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生活中的食品添加剂

发布时间:2024-11-20 21:51

部分天然食品也存在添加剂,如蜂蜜中的果糖醇、茶叶中的茶多酚等,需要理性看待。 #生活常识# #生活安全# #食品添加剂#

前段时间,以“脱氢乙酸钠”为首的各类食品添加剂登上热搜,成为人们食品安全方面的热议话题。面对网络上关于“脱氢乙酸钠”等食品添加剂的各类传言,不少人对食品添加剂谈虎色变。那么,脱氢乙酸钠到底是什么?食品添加剂为何被推上风口浪尖?作为一名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正确面对食品添加剂?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记者 央金卓玛

大多数产品都含有食品添加剂 消费者对此表示担忧

近期,拉萨市民达珍外出采购时会格外注意查看食品配料表,凡是带有“脱氢乙酸钠”字样的食品她都“敬而远之”。“以前买东西的时候只会看一下食品的生产日期,但自从前阵子网上传出含有脱氢乙酸钠的月饼毒死蚂蚁的视频后,我就开始注意食品的配料表了。”达珍告诉记者,但是她也发现,无论是在超市还是小卖部,几乎很少有包装食品是完全没有食品添加剂成分的,这让她犯了难。

近日,记者走访拉萨多家商超、小卖部发现,饮料、冰淇淋、薯片、方便面、面包、饼干等食品的包装上,配料表中总能看到“食品添加剂”的字样,大部分食品都含有至少两种添加剂,有的甚至多达十几种。

记者首先来到面包销售区,发现货架上摆满了不同品牌、不同口味的面包,但是无一例外都含有脱氢乙酸钠,除了脱氢乙酸钠外,配料表上还显示添加了其他的食品添加剂。

在薯片销售区,记者查看了市面上常见的几款薯片的配料表发现,不同品牌的薯片,其配料表上的添加剂成分各异。此外,同一品牌的薯片因其口味不同所添加的食品添加剂也各不相同,其中原味薯片的成分较为干净。以某品牌的原味薯片为例,除了马铃薯、植物油、食用盐、味精外,只有增鲜剂——呈味核苷酸二钠。

除了各类零食外,食物调味品、腌菜、速冻食品、火锅底料等食品当中也不乏食品添加剂,在这些食品配料表上,都标明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名称也非常专业。形形色色的化学名称让人眼花缭乱,其实很多化学名称,消费者并不明白其含义。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没有食品添加剂成分的产品价格略高于含有食品添加剂成分的产品。在调味品货架上,记者注意到同一品牌、同一规格的酱油和醋价格却相差十几元,该品牌醋的成分显示为水、大米、小麦、高粱、玉米、荞麦、白砂糖、食用盐。而酱油却显示为水、非转基因脱脂大豆、焦糖色、小麦、食用盐、谷氨酸钠、黄原胶、呈味核苷酸二钠、山梨酸钾、安赛蜜、三氯蔗糖。醋的价格高于酱油。

“现在几乎很难找到完全不含添加剂的食品,即便是在家里做饭,用到的酱油、醋、豆瓣酱之类的调味品或多或少都含有食品添加剂,真的很难完全避免。”拉萨市民格央说道。在走访过程中,不少消费者对于食品添加剂表示担忧。

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

合法合理使用不会造成危害

食品添加剂到底是什么?人们为何对之谈虎色变?相信很多人对于食品添加剂并不陌生,但又缺乏全面的认知。记者查阅自治区食药安办编印的《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讲提纲(2024版)》了解到,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可以采用化学合成、生物发酵或者天然提取等方法生产制造。

全球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数量约15000种,我国目前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300多种,按功能分为22个类别,常见的有抗氧化剂、膨松剂、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食品用香料等。食品添加剂是经过严格审批和监管的,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允许在食品中添加使用,合法合规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那么,脱氢乙酸钠又是什么?脱氢乙酸钠是不是真的有安全问题?记者了解到,脱氢乙酸钠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食品防腐剂。它的特点是低毒、高效,而且能抑制的微生物种类多,能较好地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防止食物变质。从毒理学研究结果来看,脱氢乙酸钠的毒性较低,按标准规定的范围和使用量使用是安全的。

目前,脱氢乙酸钠被广泛运用在面包、糕点等食品中。我国2014年版本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脱氢乙酸钠可用于腌渍的蔬菜、面包、糕点、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熟肉制品等共12类食品中,其最大允许使用量为0.5—1.0g/kg(以脱氢乙酸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烘焙食品的消费量逐步提升,再加上其他可以用的防腐剂还有很多,比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因此,2024年3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删除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等食品中的使用规定,同时降低了它在腌渍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由原先的1g/kg调整为 0.3g/kg。新版标准将于 2025年2月8日开始实施。

现在新标准尚未生效,脱氢乙酸钠仍在使用中。那么,食品中含有这种添加剂,到底还能不能吃?业内专家表示,其实新标准发布时给了将近一年的过渡期,这也说明它是安全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化妆品、日用品里也有它,希望大家对待食品添加剂不必谈虎色变。

食品添加剂不同于非法添加物

从正规渠道购买符合国标的食品

2024年3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47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6项修改单,其中包括了2024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发布,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或残留量,标准的发布也将为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筑起了一道防护墙。

在日常生活当中,作为消费者应该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客观而言,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提升了产品品质,丰富了食品种类,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食品添加剂在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方便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食用油中添加抗氧化剂,以延迟或阻碍油脂氧化;在糖果中添加着色剂,以赋予其良好的色泽。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食品的保质期会缩短,品质会下降,可能会导致更多的食品浪费和安全问题。

现在很多人之所以对食品添加剂谈虎色变,是混淆了食品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的概念。非法添加物是指那些未经国家批准,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吊白块等,而这些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使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通过学习和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包括其种类、作用、安全性评估等,消除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惧和误解。在购买食品时,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添加了哪些添加剂,以及其使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在选择食品时可以更加谨慎。

同时,消费者要选择正规的超市、商场等渠道购买食品,这些场所销售的食品通常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监管,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更符合标准。此外,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合理搭配饮食也是十分必要的,摄入多样化的食物,减少对单一食品的依赖,这样可以降低食品添加剂的摄入量。

网址:理性看待生活中的食品添加剂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62184

相关内容

食品添加剂,到底应该如何科学看待?
食品添加剂,到底应该如何科学看待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调查报告(八篇)
三聚氰胺、瘦肉精是食品添加剂?添加剂到底能不能吃?
西安首家“食品添加剂科普馆”启用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你了解食品添加剂吗?它们真的安全无害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