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姐菜篮子”装着脱贫“新路子”
篮球鞋的正确穿着:穿好袜子,鞋带系紧,避免鞋帮脱落。 #生活技巧# #居家生活技巧# #篮球#
2020年11月6日《南京日报》A6版
视频:“菜篮子”变成脱贫“新路子”
七进贵州,历时近一年,包种子、包技术、包收购,只为全程教会村民种姜技术。
把“刘姐菜篮子”农贸市场做得风生水起的刘巧琴,在定点帮扶贵州省纳雍县猪场乡峒口村脱贫工作中,却走了一条“笨路”——她不直接给钱,村民的直接收入在大半年时间里没有明显增加,相反还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村民一时没有增加收入,她却花出去大把的种子、技术和劳务费用。
店内的“扶贫特色农产品直供区”。南报融媒体记者 曹骄阳摄
日前记者来到“刘姐菜篮子”江宁太平农贸市场店,“扶贫特色农产品直供区·精准扶贫 黔货出山”的专区分布在菜场主入口右手边,柜台前站满顾客。
“刘姐菜篮子”副总经理胡茂霞说,通过扶贫香姜的种植和销售,贵州当地村民实现了明显增收。拿到收姜款,他们都笑得很开心。
这笑容背后,是民革党员刘巧琴和她所创办的盛庄农业集团“刘姐菜篮子”七进贵州做出的一系列努力。
“第一次进贵州,是2019年2月14日,主要是调研当地农产品生产情况,为产业扶贫找产品、找技术;第二次是去年3月份,与我们同行的有一位安顺市的种姜致富带头人;第三次,运送姜种进村,建立‘刘姐菜篮子·民革博爱香姜种植产业基地’;经过多次查看长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终于在10月29日,我们迎来了丰收时刻,第七次进入贵州,收购香姜。”
香姜采收。视频截图
刘巧琴说,当天,峒口村从刚会走路的小孩到74岁的老人,全家总动员,都下地收姜了,大家一起分享南京民营企业家和民革组织扶贫带来的实惠。当天结算收姜钱时,不少村民都开心地把钱数了一遍又一遍,村上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也收到了脱贫款。
3000多公斤带着泥土芬芳的小香姜,从峒口村地头直接摆上了“刘姐菜篮子”农贸市场的柜台,很快受到南京市民的追捧。香姜的热销,也坚定了刘巧琴对峒口村香姜产业扶贫的决心。
她说,她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做放心菜篮子、绿色菜篮子。在这个过程中,她会将扶贫一直进行下去。
“刘姐菜篮子”太平店。南报融媒体记者 曹骄阳摄
2000年,刘巧琴始建太平菜市场,2004年创立盛庄餐饮连锁公司,2012年太平菜市场升级改造,成为江宁零售菜市场的标杆市场。2014年,公司发展500亩的标准化农业蔬菜基地,使企业形成了产供销产业生态链,为互联网+“刘姐菜篮子”奠定了基础。
“刘姐菜篮子”太平店。视频截图
扎根南京发展,“刘姐菜篮子”近期又在市工商联等部门组织的“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活动中,与谷里和禄口街道社区签订“智慧新菜场”等合作项目,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内容来源: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健 通讯员 张程
视频拍摄制作:南报融媒体记者 俞又丹 缪越 曹骄阳
网址:“刘姐菜篮子”装着脱贫“新路子”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280720
相关内容
江苏南京:3个镜头看“刘姐菜篮子”新业态菜篮姐姐刘丽:饮食健康,来源于健康土壤
在多多买菜创业 她们在菜篮子里活成“乘风破浪的姐姐”
在多多买菜创业,她们在菜篮子里活成“乘风破浪的姐姐”
她们在“菜篮子”里活成“乘风破浪的姐姐”:女性创业的励志故事!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送岗位,让脱贫致富更有底气
数字“菜篮子”拎出幸福感
爱奇艺《一路繁花》开启沈阳之旅 姐姐们勇闯密室逃脱重返18岁
曲江新区“菜篮子” 优化便民生活圈
“綦江微生活”周末全新改版上线直供綦江市民“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