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瓦尔宝典》摘录
《瓦尔登湖》的宁静生活启示录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读书生活感悟# #日常读书心得#
1
如果还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那么你先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在这之前,不要盲目发力。
科技就是一套尚未完全发挥作用的东西。某种东西一旦得到广泛应用,它就不再是科技了。社会总是需要新事物。如果想变得富有,你就要弄清楚你能为社会提供哪些其有需求但无从获得的东西,而提供这些东西对你来说又是轻松自然的事情,在你的技术和能力范围内。下一步是思考如何规模化,因为只提供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提供成千上万个,甚至几十万、几百万、几十亿个,最好人手一个。
在“成为自己”这件事情上,没有人能比得过你。其实,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寻找,寻找那些最需要你的人,寻找那些最需要你的事情。以我为例,我喜欢阅读,也喜欢科技。我学得很快,但非常容易喜新厌旧。如果我的工作是对一个问题研究20年,那么我肯定做不好。我现在的职业是风险投资。要做好风投,就需要迅速跟上新科技的发展速度(由于新科技层出不穷,我“喜新厌旧”的个性反而是件好事),所以做风投与我的专长和技能相当契合。我拥有一定的销售技能,这是一种专长。我拥有一定的分析技巧,会研究如何赚钱。我痴迷于数据,擅长搜集数据,尤其擅长拆解数据。我也喜欢研究科技。所有这些对我来说就像玩耍一样轻松有趣,但对别人来说却需要付出努力。要积累和发展专长,就要发挥自己的天赋,研究自己真正好奇的东西,追寻自己的热情所在,而不是选择一个当下的热门专业,然后在毕业后进入投资者宣称的热门行业。
最好的工作是终身学习者在自由市场中的创造性表达。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必须在9个月内掌握一门新专业,而这门专业在4年后就过时了。但在专业存在的这3年里,你可以变得非常富有。如今,在9到12个月内成为一个全新领域的专家比在很久以前选择了“正确的”专业要重要得多。只有掌握好基础知识,才能不忌惮任何书籍。有些东西你需要深入研究,否则你只能做到“样样都通,样样稀松”,无法实现人生目标。一个人只能在一两件事上做到精通,而这一两件事通常是让你痴迷的事情。
个人声誉方面也存在复利效应。如果一个人声誉良好,数十年如一日,不断打造和积累自己的声誉,这个人就一定会得到关注和重视。而如果一个人才华横溢,却没有利用声誉的复利效应,相比之下,注重声誉的人的价值就会高出其成千上万倍。与人共事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和一个人一起工作了5年、10年,依然乐在其中,那么显然你对他是信任的,即使小有缺点,也瑕不掩瑜。在商业关系中,有了彼此的信任,所有的常规谈判都可以化繁为简,因为你知道合作定能成功。
我很喜欢跟他共事。原因就是,我知道在交易过程中,他会竭尽全力为我提供额外的利益。如果交易另有好处,他一定会把好处给我。如果产生了多余的成本,他就会自掏腰包,甚至对我提都不提。因为他毫无保留地对我好,于是我几乎所有交易都会找他,尽量让他参与其中。我也会不计成本地对他好。这种互信的关系就充分体现了复利的价值。一旦找到正确的事业和一同前行的人,就要全身心投入。接下来,持续精进几十年,就能从人际关系和经济利益上获得巨大的回报。因此,复利效应非常重要。
我最熟悉的是硅谷的环境,但是整体而言,只要个人诚实正直,确实付出了努力,人们就会原谅你的失败。失败真的没有那么可怕,所以我们都应该勇于承担更多责任。
如果你是通过出租时间来换取报酬的,即使从事律师和医生等高薪职业,你能够获得的报酬也非常有限,不足以让你实现财务自由。而如果拥有企业股权,你就可以获得被动收入——即使你在度假,企业也在帮你赚钱。上班就是给人打工。而企业所有者在承担风险和责任的同时也拥有知识产权和品牌效应。所以,他们支付给你的报酬一定低于你创造的价值。为了让你工作,他们会给你提供最低限度的报酬。这个最低限度的报酬可能很高,但依然不是真正的财富,因为你退休后,这份收入将难以为继。要努力工作,直到有能力拥有企业股权。你可以买入企业的股票,成为小股东,也可以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企业。总而言之,要想方设法拥有企业的所有权,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最终真正能赚大钱的人都拥有产品和企业的所有权,或者拥有知识产权。如果在科技公司工作,那么你可以先持有股票期权。这是一个不错的起点。
如果一件事物一开始让你兴致盎然,后来又让你觉得索然无味,那么它只是暂时分散了你的注意力,并不是你心智上真正的好奇所在。请继续寻找。无论是创业、健身还是恋爱、交友,我始终都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专注于事情本身,体验过程,享受当下。神奇的是,当专注于事情本身时,你反而能做得更好。即使是赚钱,你也能成为赚得最多的那个。
