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评估”能否推动个性化养老服务?
尊重老年人的个性和生活习惯,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生活知识# #生活小知识# #居家养老#
近日,绍兴发布实施《老年人评估工作规范》,这是全省首个地方标准,对老年人评估工作作了更加系统的规范。(1月9日《绍兴晚报》)
老年人评估,主要是对老年人自理能力进行专业评估,有助于老年人及其亲属科学认识老人现阶段的身体状况,以便更科学地提供护理。这个评估项目其实并不新鲜,早在2013年,民政部就发布实施《老年人评估标准》,只是部颁大标准落地效果不佳,因而少有人知。如今,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产业与适老服务渐成气候,老年人评估工作被更广泛地提上议事日程。
目前,我市具有评估资格认证的专业人才不到100人,与市场需求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因此,全省首个老年人评估标准落地绍兴,从某种意义而言恰恰说明我们看到其中之短板,于是率先发力补上。根据该标准要求,今后我市将不断吸收医护、社工、康复治疗师、养老护理员、建筑工程师、质量安全员等专业人才进入老年人能力评估队伍,着力培养综合型评估人才。
加强老年人自理能力的评估,是为了更好地定制个性化养老服务,让老年人也能享受到品质生活,从而消除粗放式护理的弊端。当前,资本市场已感受到养老政策的风口,以及养老产业的刚需,公办民营的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就连乡村也搭上公益老养的便车,致力于打造各式村居养老中心。然而,热闹的产业掩不住内容的苍白,目前,养老行业不仅准入门槛不高,服务水准也很一般,医养一体融合不够,从业人员更是素质与技能良莠不齐。一些大众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着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服务品质参差不齐、养护标准不够细化的现象,有的为了节省劳动用工成本,设施从简,服务极简,基本没有特色服务与增值服务,甚至在老年人自理能力每况愈下的情况下,直接甩包袱把老人推向社会。
产业兴起,意味着市场在扩大,产业的低端化与同质化,则意味着缺少标准与规范,缺少监督与约束。我市《老年人评估工作规范》的出台,虽没有对产业套上笼头,但也奏响了规范的前奏,根据老年人实际需求,从老年人能力、专项功能、适老环境需求、康复辅具等4个方面作了拓展和延伸,内容更加广泛全面。这对于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无疑是有着良好推进作用的,接下来我们更要从三个方面来全面深化:一要评估加速,对自理能力欠缺的老年人群体及时评估,提出护理方案,形成评估大数据;二要产业优化,养老行业与评估工作必须无缝对接同频共振,健全养护标准,细分服务项目;三要监管发力,尽早完善质量考核、长效管理与行业准入机制,优胜劣汰,确保整体提质。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网址:“老年人评估”能否推动个性化养老服务?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4932
相关内容
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估指南(草案)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营养餐大赛⑩
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估指南(草案)| 指南共识
居家适老环境改造评估(下篇)I 连载
定制化服务:居家适老化改造的个性化需求
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
民政部等24部门: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适老化改造“有爱” 老年人生活“无碍”
全省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营养餐大赛⑭
家庭老人生活护理服务 欢迎来电「上海金色怡养养老服务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