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增强全民节约意识
公益活动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公民意识。 #生活乐趣# #公益活动参与#
9月6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指出,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推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努力形成全民崇尚节约的浓厚氛围。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日常生活中,有时为了图方便,人们常常会使用一次性餐具。却不曾意识到,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筷子看似不起眼,背后却可能是一片绿树被砍伐。《2021—2030中国快递业绿色包装碳减排潜力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快递包装一年碳排放超2000万吨,需种植相当于北京市土地面积的树木才能抵消。2019年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我国仅餐饮业餐桌的粮食浪费每年高达1800万吨,相当于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人均浪费量为每餐96克,浪费率高达11.3%。这些数字意味着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势在必行。
切实增强全民节约意识,需要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个人做起,才能有聚沙成塔的效果。以节约用电为例,机关事业单位应带头节电、工业企业应科学用电、公共场所应合理用电、家庭生活应节约用电。比如,多利用自然光、少开长明灯。多用节能电器,少用高能耗低效率电器。控制空调使用时间、设置制冷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能少开则少开,能开一台就别开两台。降低电梯使用频率,低楼层走楼梯上下班,下班后关闭一般办公设备电源,做到“人走电断”。
全民节约,贵在行动。在成都,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绿色出行方式越来越受到市民青睐。天府通公司数据显示,目前,每天有超500万人次使用天府通乘坐地铁、公交出行,高峰期超600万人次。今年1月至5月底,某共享单车平台成都用户骑行总公里数相当于绕地球4461圈,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080吨,相当于种23220棵树。不断丰富的“蓉e行”绿行蓉城应用场景,激发了越来越多市民的参与热情,推动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节约一滴水,到以“光盘”为荣、反对餐饮浪费;从节约一张纸,到外出自带购物袋;从绿色出行、告别一次性用品,到拒绝过度包装,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当全民节约意识成为一种时代风尚、一种文化习惯时,就会迎来一个生活更加富足、生态更加美好的未来。
全民节约,重在坚持。节约资源是长久之策而非权宜之计,是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崇尚节约,需要以一种适度、俭朴、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形态,促进整个社会健康良性循环。一方面,要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实现最大的产出。另一方面,要在消费领域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真正让节俭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内化为一种道德品质,形成一种社会责任,共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网址:切实增强全民节约意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52388
相关内容
倡导低碳生活增强节约用电意识城镇居民消费状况调查:节约意识增强 责任清晰
珍惜粮食,共建节约生活 乐山新桥小学增强师生粮食安全意识
增强环保意识践行绿色生活
在校大学生如何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节俭养德全民节约倡议书(精选8篇)
深入理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的重要意义
世界环境日发言稿:践行绿色生活 增强环保意识
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防范能力
曾培炎:全民动员 节能减排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