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从旧货市场到文化地标

发布时间:2024-11-21 00:26

了解本地二手市场,如跳蚤市场或旧货市场,可能找到意想不到的便宜货。 #生活知识# #生活妙招# #节省生活成本妙法# #二手物品购买技巧#

有人说,北京有两个地方永远人头攒动,一个是天安门广场,所有人都仰着头看升国旗;一个是潘家园,所有人都低着头寻宝贝。这个潘家园,就是潘家园旧货市场,也叫潘家园古玩市场。

作为一名在潘家园经营超过20年的“老人”,“美石家”店的老板李云鹏见证了潘家园从无到有的成长。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劲松南路和旁边的一个“土山”逐渐形成了一个老百姓自发的市场。“就是把家里闲置的东西拿来卖,贴补生活。我一下班就去市场摆摊卖家里不穿的旧衣服。”1992年,潘家园街道办事处加强了对市场的管理,建了90多间铁皮房,李云鹏也有了一个7平方米的固定摊位,仍然是卖服装。

“那时市场里除了杂货也有古董,最初都是北京市民拿出家里压箱底的传家宝卖了换钱。”李云鹏说。“起初市场里什么东西都有,后来管理人员和我们商量,希望能确定一方向。”1994年,全部市场从劲松南路迁入现在的地块,挂名“潘家园旧货市场”。虽然叫“旧货市场”,但范畴锁定在了古玩杂项、字画、书刊杂志、民间工艺几大门类,偶尔也有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市场保留“地摊儿”形式,可任意“淘货”和“捡漏儿”,省去了高额租金,工薪阶层有了成为“民间收藏家”的可能。

随着北京旧城改造,老北京纷纷离开祖居,家里的旧货、旧家具、旧建筑部件大量流向潘家园,这里的古玩市场味道越来越浓。市场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声名鹊起,短短几年,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集散地,吸引大批淘宝者和游客,年成交额达数亿元。在许多人眼里,“潘家园”几乎成为古玩市场的代名词,已成为北京的一个文化地标。

2001年,潘家园进行改造升级,建成工艺品大棚,潘家园市场也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登长城、吃烤鸭、游故宫、逛潘家园”已成了当时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的重要项目。

“没有潘家园就没有我李云鹏的今天。”李云鹏发自肺腑地说道。20多年里,李云鹏经历了古玩市场的几次起起落落,几经转行,最终走到今天,对于李云鹏来说潘家园这块地方是他情感所系。而对于更多人来说,逛潘家园已成为习惯、一种情结。

本报记者 程功 摄影报道

网址:潘家园从旧货市场到文化地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63806

相关内容

潘家园旧货市场
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31岁!一大波惊喜在路上……
旧货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中国旧货发展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北京的旧货市场都在哪
中国旧货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分析
北京值得逛的六个旧货市场 捡漏的快乐
门头沟旧货市场在哪里
校园旧货市场活动策划书
长沙大型旧货市场 长沙旧货交易市场在哪里有 长沙旧货市场在哪些地方
【天长旧货交易市场】天长旧货交易市场电话,天长旧货交易市场地址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