我为自己创造财富最多的一年,实际上是工作最不努力、对未来最不关心的那一年。我做的大部分事情纯粹是为了好玩儿。我等于在昭告身边的人:“我退休了,不再工作了。”这样一来,我能把时间花在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项目上。由于只关心过程,我反而取得了最好的结果。对一件事情的欲望越小,顾虑就越少,执念就越少,反而越会顺其自然,遵循内心。你会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始终不渝地做下去,工作质量也会因此提高。
资本杠杆的放大效应非常明显。管理资本要比管理人更容易,因为随着资本的不断增长,其管理难度会远远低于管理不断扩张的团队。最后一种杠杆是最新出现的,也是普通人最触手可及的。这种杠杆就是“复制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
而编程、写书、录播客、发推特、拍视频这些事情不需要经过任何人的许可。由此可见,新杠杆就像一个均衡器,极大地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让社会变得更平等。
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努力的目标都是不断提高自己的独立性,而不是升职加薪。拥有独立性,为自己独特的产出成果负责(而不是像打工一样为投入的时间负责),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人生的一大目标应该是掌控自己的时间。理想的工作是利用杠杆效应的工作。在这种工作模式下,你可以掌控自己的时间,并能对自己的产出成果负责。如果你通过提供绝佳的解决方案给企业带来了神奇的转机,那么你必将得到金钱的回报。特别是,如果别人根本不知道你是如何做到的,他们就必须不断地付钱给你,让你继续提供这种产品或服务。而你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你的痴迷、技能或天赋。如果你有专长,有责任感,又懂得如何利用杠杆效应,社会为你提供的金钱回报就会与你的价值相匹配。这时,你就能节省下更多时间,进而变得超级高效。你不需要为开会而开会,不需要努力表现自己,也不需要通过汇报材料体现你的工作量——你只要关注工作本身就可以了。每周工作40小时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知识劳动者的时间安排与运动员如出一辙,有训练和冲刺的时间,也有休息和重新评估的时间。
以领取月薪的打工者为起点,志存高远,不断提升目标,努力获得更多杠杆效应,承担更多责任,学习更多专长。将这些结合起来,再加上复利效应的神奇作用,假以时日,你就可以变得非常富有。
对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最重要的是,要在重大决定上花更多时间。人生早期有三个重大决定:在哪里生活,和谁在一起,从事什么职业。我们把大量时间用于工作,却很少花时间想清楚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居住的城市几乎可以完全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轨迹,但我们很少花时间认真思考哪个城市更宜居。如果你将在一个城市生活十年,一份工作干上五年,或者跟一个人相伴十年,你就应该先花一到两年的时间认真思考再做决定。这些都是非常重大的决定,是人生的三大关键决定。
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然后用自己的技能去帮助他人:提供免费的产品或服务,主动向世界传递善意。好人终有好报。只要始终如一,假以时日,付出就一定能获得相应的回报。但不要计较自己付出了多少——一旦开始计较,耐心就会被消耗殆尽。曾有上司告诫我:“你永远发不了大财。因为你的聪明显而易见、有目共睹,所以一直会有人给你提供‘刚刚好’的工作机会,让你觉得弃之可惜。”
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初,每个人都扮演着狩猎者或采集者的角色,自己劳动养活自己。农业社会伊始,社会等级开始形成。工业革命和工厂的出现极大地强化了社会的等级划分,因为没有人可以凭一己之力拥有或建立一家工厂。但由于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现代社会越来越回归到每个人为自己劳动的时代。我宁愿成为一个失败的创业者,也不愿成为一个从未尝试过创业的人。因为,即使是一个失败的创业者,也拥有独立打拼的技能。
任何游戏的赢家都是那些沉迷于游戏的人,即使获胜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少,他们也会继续玩下去。
硅谷最成功的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做风险投资的人,因为他们非常多元化,控制着曾经是稀缺资源的东西。第二类是极为擅长识别公司发展阶段和前景的人。这些人会精准地找到下一个多宝箱或爱彼迎,在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刚刚与市场需求相衔接时加入它们。我在硅谷见过的最成功的人往往在职业生涯早期就实现了突破,比如被提升为副总裁、董事或首席执行官,有些人转去创业也很快就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如果年轻时没有在职务上有所突破,职业生涯后期就很难后来居上。所以,在小公司创立之初就加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此时没有那么多阻碍提前晋升的硬性条件。
