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居家生活如何做?
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不少人居家期间难免感到不安。不过,新冠病毒可防可控,“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应该积极学习防疫知识,学会用理性客观的思维看待疫情,配合好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只要大家及时做好个人防护,就完全可以有效防止感染在此,馆陶县中医医院心理师送您三招,让您轻松度过居家生活的每一天。
一、培养有益心理健康的兴趣:
常言道,生活不如意之十之八九。疫情居家休整时机难得,朋友们要主动利用这段难得的休暇时间,除坐在电视机前追剧和看电影的方式打发时光外,还可以利用书写日记或者跟朋友聊天、唱歌、写诗、练毛笔字、画画、做家务、弹奏乐器等方式来释放压力、调理情绪。这样做岂不更能培养情志、乐在其中?您不妨试试看。
二、对症三法,精准施策,轻松应对:以上的办法虽说有效调理心理状态,但对于目前居家不能出门的我们来说还不够,孩子上网课与无法上班等产生的烦恼,可以用以下三个小妙招试试看。
1.调整认知行为法:让自己头脑的想法更灵活一点儿,不只是在一个地方打转儿。比如说:孩子上不能认真上网课闹情绪这件事儿,面对孩子的这些情况,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情绪调理好,可以先深呼吸三次使自己情绪平稳后,再跟孩子沟通。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要理解这个时期的孩子正是立规矩,养成好习惯的时期(调整认知)。我们要做到温柔而坚定地让他去做该做的事情(上课和写作业),也许孩子很调皮不听话,但是我们要不厌其烦的督促孩子,把他拉回书桌前做他应该完成的课业(调整行为)。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个方法就会引起反叛了,拿他们摔门顶嘴的武器来对抗你了,我们要明白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特征就是不听家长的话,宣布自我主权,我们能做的就是提建议,然后凡事儿跟他们商量着来(调整认知)。但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是需要大人的督促和指教的。另外,这个时期的孩子玩游戏的事儿是最头疼的,我们可以找一些其他有趣的活动项目来替代玩游戏(调整行为)。
对于大学生来说,我们只能提提建议了,至于人家采不采取是他们自己来决定了。但在青年人25岁前,还是需要家长监管的。
总的来说,你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是最重要的,然后才能管好孩子们。
2、放松训练法:可以缓解我们的焦虑抑郁情绪,这里我教大家腹式呼吸放松训练。首先我们需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选择一个舒服的坐姿或躺姿,放空自己的头脑,然后开始吸气时全身用力,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空气而鼓起,但还不能停止,仍然要使尽力气来持续吸气,不管有没有吸进空气,只管吸气再吸气。然后屏住气息 4 秒,此时身体会感到紧张,接着利用 8 秒的时间缓缓将气吐出。注意吐气时宜慢且长而且不要中断,并且在距离鼻孔5厘米处感觉不到气息的冲撞为最佳。
3、有氧运动法:可以使我们体内分泌内啡肽和多巴胺,这些物质是我们快乐、轻松、舒适、安宁的制造者。挥拍远动(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最佳,也可以练习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注意:科学合理运动,以免运动过量产生抗拒情绪难以坚持或受伤)
转自馆陶中医院
责任编辑:
网址:【健康科普】居家生活如何做?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5441
相关内容
【健康科普】居家抗疫,让“宅”家生活更精彩心理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三减三健”健康小知识
【健康科普】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常识
健康科普丨夏季健康小知识
【环保科普】文明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志愿总队开展“合理膳食 健康相伴”科普宣传活动
科普类生活小常识.docx
增加优质健康科普产品供给(暖闻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