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彩虹合唱团献唱“船坞露天剧场”,数十件公共艺术品落户杨浦滨江
参加老年艺术表演,如合唱团或戏剧,展示自己的才华。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老年生活乐趣#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
9月28日,杨浦滨江南段大桥以东2.7公里公共空间开放,百年工业遗迹将首次揭开神秘面纱。
作为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21件永久艺术作品入驻杨浦滨江,29日向公众开放。
2017年拍摄的原上海船厂船坞。
昨夜船坞星光璀璨。
改造后的船坞变身露天剧场,彩虹合唱团为杨浦滨江新创作的《相遇》为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拉开帷幕。
本届空间艺术季以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滨水公共空间为主展场,原上海船厂旧址地区(包括船坞和毛麻仓库) 作为主展馆片区,以“相遇”为主题,分别从“空间艺术”和“规划建筑”两大版块展开,将永久保留于滨江岸线,成为见证当代艺术与市民日常生活融合共生的城市文化景观,给工业遗产以新的生命。
“相遇上海”,海派、时尚、摩登、风度、礼仪、优雅、睿智,艺术家眼中的上海。
“切片苏州河”,以这样的方式展出水岸再生与城市生活、城市空间的关系。
毛麻仓库里的观景位。
拥有近百年历史的毛麻仓库,本身也是件艺术品。
“光的背面”,艺术家通过采集声音来控制百叶窗的开合,此起彼伏,犹如百叶窗与黄浦江窃窃私语。作品对透进展厅内的自然光进行改造和调控,使静止的空间有了光线带来的动感和韵律。
“17区”,微缩模型构成的雕塑内部放映小电影,是艺术家虚构的“未来上海的风景”。
艺术家从上海的现实生活中提取切片的物质信息,如在上海被淘汰、废弃的旧木制家具,将之打散、重置、组合并在空间中重新放置,使“物”本身成为位置。
“中心说”,由金属椭圆片悬挂排列构成的艺术装置,中间的圆片在感应到有人靠近时,会水平旋转带动整个双锥体运动,是传递能量与动力的过程。
在空间艺术季期间策划展示的作品包括:在滨江岸线上极具象征性的历史遗迹——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上海船厂船坞和毛麻仓库,由中外艺术家刘建华、高桥启祐、彩虹合唱团、毕蓉蓉等创作装置、影像和音乐作品, 以综合性的艺术手法表达“ 船坞记忆” 和“ 水的相遇”。
在毛麻仓库二层,管怀宾、杨牧石、胡为一 、程然、何翔宇、邱加等16位中国当代艺术家,通过捕捉并理解上海的过去和现今, 创作他们的当代艺术作品, 借上海16个行政区的数字, 构成“ 上海16景” 。
在毛麻仓库三层和四层通过“ 三城记” 即上海的一江一河、威尼斯以及悉尼的滨水故事展现“水之魔力”,揭示水是如何改变人的生活及城市空间。
电厂段的配套休息区净水池咖啡厅。
“黄浦货舱”,从河流中提取被丢弃的重要工业物体,得到更新、改造后再次赋予生命,以提醒人们记住这条河流的强大历史。
“起重机的对角线”,艺术家每次都在不同的现场操作,站在某一角度,白色线体自然连接形成一个平面。
“山”,索福克勒斯、赫拉克勒斯、苏格拉底、荷马取自古哲学家头像的局部,雕塑胡子部分被放大并倒置在空间内。作品的缺失部分引发观众对其的想像。
2019空间艺术季最大的亮点,是不仅将艺术活动植入工业遗产建筑,更是将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的公共空间作为主展场,由北川先生邀请艺术家选择合适的场所或建构筑物进行艺术创作。
包括刘建华、沈烈毅、徐震、向阳、韩家英、浅井裕介、川添善行、高桥启祐、菲利斯•瓦里尼(Felice Varini)、理查德•威尔逊(Richard Wilson)、埃斯特•斯托克(Esther Stocker)、大岩•奧斯卡尔(Oscar Oiwa)等数十位国际知名艺术家,结合公共空间的场所特征,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并将永久保留于滨江岸线,成为见证当代艺术与市民日常生活融合共生的城市文化景观。
2.7公里段进一步提升“工业遗存博览带、原生景观体验带、三道交织活力带”的“三带”融合,将呈现国际一流滨水空间,努力打造成“世界的会客厅”。
栏目主编:张春海本文作者:蒋迪雯文字编辑:蒋迪雯
视频剪辑:王清彬
网址:昨夜,彩虹合唱团献唱“船坞露天剧场”,数十件公共艺术品落户杨浦滨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63288
相关内容
东岸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多彩生活“神曲制造机”彩虹合唱团:都市年轻人的精神代言人?
“相约长江”合唱周特邀知名合唱团专场音乐会
与彩虹合唱,2025年长沙见!
“芳邻巷韵”共创文明生活,江浦社区居民有了自己的艺术团
焕新再出发!杨浦文化艺术中心开放
“艺术的人生”和“人生的艺术”:北大学生合唱团给予我
登岛探营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船台公园焕新亮相,体验复兴岛浪漫夜生活
夏日来浦东美术馆,体验流动中的艺术生活
杨浦区跳骚市场·奥特莱斯·滨江绿之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