有人纯靠运气发现了宝藏。他们过来找你挖宝,并分你一半,这就不是完全靠运气了。是你的潜质创造了自己的好运。其他人没有给自己创造机会,而你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可以利用运气或者吸引运气的位置。有果必有因,为了不靠运气致富,你就需要找到确定的因果关系,而不是听天由命。
如果你建造的东西很有意思,那就会有更多人想要了解你。在经营业务之前先试图建立业务关系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我的人生哲学会让人觉得更舒适:“做一个创造者,创造出人们想要的有趣的东西。展示你的技能,练习你的技能,最终会有合适的人找到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容易,不仅不容易,而且难于上青天。“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是人生中最难做到的一件事,但也是让人收获最大的一件事。那些从小锦衣玉食、游手好闲的人,很难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人生真正的履历,其实就是一生所承受痛苦的集合。如果临终前要直面真正的自我,回顾这一生做过哪些有意义的事,那么你能想起来的一定都是你所做出的牺牲和迎接过的挑战。
大多数时候,为了赚到钱,他们必须承受极大的身心压力,毫不懈怠地努力工作,拼命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即使这样坚持20年、30年、40年、50年,突然有一天实现财务自由了,你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调整心态。因为你已经把自己磨炼成一个极度焦虑的人。有钱后,你必须重新学习如何获得幸福。
2
在人的一生中,如果想赚尽可能多的钱,如果想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致富,就要时刻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学习科技、学习设计、学习艺术,成为行业翘楚。把时间花在省钱上是不会致富的。省出时间来赚钱才是正确的思路。努力的作用被大大高估了。在现代经济中,工作的努力程度并没有那么重要。那什么被低估了呢?判断力。时间的投入是必需的,但判断力更重要。在前进的过程中,方向比速度更重要,特别是运用了杠杆以后。在每个岔路口选对方向,其重要程度要远远超过前进的努力程度。人生就是选择正确的方向,然后朝这个方向奋力前行。
痛苦的时刻就是真相大白的时刻。只有处于痛苦之中,你才会被迫接受现实,而只有接受现实,你才能做出有意义的改变,取得有意义的进步。由此可见,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不断改进,不断前行。
对美好现实的渴求蒙蔽了对真实世界的认知。所谓痛苦,就是无法继续无视事实。你知道正确的答案,但你的朋友却看不到,因为他正在遭受痛苦,备受煎熬。他仍在期望现实会有所不同。然而,问题不在于现实。问题在于欲望与现实是互相冲突的,人总会因欲望而看不清现实,旁人的劝说都是无用的。
非常聪明的人往往都是特立独行的,他们坚持独立思考、亲力亲为,以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逆向投资者并非总是反对一切,事实上,反对一切是墨守成规的另一种表现。逆向投资者会根据实际情况独立思考,能够顶住盲目从众的压力。玩世不恭很容易,随波逐流也很容易。成为逆向投资的乐观主义者才最难得。
3
当感到生命中并不缺少什么时,大脑就会处于休眠状态,不再追忆昨天,也不再畅想明天,不会悔不当初,也不会谋求未来。在没有缺憾感的短暂时间里,你的内心会一片宁静。当内心宁静时,你是满足的,是快乐的。如果想获得内心的平和,你就必须超越对万事万物的善恶评判。幸福就是消除缺憾感之后的感受。
孩子通常都很快乐,那是因为他们真的会沉浸在周围的环境里,沉浸在当下,而不是期待环境来契合自己的喜好和欲望。我认为,中性状态其实是一种完美的状态。只要不沉溺于自己的想法、不执着于自己的欲望,你就可以获得快乐。
过去就是过去了,没有回忆,没有遗憾,没有放不下的人,没有忘不掉的旅行。既往不恋。人之所以感到痛苦,很多时候是因为拿以往和现在做比较。以往种种未能实现的欲念会带来现在的缺憾感,而我们又将弥补现实缺憾的希望寄托于未来。消除缺憾感会让人更容易活在当下。
我们的根本错觉是:总有一样东西会让我一直满足、永远快乐。欲望就是你跟自己的约定,约定的内容是:不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我是不会快乐的。
幸福就是满足现状。而成功源于对现状的不满,是对现状的改造。两者只能选一个。
真正的赢家是那些已经完全退出游戏的人,甚至根本不玩游戏的人,是那些已经超越了游戏的人。这些人的内心无比强大,有极强的自控力和清醒的自我意识,他们不需要从任何人那里获得任何东西。这样的人我也认识几个,比如耶日·格雷戈雷克。他就不需要任何人为他提供任何东西。他内心平静,身体健康,无论赚的钱跟别人相比是多还是少,他的心理状态都不会受到影响。我之所以认为他们成功,是因为他们完全退出了游戏,输赢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布莱士·帕斯卡说过:“人之所以有烦恼,是因为他不能独自安静地在一个房间里坐着。”如果你能坐上30分钟,同时保持幸福的心境,你就是成功的。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不过极少有人能做到。
