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

发布时间:2024-11-21 05:02

《儿童健康讲座》教育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健康生活讲座#

文/郭加彩

孩子的成长教育是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有的家长抱怨孩子学习成绩不够优秀,业余时间学习特长没有恒心,生活中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担心孩子长大后不受欢迎,不能适应社会。

作为家长来说,很想让孩子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又该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呢?

今天易友信箱结合曾仕强教授《中国式教养》里的一些观点,为易友做出解答。希望易友们能够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快乐成长。

曾仕强教授讲过,孩子良好生活态度和习惯的培养,必须依靠父母对孩子自幼教养而成。

有些父母认为“树大自然直”,忽视对孩子习惯的培养和一些不良习惯的矫正,最后的结果往往都是追悔莫及。父母最好能够善加辅导,使孩子逐渐养成勤劳、守分、有恒的生活态度和习惯。

针对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这里也分享三条建议。

1

第一,培养孩子勤劳的优良品质

勤劳的意思是喜欢做事、不怕劳苦。一个勤劳的人,一辈子都有保障。勤劳的人不会觉得事情做起来很累,不会老把事情推给别人,不会跟人家难以相处。

勤劳的人处处会受到别人的喜欢,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发展自己。

父母培养孩子勤劳,实际上也是锻炼孩子的自控力。

每天早上准时准点起床;每晚睡前坚持听故事阅读;每天在规定时间内自觉完成作业;每周坚持帮助父母做家务……这些都是孩子在生活中勤劳和自控力的表现。

建议家长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去培养孩子勤劳的品质,可以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一些劳动。

比如周末让孩子学习做家务,饭前收拾桌子,饭后洗碗,参与家庭大扫除,让孩子体会劳动的快乐,这也是培养孩子勤劳的最好方法。

2

第二,教孩子守分是根本

守法和守礼,合起来就是守分。孩子从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约束好自己的言行,凡事懂得不以自己为中心,不要自我膨胀,能考虑他人的感受,这样的人一辈子安全。

该是自己的才要,不该是自己的就不要,一定可以奉公守法,恰如其分。

人懂得守分,欲望就不会突然膨胀,遇到事情会考虑会带来什么后果,是否超出了自己所遵循的分,就不会在以后危险来临时,把自己推向未知的极端境况。

建议家长要从小就培养孩子守分,在孩子言行上进行约束,如果孩子取得好成绩有自我膨胀的行为,要不断提醒孩子守分,让孩子有自觉的习惯。

如果孩子在物质上和同学攀比,也要让孩子懂得不要有膨胀的欲望,让孩子培养自觉的好习惯,这样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3

第三,教育孩子做事要有恒心

如今的孩子很少吃苦,心浮气躁,做事缺乏毅力,不能持久。

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而这种心理品质不是生来就有、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教育和实践过程中,经过锻炼与培养,让孩子逐渐形成的。

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做事情有始有终的习惯,不但果敢坚忍,而且坚毅有恒心,不能虎头蛇尾。

比如,在学习或生活中的任何一件该做的事情上,都严格要求孩子有始有终地按预定计划完成,绝不允许半途而废。

家长给孩子报了特长班,孩子不能吃苦,想中途放弃,家长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有恒心去学习,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如果生活中遇到挫折,家长也要鼓励孩子要有恒心毅力,这样孩子才有勇气面对挫折,长大以后也会有恒心去面对任何事情。

总之,培养孩子的恒心和毅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而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这就需要父母不懈地努力。

此外,想更好教育孩子成长建议看看曾教授的书《中国式教养》,听听曾教授《亲子教育》相关课程,学会良好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健康成长。

 

易友们,如果您生活中遇到困惑,易友信箱欢迎您的来信。

我们会给您专业的解答,会让您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帮您尽快走出困惑,迎接更美好的生活。

网址: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习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68083

相关内容

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
家长必读:如何让孩子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家长必看!如何培养健康心理,做好孩子的这些生活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应该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呢?)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亲子关系中的健康教育:如何教育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中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孩子成长中的习惯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健康生活:如何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