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生活与生活中的教育《生活化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学习心得
广东省梁乐敏名园长工作室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教育中的生活与生活中的教育《生活化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学习心得
2022学年度 云城区艺鸣幼儿园有限公司 大1班 李丽研
在2022年12月15日,参加线上学习广东省梁乐敏名园长工作室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教授 郑福明教授主讲的 教育中的生活与生活中的教育《生活化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使我收获、受益匪浅。让我知道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要学习新的理念、树立新的观念,尊重幼儿的个性,尊重幼儿的个性与尊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必须注重幼儿健康,认知多分的和谐发展,因此 《生活化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
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幼儿,关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把最温馨的目光、最慈祥的笑容、最真切的话语、最真挚的鼓励、最真诚的希望献给孩子们!人们常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自尊心、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向善的基石,也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任何学前教育活动的核心都在于具体的课程。很多幼儿教师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幼儿在他们求知本能的支持下,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学习,这种认识是正确的,但不能片面。自发活动的学习与具体课程的教学,在效率上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将幼儿的日常活动和具体课程人为的分割开来。教师应该通过生活化的方式来展开课程教学工作,以更好地推动幼儿的成长进步。通过今天的线上学习,我认为实施生活化课程的重要意义及其策略等几个主要方面。
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有所谓的“知识”,都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产生活而发现或发明出来的,是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总结,以及在改造自然的愿望的驱使下促进着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进步,出现越来越多的知识。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接触各种知识的开始,在没有经过系统化训练的情况下就能逐渐掌握一门语言的口语应用,就是接触和吸收知识的鲜明体现。在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中,要从知识的本质及幼兒接收应用知识的习惯于身心成长规律出发去进行设计和落实,如此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让知识真正能为幼儿所用。
一、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实施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很多教师在多年以前就开始在教学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在生活化课程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但是,现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部分教师对生活化课程的认识存在片面化的倾向,认为只要将生活元素融入幼儿活动中,就完成了生活化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任务。结果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僵化,忽视了幼儿以生活化的方式充分参与到教学中,幼儿对知识生活化应用的理解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效果非常有限。
二、幼儿园实施生活化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实施,一方面可能出现上文提到的各种问题,但同时也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条件。如果没有生活化课程,幼儿通过生活化元素来观察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的机会都不会存在。所以,幼儿园实施生活化课程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创造了一种可能性,让幼儿有可能以生活化的方式发展成长,并能够在生活里的发展成长中应用这些知识技能。其次,生活化课程的实施从根本上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只要教师注重持续的推陈出新,一定能够因应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持续完善,一直推动一代代幼儿身心健康地长大成才。
三、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实施策略
1、创设生活化课程情境
幼儿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根据建构主义等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人的成长是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在社会文化互动里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实现的,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幼儿在认知能力方面的成长。由于幼儿年龄教学,他们尚不成熟的身心特点,使得他们与年龄更大的青少年或成人之间,在具体认知形式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别。幼儿通常更加喜欢通过直观生动地方式了解世界。这是幼儿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教师在幼儿教学中应用生活化课程时,首先就要注意创设生活化的课程情境。
例如,亲近自然,认识各种动植物是幼儿园的基本教学内容之一。一些教师习惯于采用生活化的形式来展示动植物的图片等各种资料信息,但这与幼儿在生活中切实接触动植物的场景并不一致,环境上是存在瑕疵的。教师应该考虑将教室环境做出一番布置,尽可能将动植物的实物带到教室里来,或者是动植物的道具,而且要以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这样幼儿就能马上被环境所感染和吸引,沉浸到生活化的氛围中,最终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幼儿进一步主动探究生活的意识。
2、鼓励生活化学习实践
幼儿对生活化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必须通过生活化实践。课堂上生活化环境下的学习,只是知识的接收和输入,并不是生活化学习的全部过程。根据上文所说的建构主义理论,所谓的社会文化互动绝非只是课堂教学,还包括幼儿在社会生活中参与的各种互动活动。所以,教师要尽量对幼儿的生活进行组织和指导,要与幼儿家长形成良好的配合,促使幼儿在生活中积极应用学到的各种知识技能,满足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或直接感知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了解大千世界的愿望。
例如,教师通过联系生活中的物品来对幼儿开展简单的数学知识学习,比如数数,图形的认识和搭配等。在教学完成之后,应该马上让幼儿在当天后续的园内活动中去展开生活化的应用,比如收拾整理玩具和绘本,要摆放整齐,还要尝试去核对数目。放学之后,教师要与幼儿家长沟通交流,请求家长在家庭生活中也给予幼儿类似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各种生活活动来锻炼自己刚刚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幼儿教学工作很多涉及到的都是生活常识,所以这方面的空间其实是很大的,教师要善于挖掘并将之充分利用起来。
总之,以生活为中心的幼儿园课程可以有效培养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幼儿对各种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让幼儿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在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网址:教育中的生活与生活中的教育《生活化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学习心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3962
相关内容
培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与建议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实践与探索
教育生活的反思与重构分析
“生活即教育”:生活化教学的应用价值
2018教育学考研复习考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中小学体育课堂中应急生存技能的教学策略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pdf
教育生活与日常生活的逻辑关系
大学生健康教育学习心得(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