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多元 成就居民幸福生活
良好的生活服务能提升居民幸福感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生活品质# #生活服务行业#
在九龙坡区民主村,“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成效斐然。以民生为导向,这里生活服务便捷又温暖:社区食堂菜品丰富、价格实惠,满足不同人群就餐需求,还为老人定制健康餐;保留老手艺店铺,设“惠民巧匠坊”,并关怀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生产服务方面,搭建创业平台,打造“星级家门口就业驿站”,通过多种方式助力居民就业增收,还成立“青春小店”团工委服务青年创业。同时,数字化赋能生活生产,城市驿站创新环保模式,“云上民主村”平台让居民获取服务信息更便捷,社区管理也更精准高效,持续提升居民幸福感。
在九龙坡区民主村,一场以“民生为大”的现代化实践正悄然铺展——社区食堂飘出的饭菜香、党群服务中心亮起的就业“帮扶灯”、手机端一键直达的便民服务……这些“小而美”的生活生产服务场景,正是我区打造民主村“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的生动缩影。从“柴米油盐”的生活保障到“创新创业”的生产赋能,民主村以“服务圈”串联起居民的“幸福链”,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底色。
生活服务 便捷与温暖的交融
走进民主村,便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与便捷服务。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生活服务设施,让居民在“15分钟”的生活圈内,轻松满足日常所需。
社区食堂的建立,解决了居民的用餐难题,尤其是为老年人和忙碌的上班族提供了极大便利。食堂菜品丰富、价格实惠,一到饭点,便坐满了前来就餐的居民,食堂内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在这里生活多年的彭嬢嬢感慨道:“以前做饭是个麻烦事,现在有了社区食堂,不仅饭菜好吃,还能和邻居们一起聊聊天,太方便了。”
而在这个美食“圈”,解锁幸福“食”光的不只是彭嬢嬢这样的老年群体,在附近工作的年轻人也收获了便利和幸福温度。
“从写字楼走到民主村只要几分钟,食堂不仅菜品丰富美味,价格也便宜,吃完还可以在民主村走走,喝杯咖啡。”在谢家湾附近工作的陈深不喜欢吃外卖,因此选择了在附近的社区食堂吃饭,他说,相对商场内的餐厅和写字楼内点外卖,在食堂吃饭显然更有生活的氛围和烟火气。
值得一提的是,为适应市场和老年人需求,社区食堂每周提前公开食谱,定期更换菜谱,每日为老年人推出“爱心套餐”。通过征集老年群体用餐“需求清单”,因地制宜创新老人餐,为糖尿病、高血压等特殊人群定制健康套餐,并不断研发适合老年人口味和健康需求的新菜品,让食客保持“舌尖上的新鲜感”,让“回头客”源源不断,持续激发消费需求。民主村社区食堂每日三餐供应,午餐、晚餐均有24个菜品,可保证一周七天菜品不重样。
民主村惠民巧匠坊,黄师傅正为居民修补鞋子。 本版图片由记者 曹鸣鸥 摄
为了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保留鞋匠铺、换锁铺等老手艺、老营生,打造5个“惠民巧匠坊”。在22栋楼下,靠墙修建的30多平方米的亭子里,配钥匙、修鞋、剪头等摊位有序排列,满足居民日常所需。这些店铺不仅提供了便利的服务,还成为了居民交流互动的场所。居民们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社区还注重对特殊群体的关怀,为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上门服务。医护人员定期上门为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志愿者们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这些贴心的服务,让特殊群体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和关爱。
一站式服务 促进创业就业增收
在生产服务方面,民主村积极搭建创业平台,打造“星级家门口就业驿站”,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援助等一站式就业服务,为居民提供创业支持和就业机会,助力居民增收致富。
“各位,如果有招聘员工的,可以给我说,如果有合适的人选,就推荐给你们。”近日,民主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办事大厅,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负责就业工作的龚燕,在民主村社区商户群里发布消息。
很快,商铺群传来消息:一家火锅店要招聘墩子,酒吧需要住在附近的服务员……龚燕飞快地将信息记录下来,同步转发到社区居民群里。社区帮忙牵线,一家串串店成功招聘到多名员工。
