从地图上消失。
如何留住老城区的烟火气?
在定海路街道,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以自己方式记录城市记忆。
在设计师的带领下,由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组成的学生团队,用巧手设计“可折叠”拼贴画,诠释自己对老城区的理解。孩子们的创意天马行空,从旧改征收基地收集的“封门单”“老门牌”“老邮票”“旧海报”,甚至旧菜篮、牛奶箱等摄影作品,都成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将时尚杂志元素与老城区元素进行拼贴设计,形成强烈视觉反差的艺术效果,打造创作者心中对于“拆迁记忆”的理解与表现。”设计师王独伊介绍。
王独伊是上海市控江中学艺术总辅导员、市级创新实验室高中文创中心负责人,也是跨界设计师、插画师。在她看来,老城区承载着杨浦的发展记忆,总有说不尽的故事。
王独伊与几位有共同想法的伙伴,在沈家滩、中联村等社区,开展弄堂行走之旅,拍摄各类老旧物品作品,为“拆迁记忆拼贴画”创作打基础。一幅幅原创作品的诞生,不仅融入了孩子们的创意,更以特殊形式留住了老城区记忆。
在探访过程中,孩子们的切身感受与拆迁空间的“过渡”变化,是夏令营的变奏曲。每个人都在这里发现、聆听、记录……这里的旧家具、旧玩具、生活用品等,在杂乱中构成了丰富多元的空间;一把搪瓷壶,一张旧海报呈现的市井生活气息,都给予他们启发。
“新的生活习惯更迭,将不再需要的物件留在原地,挥别故土,却仍然存留记忆。”原心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吴秋玲说,在老城区行走活动中,团队伙伴们通过头脑风暴提出“过渡”+“博物馆”的概念,后续将共建一个临时的“过渡博物馆”,将大家的“金点子”以分包的方式一起协作,创作更多旧物件作品,留住老城区的烟火气。
杨浦区融媒体中心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字:周琳
编辑:曹隽
图片由定海路街道提供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留住老城区记忆和情怀,他们这样做……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71683
相关内容
留住老城区记忆和情怀,他们这样做...留住东莞记忆 让老城焕发新活力
情感关怀与记忆保留:适老化设计中的文化元素与个性化定制
留住城市历史文化记忆
“老物件”唤醒时代记忆,他们这样感受生活变迁
老旧厂房改造成为“新地标”:创新生活场景 留住城市记忆
留住记忆乡愁 留下济源文脉 七旬老人创作近百幅民俗风情画
保留的城市记忆 老厂房“再生”成图书馆
【科技赋能】让城市留住记忆,中建八局匠心磨练城市更新“绣花功夫”
家的温度,爱的延续:适老房家居改造中的情感传承与记忆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