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布局和生活方式互构机制研究
城市生活方式研究中的慢生活理念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城市生活观察# #城市生活方式研究#
城市空间布局和生活方式互构机制研究
【摘要】: 对城市空间布局进行社会学意义的考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仅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同时也是城市空间规模不断向外扩展的过程(罗伯特2008)。其次,城市空间的设置,构成了城市的空间特征,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可以有效利用城区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反之,较差的空间布局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者空间性的拥挤带来的种种问题(魏立华2006)。再次,城空间布局的变迁,在整体上反应了城市发展的趋势,反映了城中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方式(马丽2010)。本文主要采取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利用个案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结构式观察法,文献法等方法来收集材料,然后对所得的资料进行比较的分析方法。调查地选取为陈仓区主城区,该陈仓区主城区位于宝鸡市区东端,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区域的主城区,2010年陈仓区刚刚从副市区定位转变为主城区,城区从最原始的市镇发展而来,从商业活动的中心区逐步向四周的村庄蔓延扩展,处于小城镇往中小城市转型的时期,在这里既可以看到现代化的城市建筑和街道,又可以见到农村的乡村式建筑,主城区的四周包裹着东西南北四个村子,在城区内部城市空间和乡村空间互相渗透,城区发展所处的阶段具备一定的典型性,对城区的空间布局和生活方式的分析可以有效总结出两者之间的互构机制。研究共计完成访谈35份,结构式观察85次,有效问卷100份,综合这些资料详细描述城区的空间布局及历史发展。由此展开讨论城市空间布局和生活方式的互构机制,采用比较的方法,重点分析城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空间布局现象,包括城市空间内的功能区的聚集,陈仓苑娱乐区的新修,由此来考察空间布局对生活方式的构建机制,也包括商业区域西移,休闲区的衰落的现象,由此来分析生活方式反过来如何再构空间布局,得出了生活方式和空间布局的互构机制。利用互构机制可以来分析和探讨城市发展容易产生的三种空间分化,根据调查地情况针对这三种分化:即生活内容分化、生活方式分化、及社会分层分化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的探讨,详细探讨了在城市化过程中这三种空间分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文章结尾总结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生活方式之间的互构机制,同时结合实地资料总结了城市发展过程中会产生的三种空间分化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应对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网址:城市空间布局和生活方式互构机制研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54579
相关内容
淮安市城乡空间优化布局研究广州城市功能布局优化的研究.doc
上海市典型住宅区生活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农村生态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调整优化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
生活方式视角下的时空行为研究进展
面向生活圈空间绩效的社区公共绿地布局 优化——基于上海中心城区的实证研究
建筑设计中的功能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空间布局优化
基于绿地空间优化的城市用地功能复合模式研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