这只是相关部门和街道、社区为主理人提供的服务之一。
除了搭建微信群,办事大厅门口还有自助求职机。通过自助求职机,求职者可输入信息,通过数字就业系统自动匹配上岗位。同时,店铺主理人也能很快找到合适的员工。
民主村吸引青年创业者来这里开店创业。
一位在民主村创业的年轻人说道:“社区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不仅让我了解了相关政策,还为我提供了创业资金,让我的创业梦想得以实现。”
面向城市小店、小摊小铺等多领域、多类型的青年小店经营主体,团区委为营造良好的青年发展生态,助力更多青年走进九龙坡、选择九龙坡、留在九龙坡,让九龙坡成为一座青年人更有存在感、归属感、成就感、获得感的幸福城市,让九龙坡青年在建设现代化九龙坡中奋发有为,在2024年11月,组织成立全国首个“青春小店”团工委,覆盖民主村社区青年个体工商户25家,持续吸纳“两企三新”团员青年,进一步延伸共青团工作触角,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提振青年干事创业信心,营造良好的青年发展生态。
青春小店团工委成立后,开展青年友好型商家探店活动,运用团属新媒体矩阵资源,通过录制短视频、直播、专题推文等方式提升青年友好型商家影响力、知名度,宣传青年消费新业态;承办团区委青年夜校、青年社团,由商家根据优势特长,依托自有阵地策划申报课程及活动,经团区委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并给予一定经费支持,为商家引流赋能;提供就业巡诊、政策宣讲、办事咨询等服务。
数字化赋能 生活生产服务更高效便捷
在数字化时代,民主村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将数字技术融入生活生产服务中,提升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今年2月,民主村社区“半坡聚落”区域的城市驿站正式投入使用,以创新的“垃圾分类+城市更新”模式,重塑着社区的环境与生活。走进驿站的存桶区,智能设备正在有序运作。智能杀菌除臭机每20分钟自动喷雾,新风系统每小时换气10次,有效解决了垃圾存放产生的异味和空气污染问题。紫外线灭蝇灯、防爆灭火器,为垃圾暂存环境提供了安全保障。
引入专门的物业公司,按照“四定”管护机制——定人维护、定时消杀、定量补给、定位巡检,建立设施健康档案,详细记录设施运行状况、维护维修记录等信息,同时制定应急响应机制,面对设施突发故障或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能迅速响应、高效处置,确保24小时环境品质达标,为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坚实硬件支撑与优质服务保障。这种精细化运维带来显著效益,使垃圾清运耗时缩短40%,给周边居民生活注入便捷新活力。
此外,“云上民主村”数字化平台的建设,让居民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获取生活服务信息。无论是查询社区食堂的菜单、预约生活服务,还是了解就业创业政策,都变得轻松便捷。同时,平台还设置了意见反馈版块,居民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社区的治理和服务提供参考。
数字化赋能还体现在社区的管理上。通过智能监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社区可以实时掌握生活服务设施的使用情况和居民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服务策略,为居民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
九龙坡区民主村在“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中,以生活生产服务为突破口,从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和创业就业需求出发,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模式,数字化赋能,凝聚各方力量,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民生发展之路。
记者 范坤民
网址:服务多元 成就居民幸福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68341
相关内容
社区服务多元参与 居民生活更加幸福【今日主题】 社区特色服务 社区服务多元参与 居民生活更加幸福
福民社区:多元活动轮番上阵 绘就居民幸福生活画卷
通江县:就业服务增强城乡居民幸福生活保障
多彩志愿服务活动点亮居民幸福生活
便民服务圈 圈出幸福生活
自管服务 让居民生活更幸福
品质服务 筑就幸福生活
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 圈出居民幸福生活
王益区:便民服务圈 圈出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