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基层党建|公共空间+枢纽型社会组织=虹梅庭—“虹梅庭”党建工作社会化的创新实践
社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发挥领导作用,引领社区建设和发展。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区治理#
本刊记者 常 征 张蔓蔓
4月中旬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200名“绿色雷锋侠”——由星巴克中国公司和漕河泾开发区白领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走上园区街头,通过种植养护林、清扫园区道路、捡拾公共绿地垃圾、管理共享单车等公益行为,为共建美好社区助力。
这是徐汇区虹梅街道党工委举行的一场名为“公益GO接力徐汇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公益活动。曾在星巴克中国公司工作的青年党员张商宇在现场感受到,这个活动清新有活力,“为徐汇创全向路人集赞”等新颖的活动形式,让人一下子摆脱了对党建工作的刻板印象。
据了解,虹梅街道党工委目前正在探索让更多企业人才提供专业志愿服务的模式。这些志愿服务的运作方,就是街道党群工作空间“虹梅庭”。
活动空间“潮味”十足
走进坐落于漕河泾开发区华鑫中心主楼的虹梅庭公益服务中心,外墙一副巨幅的雷锋海报夺人眼球,“寻找雷锋侠”的中英文标语更是“潮味”十足。走进去,浅色调的装潢、简约的布艺沙发和“咖吧”的小圆桌,营造了年轻人心中的时尚风格。一面墙上,红色的拼图积木拼成了党徽和虹梅庭的名称标识,彰显了“虹梅庭”的党建内涵。
“虹梅庭”是徐汇区虹梅街道党工委在漕河泾开发区创新和探索打造的园区党建社会化服务平台。20万企业员工、3000多家各类科技企业、400多万平方米各类园区、楼宇……作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的所在地,虹梅地区是全国创新创业活动最为活跃、产出效益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如何引导、服务和凝聚园区中学历高、收入高的年轻白领群体,使得他们与2万居民对接,有效融合,实现社会共治,是虹梅街道党工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013年,街道党工委将党建公共空间引入园区,打造了有温度的党建空间——“虹梅庭”,拉近了与园区白领的距离。
“我来办组织关系转入的时候,真是有点惊讶,原来我党这么有范儿!”“90后”党员任毅这样形容与“虹梅庭”的第一次相遇。
“虹梅庭让你在这里工作,更在这里生活”,虹梅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主任、虹梅庭公益服务中心法人代表张卫说,这是他们设立虹梅庭的初衷。
社会化运作激活脉搏
如何实现“时尚空间、党建内涵”?2014年底,虹梅街道党工委首先从运行主体出发,孵化和培育了上海虹梅庭公益服务中心这样一个社会组织来负责“虹梅庭”党建公共空间的运营。
虹梅街道党工委书记蒲亚鹏介绍称,上海虹梅庭公益服务中心的理事会中包含了园区内的多元主体,园区业主、知名企业高管、“两新”党组织书记、社会组织和众创空间负责人共同参与,形成了区域党建工作的融合。公共空间加枢纽型社会组织,就成了虹梅庭的运作模式。
两年多来,虹梅庭累计参与人次已经超过了10万,得到了园区小伙伴的大力捧场。公益活动囊括了智障和听障儿童服务、社区老人关爱、“一米高度看上海”等活动,“和虹梅庭一起做公益,我们承包了你的业余时间”,虹梅街道社区党建办公室主任曹蕾说,这是虹梅庭的公益理念,一直以来也是这么实践的。现在“虹梅庭”的合作方囊括了TEDXCaohejing、阅读马拉松、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腾讯公益、朴质公益等60多家机构和社会组织。
蒲亚鹏用“聚沙成塔,汇涓成河”形容凝聚社区社会力量的过程,他认为,从公共空间的打造到组织有内涵的活动,再到工作网络的延长,虹梅庭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虹梅街道党工委通过“虹梅庭”这一模式,实现了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党建工作有效嵌入社会中的目标,也初步探索出新时期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一条新路径。
(本文刊登于2017年5月上《支部生活》)
微信号:
微信号:
责任编辑:
网址:上海城市基层党建|公共空间+枢纽型社会组织=虹梅庭—“虹梅庭”党建工作社会化的创新实践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73286
相关内容
最便捷!虹桥枢纽近程旅客出行攻略→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案例再征集启事
宝华街街道召开会议传达落实党建工作会议精神
1Km、3Km、5Km,虹桥枢纽近程旅客最便捷出行攻略→
杨浦:“党建+全民健身”融合,打造“15分钟体育生活圈”—各区联播—文明上海
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6篇)
保定:基层党建引领,推进社区垃圾分类生活新时尚快速形成
创建和睦社区 便利居民生活
党组织生活会意见建议3篇
西青区梅江康城社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物社联动”共建美好家园