生命是一场有趣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中,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随着生命的展开,你要不断地体验现实。
4
人的一生会经历大大小小的事情,有好事,有坏事,其中大部分都会得到处理和解决,但还有一些会长久地伴随着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事情会越积越多,就像藤蔓一样将你层层缠住。这些不曾解决的痛苦、错误、恐惧和欲望已经成为你的一部分,像藤蔓一样附着在你的周身,让你失去童年时的好奇心,失去活在当下、乐在其中的能力,失去内心的快乐。那怎样才能把这些藤蔓从身上扯下来呢?答案就是冥想。当冥想的时候,你只是坐在那里,不去对抗自己的思想。此时,这些事情开始在你头脑中翻滚。你就像面对一个充满了未回复邮件的巨大收件箱,这些邮件可以一直追溯到你的童年。问题一个接一个冒出头来,你不得不一一处理。你别无选择,必须去解决这些问题,而解决问题不需要你付出任何努力——只要静静观察就好。现在,你已经是成年人了,以往的事件已经与你拉开了距离,你可以隔着时间和空间,以更客观的态度看待这些问题,进而直面、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一来,你就会慢慢解决掉脑海中许多根深蒂固但尚未解决的问题。总有一天,全部问题都会得到解决,而到那个时候你再坐下来冥想,大脑就会进入“收件箱为零”的状态。当你打开大脑的“电子邮箱”,里面没有任何邮件时,那种感觉会特别奇妙。那是一种快乐、幸福、平静的状态。一旦拥有了这种状态,你就不想再放手。如果每天早上只是闭上眼睛坐着就可以获得一个小时的幸福,那是多么弥足珍贵,它会改变你的人生。
洞察冥想是在“调试模式”下运行大脑,最终你会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大程序的子程序。
大脑本身就是一块肌肉,可以被训练,可以被调节。但由于社会的随意破坏、随机塑造,大脑已经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外了。如果带着觉知和意图审视自己的大脑(这种审视应该是一个时时刻刻都要进行的长期练习),你就可以分析自己的思想、情绪、想法和反应。在自我剖析、自我了解的基础上,你就可以重新配置自己的系统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重写程序。
社会认可是在群体内部进行的。如果想得到社会认可,就需要去阅读整个社会群体都在阅读的东西。而要想在群体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有一定的逆向思维和反叛精神,能够说出:“不,我就是要做自己选择的事情。不管社会结果如何,我就是要学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东西。”
只要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就不是在浪费时间。但是,如果没有把时间花在想做的事情上,既没有赚到钱,也没有学到东西,你就要问问自己到底在瞎忙什么。不要花自己的时间去取悦别人。别人快不快乐是他们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
自我意识和自我发现没有终点,是毕生的功课,我们在这条路上不断精进。人生没有一个有意义的答案,也没有人可以完全解决人生的所有问题,除非你成为一个大彻大悟的人。也许有人能最终做到,但我知道我不太可能做到,因为我已经被卷入这场无休止的“老鼠竞赛”。在最好的情况下,我能做到偶尔抬头看看天上的云。我觉得大多数人最多也就是意识到,自己是一只竞争中的老鼠,仅此而已。
网址:《纳瓦尔宝典》摘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69633
相关内容
摘抄 | 《瓦尔登湖》经典语录名句,境界之美《纳瓦尔宝典》的核心思想在于阐述如何通过智慧和策略实现财富自由和生活幸福
《纳瓦尔宝典》:财富与幸福指南,普通人逆袭人生的底层逻辑!
《简单的哲学》(法)查尔斯·瓦格纳 著 陈明 译著【摘要 书评 在线阅读】
泰勒•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经典摘录
《纳瓦尔宝典》:关于财富自由和人生幸福的100句箴言
《纳瓦尔宝典:财富与幸福指南》读后感1000字:揭秘财富与幸福的真谛,人物角色的生活挑战与情感冲突!
《纳瓦尔宝典:财富与幸福指南》读后感:揭秘财富与幸福的5大秘诀,如何活出双重丰盈的人生?
《纳瓦尔宝典》对幸福的启示 前段时间读《纳瓦尔宝典》,书的最后作者将幸福通过公式表达出来令人印象深刻:→幸福=健康+财富+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康=...
《瓦尔登湖》(经典译林)文字版电子书[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